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与一位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大神级同事在聊天,另一个同事小孩明年准备高考,于是向他取经。
大神说,“当时我也没有很刻苦,只是对文科科目很感兴趣,所以就选择文科。课后也是没有很拼命,更多的时间花在踢足球去了。现在都很后悔没有加把劲。”那天我听出了兴趣这两个字。
之前有天,我整日混混沉沉,一点斗志都没有,于是跟这个大神取经,“你怎么会每天都那么精力旺盛?我是每天都无精打采的。”大神果然是大神,他的野心和抱负一点都不会遮遮掩掩,他放下豪言壮语说,“我想着有朝一日当上咱们这个地方的领导。”我知道,他确实是这么一个有抱负的人。
大学时期是最迷茫的时期,没有升学压力。在之前的岁月里,想着的只有好好学习,并没有培养兴趣爱好。生活中除了学习之外就是看电视等。课余生活极其单调。在学业压力突然没有了的情况下,整个人找不到方向,像只无头苍蝇。就这样胡乱飞了几年。大学毕业,就业压力突增,一次次考试的失败,更是让自己没有精力想很多。找到工作,工作开始几年,没有熟悉工作,一门心思放在工作上。到现在熟悉了工作,有了空余时间,又开始迷茫。从自己的整个经历看,人在空余的时间,就会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等之类比较哲理性的问题,如果忙于生存下来,或者说忙于应付身边的任务,就不会想这些。
但是从自己跟大神之间的差距比,看得出来,如果你总是应付于身边的工作,你干的工作不会得100分,即使是像我这么有责任心的人,你干得载漂亮,最多只会得80分,因为你是在应付工作,你在完成工作。浪费了光阴,却成长不了你。而大神,在读书时期,就有兴趣在里面,在工作中,也有自己的目标和动力。
那兴趣是怎么来的呢?是不是生来就具备?不是。朗朗就曾说过兴趣是练出来的。朗朗小时候在他虎爸的指导下,一天练习6个小时的琴,慢慢的练琴变成了练心。于是兴趣就产生了。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全身心的投入,就能发现数学的美,文字的美。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把自己摆进去,就能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兴趣是在日常中把自己摆进去后发现的,是在自己全身心投入进去后发现的。把每一次任务都当做是一次练心的过程,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美,而不是被工作逼着往前走,浪费自己的光阴。
有人曾说“你迷茫是因为你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千万不可只一味的想什么时候我的兴趣来找我,如果找到了兴趣,我比某某肯定干得还好之类的空想中。要明白兴趣不会从天而降。不如沉下心来,动起来,在不断的实践中,你会发现你的兴趣,或许有一天你也会变成你自己的大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