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对于目标有什么见解呢?
他的私人飞行员麦克弗林特工作10年后,在事业上有更多追求。有一天,他主动找巴菲特探讨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巴菲特让他写下25个目标。清单很长。然后巴菲特让他挑出最看重的5个目标,重新列在另一张纸上。弗林特照做,有了两张目标清单。
巴菲特问:“现在你知道怎么做了吗?”
弗林特说:“知道了,我会马上着手实现这5个目标。至于另外20个,没那么重要,我可以有空再慢慢实现。”
如果是你,是不是也这么想?
巴菲特听完后说:“不! 你完全搞错了。那20个目标,是你应该尽可能避免去实现的。你应该不允许这些事占用你的任何时间和精力,直到你实现了挑出来的5个目标。”
这是我在《有解》看到的“双目标清单”。一张是“要去做的清单”,一张是“尽可能避免去做的清单”。
作者还总结:目标数量和成就大小成反比。我对这句话这张图印象深刻,上周应用在每天的目标,很开心有收获。
过去几年我的日程表都列满,包括洗漱、三餐在内的常规安排。
7月初我受《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启发,以事项导向记录时间数据,想增加做事的成就感,避免被时间赶追的紧张和压力。
第1周有进步。最大的收获是会去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之前感觉多了个任务,有心理负担,拖着拖着就没做了,一记录才发现只需要5分钟,变得很有动力每天都做。
第2周压力变大做事少。因为时刻惦记着记录更多时间数据,更全面地分析,反而没意识什么是最重要的,不聚焦,结果只输出了3个视频、读了2本书。
上周(第3周)我应用《有解》的“聚焦重要目标”原则,出乎意外地高效。输出视频5个,读了1本书,观看2场访谈,而且是不太舒服平均每天晚上睡8.2小时、白天睡1.5小时的情况下。
例如,我在简化的日程表写上几点录视频、几点看访谈:这一天只有录制视频、看访谈这两件重要的事,其他的时间数据照常记录,但做什么都没关系。《奇特的一生》主人公柳比歇夫每天做核心工作时间也就5小时左右,我这2件事够了,对得起这一天了。不要要求自己还要读满2小时的书、还要写另一篇稿,还要做这做那。心里舒坦,实际做的事更多。
深有共鸣:“尽可能避免”去追求某些目标,和努力实现重要目标,同等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