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叶审评上,专门描述茶汤滋味的术语有很多,一起盘点一下常见的滋味术语:
浓:内含物丰富 ,收敛性强。
厚:内含物丰富,有黏稠感。
醇:浓淡适中,口感柔和。
滑:茶汤入口和吞咽后顺滑,无粗糙感 。
回甘:茶汤饮后,舌根和喉部有甜感,并有滋润的感觉。
浓厚:入口浓,收敛 性强,回味有黏稠感。
醇厚:入口爽适,回味有黏稠感。
浓醇:入口浓,有收敛性,回味爽适。
甘醇:醇而回甘。
醇和:汤味欠浓,鲜味不足,但无粗杂味。
纯正:味淡而正常,欠鲜爽。与纯和同义。
甘滑:滑中带甘。
淡薄:味清淡而正常。平淡、软弱、清淡与此同义
粗淡:味粗而淡薄,为低级茶的滋味。
甘鲜:鲜洁有回甘。
甜醇:入口即有甜感,爽适柔和。
甜爽:爽口而有甜味。
鲜醇:鲜洁醇爽。
醇爽:醇而鲜爽。
清醇:茶汤入口爽适,清爽柔和。
醇正:浓度适当,正常无异味。
醇和:醇而和淡。
平和:茶味和淡,无粗味。
淡薄:茶汤内含物少,无杂味。
浊:口感不顺 ,茶汤中似有胶状悬浮物或有杂质。
涩:茶汤入口后,有厚舌阻滞的感觉。
苦:茶汤入口有苦味,回味仍苦。
粗味:粗糙滞钝 ,带木质味。
青涩:涩而带有生青味。
青味:青草气味。
青浊味:茶汤不清爽 ,带青味和浊味,多为雨水青,晒青 、做青不足或杀青不匀不透而产生。
熟闷味: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闷黄味:茶汤有闷黄软熟的气味,多为杀青叶闷堆未及时摊开,揉捻时间偏长或包揉叶温过高、定型时间偏长而引起。
淡水味:茶汤浓度感不足,淡薄如水 。
高山韵:高山茶所特有的香气清高 细腻,滋味丰厚饱满的综合体现。
丛韵:单株茶树所体现的特有香气和滋味,多为凤凰单丛茶 、武夷名丛或普洱大树茶之香味特征。
陈醇:茶质好,保存得当,陈化后具有的愉悦柔和的滋味,无杂味、霉味。
高火味:茶叶干燥过 程中温度高或时间长 而产生的 ,微带烤黄的锅巴 味。
老火味:茶叶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 ,或时间过长而产生的 似烤焦黄锅 巴味 ,程度重千高火味 。
焦味:茶汤带有较重的焦糊味 ,程度重千老火 味。
辛味:普泪茶原料多为夏暑雨水茶 ,因渥堆不 足或无后熟陈化 而产生的辛辣味。
陈味:茶叶存放中失去新茶香味,呈现不愉快的类似油脂氧化变质的味道。
杂味:滋味混杂不清爽。
霉味:茶叶存放过程中水分过高导致真菌生长所散发出的气味。
劣异味:茶叶加工或贮存不当产生的劣变味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味感,如烟、焦、酸、馈、霉或其他异杂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