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

作者: 泺伊悦尔 | 来源:发表于2021-04-24 12:28 被阅读0次

    什么是迁移?

    《人是如何学习的》第三章开篇——把一个情境中学到的东西迁移到新的情境的能力,就是学习迁移。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迁移的能力是人的重要能力的关键。

    1.正迁移和负迁移

    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家人就陪她一起读书,从未刻意地教过她识字。入了大班,老师突然联系我让女儿参加识字比赛。很意外不知不觉间,她已认识了两千余字。今年读学前班的她,她能够独立读儿童小说并能写简单的日记了。

    由亲子共读,到识字独立阅读,再到写日记,行为与技能的发展是循序渐进互相促进的,我认为这可称之为正迁移。

    与正迁移相对的是负迁移。六年级学生回答查字典问题时,如“鼎”按音序查字法,应该查“D”,而学生却会异口同声说出英文字母的发音。后来的英语学习对语文的拼音复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就是负迁移。

    正迁移和负迁移是从性质上来说的。

    2.横向迁移(近迁移)和纵向迁移(远迁移)

    六下语文第四单元,涉及一组托物言志诗,在学生充分学习了《马诗》与《石灰吟》之后,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学习理解《竹石》。

    数学方面,学习了求一个半径为6公分的圆的面积,再安排学生求一个半径为8公分的圆的面积。

    生活中,我习惯于“淘宝”“唯品会”买东西,最近下了“京东”,其三者并没有什么不同——都要搜索—挑选—加购—付款。

    前后两种情境或流程,高度相似。具体事实也好,所需技能也罢,都隶属于同一水平,所谓的“换汤不换药”,大概就是横向迁移。

    书中举例“书写字母表上的字母的技能对写字很管用”,这种迁移是纵向迁移也叫远迁移。与横向迁移对比理解,迁移所链接的情境应当是不同水平间的经验。读书多了,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如此,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是从迁移的距离层次来说的。

    3.顺序迁移与逆向迁移

    两种迁移的方向性不同,一种是前者的学习经验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另一种是后来的学习使学习者加深了对之前所学内容的理解。

    学习了《静夜思》《泊船瓜洲》《十五夜望月》我们知道了明月有代表思乡的意思,在学习古诗“意象符码”之时,便能轻松理解并联想且进入到情境中去……这大概就是顺序迁移。

    而逆向迁移呢?学生学会了乘法之后,对于再复习加法相关的应用题,更觉“小菜一碟”。

    此二者,从学习的先后顺序上来区别的。

    4.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凡是符合了知识、技能、态度等的二次运用,用以解决问题,都可以叫做一般迁移。

    特殊迁移,顾名思义是特定领域特定情境间的迁移,比如学习了根据平仄诵读古诗的技法,那么这种技法也只能于诵读古诗时才能再次得到实践。

    范围的大小是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根本差别。

    5.同化、顺应与重组性迁移

    同化意味着在学习一种事物的过程中,需要将原来的知识融入到新的学习内容中,比如学习“求圆柱的体积“必须得运用到之前所学的“圆的面积”。

    顺应则意味着提炼改造以适应新的学习层次,意味着要在比较中形成概念。在学习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时,将《匆匆》这篇文章的问句去掉,将《那个星期天》里面的环境描写去掉,分别与原文对比,在对比中感知直接抒情的真切和间接抒情的含蓄委婉有感染力。

    我对重组迁移的理解是,将原本所学知识技能的要素,加以调整,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表征。如同搭积木,材料还是这些材料,你可以用它们搭出房子,也可以搭出车子。学习了舞蹈《中华孝道》,再去跳《游子吟》,基础动作相同,不过是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

    除了以上几种,就学习者个人的学习动力和个性特点来说,迁移还可以分为主动迁移与提示性迁移。

    二、什么是形式训练?

