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389080/7f1cfddc0ba6f800.jpg)
这几天,出差回来后,身体有些累, 就刻意给自己空出两天不安排做什么文字工作的时间,除了写一点简文和翻了几页书的作业。以为这样会静静心,也算暑假里腾出一点休息时间,所谓余额已不足抓一点儿尾巴能享用一下,体验一下休闲感觉,也正好给儿子做一点儿正经饭。
实际上,发现越是这样的安排越不见得安稳。首先是什么也不做的应对是一不小心看了较多的手机和电视。把简书写文做了一个手机迁移,一些App重新下载,以前不注意其他人写简文,期间发现有些人真的是像开了自来水笼头一样写字更文,引起我的好奇, 就读了一部分文章,之后发现拉拉杂杂,有些高手潜伏期间,每个人显然在简书持续写的目的各种各样,而在于我,则需进一步抵制一些随意写东西的习惯,一定加强阅读和做一些学理性训练的书写,也就是进一步明确出自己以训练思辨为主线的写文目的。
再就是,在休息这两天,内心一直躁动不安,情绪没有预期平稳,内心不断涌动一些七上八下的念头。对未来一会儿有些事情把握不了一会儿又觉得小有安心,学业一事儿压力大,一会儿又下定决心一样觉得这些都是无所谓的一些目标,是自己不用有非得考虑得失进取的遵从爱好而来的一些安排,得失可以放下,喜欢就好。各种心底声音一会儿一个状态,有些能自我解答,有些不能很好调整,只能读书,睡觉,看电视稍作排解。结果一天下来,往往眼睛极度受累,时间过得既没早睡也没能早起,还浑浑噩噩的感觉,感受是看上去生活在美好假期里的一天,实际上整得自己慌里慌张,抑郁焦虑的。看来物质的我们更是生活在一个精神世界里,眼前应该不算很有压力的物质的空间硬是被自己建构了一个不能让自己平淡安稳的意识形态的空间。
察觉到这一点儿,是让人更有些不安的。读了一点儿俞敏洪的老俞闲话,读到他在与那位师弟医生进行直播对话时,提及他的抑郁症与轻度躁狂表现,赶紧多读几遍。他有深度失眠、有一次轻生打算的一段经历,赶紧对症自己一下,得出可能每个人人生当中都有些时段是这样的状态。当更严重一些,比如心情灰暗了无生趣的状态,就需要专门治疗干预了。而一般情况来说,更需自我疗愈。六十岁了的老俞经历了若干事业的起起伏伏,他说了四点得以让自己保持健康的状态,自然就是愉快的心态、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健康的饮食。这些最普通的维持身体好状态的元素,其实知道容易长时间坚持做起来还是有些难度,在他就是饮酒一事儿坚持的不好。
想来想去,也没有如此大的事业责任在身,作为资质平平,又在体制内生活近三十年,如今站在一个中年与老年衔接的关口,事业和生活也有些不约而至的变化。虽然看上去各种境况还算一步一步平稳前行,但内心世界常常有各种不适也是悄然而至。安稳平静接受是应该的回应,可是在这些应然背后仍旧充满实然的各种自然反馈,我想放下与纠正,找一些新的小支点,调适眼前的小有困惑的状态,让自己继续对原先生活做减法,减掉一些关联,减去一些背负。对新的生活再做新的添加,加些小爱好加些小热心,让生活有新的小希冀,心底常愉悦又顺其自然的走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89080/5a9778a45d9aaea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