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那年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了文学,此后受兴趣的驱使我读了一些文学作品,在初中读的较多的是诗歌和散文,上了高中以后我更多的读小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喜欢上文学,后来我分析,这大概和我多动症似的性格有关,我从小就不是那种能专注于学习上的人,这种“好习惯”一直延续到我上大学前夕,我幻想着这个世界的种种可能性,生命的种种可能性,而现实中的生活总归是一尘不变的,或者说是相对静止的,而文学作品里的世界却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也是我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然而文学的世界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一个作者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和写作的目的而去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拟制各种各样的情节,亦或花前月下,亦或悲惨不堪,至于我,我的口味大概算是独特的……
我还是比较喜欢那种贴近大众生活,更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无所谓粗俗,无所谓失礼失节,只要是真实那便是好的,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一部小说是美国作家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我看到了更多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尊卑等级,历史书中会提到中国的古代统治者实行儒家的等级尊卑秩序的思想,可是这两者又是不一样的,因为我在小说里看到的是那种杀人不见血的高低贵贱,你完全可以因为自己家族的产业,自己日常活动的高雅上台面,有一群好看会打扮的同样来自于上流社会的朋友而漠视一个从乡下来的青年,在那些人眼中,纯粹的体力劳动者,工厂的年轻工人完全就是“牲口”,活该被资本家榨取的对象,小说的男主人翁,一个乡下来的穷屌丝在自己资本家叔叔的企业里某了一份最底层的差事,在上流社会的小姐邀请他参加一场上流社会专属的游戏(类似于舞会之类)之后便成为了一个为进入上流社会而不择手段的人,为了能成功上位和那位美丽的富二代小姐在一起不惜杀死了自己已经怀有身孕的未婚妻(一个美丽单纯的工厂女工),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电影的最后是那位富家小姐深深地爱上弑妻者而不惜等待他出狱,电影这样改在我看来纯粹就是胡闹!人总归是趋利避害的自以为是的动物,人性自私的基因不可改,为了浪漫而不惜违背人性的客观性去编造情节是及其不理智的!联系到现实生活,我总是能在我的生活中找到那些情节的影子,我原本就是三教九流之辈,上不了台面的人,但我却能从一些家境好的朋友同学的朋友圈中窥见人与人对生活追求的差异,层次感分明,有些人善于打扮交际,善于与异性交往,流连于繁华大道商场大厦之间,有戏言曰小资情调,由此可见一般,但是说实话要是让我去小说里的那种上流社会我大概是受不了的!小说里,人与人的结合本质上是物质与物质的结合,人存在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就是其物质社会属性,这种情况下感情便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了,真真假假,虚与委蛇概莫如是……
上面提到的小说没看完,我实在不忍再看下去,一方面是没耐心看那些上流社会年轻人的做作矫情,另一方面我已知悲伤的结局,男主人翁被判处电刑……
那么多文学作品中我对俄罗斯文学情有独钟,我幻想着普希金笔下宁静的莫斯科郊外白桦林,积雪与盘着辫子的俄罗斯传统少女。读着契诃夫和苏联革命文学的时候,我能想象出底层人物的命运轨迹,读高尔基自传小说,肖霍洛夫的作品时,那种粗俗但真实生活的细枝末节比起我看贵族们的红灯绿酒要好得多,这大概也印证了我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人,比起在国外旅途的某个咖啡馆中相识相恋,我觉得在乡下的地里劳作日久生情要浪漫得多,莫言先生的作品里就有很多这样类似的桥段,我有很多女同学喜欢看言情小说,看出生高贵的男主人翁随性霸道,如何在灰姑娘的影响下逆袭成学霸而学有所成后成为继承者迎娶美娇娘的桥段,要是我,绝对会受不了的!我自己没有什么感情经历,但我深知太过于复杂纠结的感情十有八九都是不真实的,因为真正的感情是很简单纯粹的,因为人本质上都是要回归生活的,那些细枝末节才是男女共同生活交往的精华,这点我就比较认同村上春树作品里的爱情观,默默地关注,简单纯粹,纯粹到有点粗暴。
作家余华在小说的自序中提到,他之所以喜欢上创作,是因为在作品中他能创造出一个自己想创造的世界,我的动机似乎也无所出入,我能暂时逃离自己的世界,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洞悉那些人物情节而做到目光来回穿梭于现实与虚幻之中,此间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