今天没有计划地做了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
(2020年9月16日回来的时候挺晚也挺累,日程和感悟打了个开头,17日完成。)
果然如书上所说,如果你突然觉得迷茫了,可以去尝试一些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可以激发你对世界的好奇和学习的欲望,更想留在这美丽的世界久一点。
1. 献血。
大学里想要献血三次,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献成。第一次,B型血已满,排了半天队被告知,不要了;第二次因为身份证丢了;第三次,大姨妈来了。
这次只是因为凑巧在街边看到了献血车,又凑巧有闲心,于是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任何计划,从从容容献了人生中第一次血。300ml,血比我想像中的黑,医生说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缺乏锻炼,所以血液里的含氧量低,颜色就会偏暗(静脉血要比动脉血黑一点,因为动脉血含氧量高,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割破手指流出来的大部分是动脉毛细血管)。没想到献血还有提醒我加强锻炼的作用。
填完申请表,撸起袖子,抽大概一两毫升的血,用来化验血型、检查肝功能和血液传染病,证明血液确实没什么问题了再开始抽血。医生拿出来一套采血的工具,在各个袋子之类的容器贴上条形码标记,血袋放在称上称,比我想像中的方法要稍微接地气些(我以为的是会自动停止的那种,容器上有显示器看到血量达到多少)。
据医生说,采血袋连接的针管比刚才抽血的针管腰粗一些。抽血的时候,我是盯着看的,没有一点点害怕,现在写这段内容的时候想起那个粗针管插进胳膊里,突然后知后觉有点后怕,怪不得医生不让我看,要求我必须要侧过头,估计是怕我看到那么粗的针管扎身体里,突然想躲,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瞎猜的,个人觉得不排除这种可能)。
我当时坐着跟医生唠嗑,所以也没觉着过了多长时间,更没有计时,抽了应该有2-5分钟吧,记录的时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误差,毕竟这不是一篇科学论文,日常小日记我就允许自己不那么严谨吧。
献完血,医生打印了一张献血小卡片,记录本次献血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献血种类和总量、献血时间,另外还送我一个手持风扇和一瓶冰红茶,叮嘱我一定要多喝水,多喝汤之,早睡早起,不能喝酒。凭我的专业知识判断,因为体内血液抽取了不少的一部分,血压也会降低,再喝酒的话,酒精扩张血管,更容易造成低血压,所以禁酒。还好,我不喜欢喝酒。
对了,医生还告知我,献血达到4000ml的话,在江苏省内搭乘地铁、公交,到公办的公园景区旅游都可以免费。每次献血量最高是400ml,也就是说至少要献10次。另外,有规定,至少半年才能献一次,所以5年才能达标。这么一想,要是我大学的时候献了该多好,这宝贵的时间呐、金钱呐,现在都可以省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这话一点不假呀。
可惜了,我这个财迷又错过了一个省钱小妙招,那就接下来每年记得献就好了。
2. 一个人吃海底捞。
2点半去吃海底捞,谁知道被告知说人多,要等1个多小时,但我还真就去等了,谁让我有那闲心呢。坐在那儿研究了一会儿海底捞的APP,半个小时后,突然很惊喜地被告知可以进去了。可能他就是故意说长了时间,让我的心理预期时间长一些,这样才会收获到落差感带来的惊喜。
吃过海底捞很多次,但都是工作的时候领导请的,或者就是亲戚请的,自己自掏腰包一个人吃还是头一次。看网上说一个人去的话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服务,比如会放个大娃娃到你对面或者旁边陪你吃饭,不要脸的话,你甚至还可以带走那个娃娃,其实我内心是隐隐有那种不要脸的想法,但最终还是被自己的理智克制住了。
一个人花了115元,四分之一格的番茄汤底、半份金针菇、半份娃娃菜、半份豆皮、半份鸭肠、半份牛肉丸,配料10元,点了一份甩面,我都快吃完了,就让他打包,然后他说甩面就送我了。其实那就是一块儿面饼,甩面中面值不了几个钱,主要还是人工成本较高。看我吃饭的时候给大娃娃小海拍照,一个店员还跑来问我要不要跟小海合个影,标准动作剪刀手,到此一游的证据留下了。服务非常贴心,帮我剥柚子,怕我不够,还又拿来些柚子,当场剥好用包装盒装起来让我带回去,另外还有一小袋零食,以盒切好了西瓜,里面还放了三根牙签。
一如既往的贴心,真佩服海底捞,不管是在广州,还是在南京,还是在老家,不同的门店,服务都是一样的周到。这种高质量高同步的服务太难得了,也不知道海底捞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真厉害。
3. 找到一个新的角度看世界
前天看了绘画的教程,重新认识了绘画和观察。单眼看事物,以2D效果呈现,图像也会更为固定。所有事物的轮廓变成了线条。随着地铁的运动,把手,风景,光,影,人等等都有着千变万化,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会比一般普通都没学过画画的人画得会稍好,但是比专业的绘画者画得差远了的原因:观察习惯有区别。
很小就有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所以会比较认真观察周边的环境、人物等等。但是这种观察一般是停留于对整体的感知,对单个的线条、光影、色彩的认知会薄弱很多。
学了绘画的课程,先是画了张自画像,严重变形,老师说以此作为学习进步的对比观察物。然后是画那张经典的人脸花瓶图,感受左右脑以及语言思维对绘画的影响,接着模仿一张倒着放的人物简笔画,体验不知道在画什么,完全依葫芦画瓢地“复制”倒图,画完再反过来看自己画得怎么样,(我觉得画得还可以)。
观察手部、手掌的线条,不看画纸,盯着手,另外一只手根据看到的内容在纸上盲画,做到慢,并且尽可能画出更多的细节。这个练习强化了视觉感知力,让我们更加关注绘画的对象而不是画作本身,改变了思维方式。我后来出门乘地铁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发现了更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 细节。
绘画可以打开另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我似乎开了个门缝,看到了光亮。
生而为人,我要从多个角度去了解这个世界,去体验这个世界的一切。回去之前,去新华书店逛了逛,买了南京、中国和世界地图,回来慢慢研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