    迁移涉及具体的情境,因为理解多发生在情境中,没有理解迁移就不可能发生。

    窃以为,形式训练说是僵化了的迁移,这种迁移,缺少具体的情境而想当然的认为凡是通过训练必定能够得到普遍性改善。

    《人是如何学习的》作者并不赞同形式训练说,书中他举例桑代克和同事们的测验:形式训练说认为,让学生学习拉丁语和其他晦涩的学科,能够开发学习和注意的一般技能。痛苦而宽泛的行为技能训练并非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能力。

    《刻意练习》中的史蒂夫能够记住别人以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念出的82个数字;背诵圆周率世界纪录保持者吕超成功背出小数点后67890位。他们就真的记忆力超群,背什么都很厉害吗?答案是否定的。

    除此之外,形式训练说,把人当作一个机器一般,把知识当作磨砺机器的材料,这有悖于常理。人比机器复杂,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基于背景化的理解,关于人的个性特点学习动机和原理的外推,在于找到恰当的方法,而并非机械死板的练习和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的第二套大纲理论恰恰是与形式训练说相对。

    三、妨碍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1.初始学习不透彻(理解、时间、反馈、学习动机)

    要迁移的是知识技能或态度,而如果这种知识技能或态度,并没有被学生理解与内化。

    数学课堂上,老师愤怒地质问学生,为什么背了圆的面积公式看到求圆的面积的问题,硬是不会往上套。

    圆的面积公式,大抵在这个学困生的脑海中仅仅成为了一句记忆不深熟悉的“信息”,而并非是理解了的能运用的“知识”。

    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最初是理解了的,但没有经过足够的练习和时间。

    此外,必须加以适当的反例供学生思考,并经历“确定错误—表征程序—找出错误—修改错误”潜在迁移强化过程,使所学得知识内化,精准化,清晰化。

    学生的个人学习和接受挑战的意愿强烈与否,影响学习的效率的关键所在。

    2.情境狭窄单一,表征缺失。

    知识尤其受情境的制约,而如果知识仅仅融合于具体的情境中,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这学生容易理解,那么换在课外阅读《风雪中的坚守》让学生分析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就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迁移出这个知识点。

    缺少别的类似情境的举例分析类比,来丰富学生的认识,来抽象出“首尾呼应”概念的特征,形成“弹性的知识表征”,那么迁移就很难能够实现。

    3.元认知的疏离与迁移指向不明

    有效学习的发生必须了解学习者的前拥理解;迁移的基础便是元认知。

    而如果教学中没有采用元认知方法,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新情境中的知识,无法添加元认知成分,也无法实现建模、搭架等认知发展过程中必要的环节。如此一来,迁移的指向性也就不明确。

    学生无法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者身份,不能自省式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指向性迁移;不能敏感的以参与者的身份投身到学习中;不能通过关注关键成分,积极评测自己在理解运用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等。

    三、如何才能增强学习迁移的效果?

    1.在原有知识上建构

    在教学中,了解学生针对本节知识的前拥理解,并试图运用元认知方法教学,对先前知识技能或经验,进行升级、更新或改造。

    2.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

    “学校应少些为生活做准备,多些关注生活自身。”教育中,多些文化实践,多些课程设计,多让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在学习导向指引下,提高兴趣,受到激励。

    3.充足的理解时间

    如今我们提倡的高效课堂,追求的高效在何处?首先就是理解——学生对知识能够充分理解,能够在情境中形象化,在类比和反例分析中清晰化准确化,而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讲解和刷题式训练。

    4.经常性的反馈与自我调控

    《刻意练习》中提及,刻意练习的秘诀必须有一个大师,“大师”之所代表的就是正确高效的指导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哪些偏差?对在哪里?错在哪里?要如何调整?必要的反馈是关键。

    5.相似且丰富的情境

    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情境的相似性,是迁移的出发与落脚点。为了防止出现学生只会在原来的情境中学习,而不能迁移到别的情境中,我们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使所授的知识在丰富的情境中抽象化,形成图式或弹性的知识表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迁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st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