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

作者: 听风21a | 来源:发表于2021-07-22 01:42 被阅读0次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买来许久,近日方才读完。一本哲学+心理学的书籍,采用哲人与青年对话的形式,一层层把问题铺展开来,讲述了“人生的一战略”。书中观点让人看到很多稻盛和夫先生的影子,给我提供了一些看问题的视角,并且展现了生命的成长路径。

    贯穿始终的一个观点是:世界极其简单,人可以改变,并且人人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在此之前,首先讨论一个前提:世界极其简单,人也可以改变。

    1)人可以改变:如同18度的井水,在夏天喝时感觉凉爽,冬天却感觉温润,这是目的论的说法。决定我们自身的并非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倘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2)世界极其简单:在阿德勒看来,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无一例外。而人际关系可以归结为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统称为人生课题。

    阿德勒把作为个人的独立和在社会中的“和谐”作为重大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就必须要克服这三大课题。阿德勒是勇气的心理学,探讨的既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问题。

    但归根结底,“你就是缺乏勇气,要拿出勇气来”,这无非是精神型激励的话,和不明所以就拍着别人肩膀劝告之类的愚蠢指导者并无两样。那么,更加实际和具体的对策又有哪些呢?

    1)人际关系的入口—课题分离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也就是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承担,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冷静的划清界限。

    课题分离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自由,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当然指的不是自私和放纵,而是有被讨厌的勇气。课题分离让我们有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姿态。

    2)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共同体感觉

    在做到课题分离之后,我们要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共同体感觉”。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时才会获得勇气。而价值只能在共同体之中才得以体现。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是考虑“别人能给我什么”,而是思考“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和稻盛和夫的观点不一而同,他常讲:我在做一件事之前,会思考这是否是出于善的和对他人有益的。

    而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则需要做到三点:

    1)自我接纳

    2)他者信赖

    3)他者贡献

        通过以上三步,我们通过“自我接纳”达到自立和得到“我有能力的意识”,通过他者信赖找到了自己在共同体中的位置,通过他者贡献对共同体有所贡献,因为有价值,所以我们获取了幸福感,并加上了自我接纳。这里认为,幸福就是“贡献感”。

    那么一切都清晰了,又该如何解开人生这个课题呢?

    其实人生不是一条线,它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时常活在此时此刻,并且,在蓦然四顾时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这和稻盛先生的哲学也是异曲同工。

    比如,未来的考试也许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但为其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因为不知道该学到和能学成什么程度,也许会感到麻烦,但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却可以,解开一个公式或者记住一个单词。

    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岸见一郎说:阿德勒的思想就像谁都可以从中挖出点什么的共同采石场。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挖出点什么,最后拥有鼓起迈出一步的“勇气”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讨厌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te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