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连续听了两部东野圭吾的作品,其中一部是和《解忧杂货店》的治愈系感觉相似但内容完全不同的《沉睡的人鱼之家》。
作品讲述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这部小说没有诡谲的犯罪手法和十恶不赦的杀人凶手,所触及的却是最残忍、最令人绝望的一种情境。探讨的是最尖锐的一类社会问题:当情感和伦理道德产生矛盾时该如何抉择,当法律的界定和社会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要如何取舍。
家境殷实的6岁小女孩瑞穗,因为一场溺水事故,被医生判定为接近脑死亡。母亲熏子和父亲播磨和昌决定接受女儿离世,临别之际跟女儿做告别,但两人同时感受到躺在病床上的瑞穗手动了一下,因女儿这一反应,熏子终究无法放弃女儿还能康复的梦想。
为了守护女儿,熏子放弃了工作,放弃了本来因丈夫出轨而要离婚的打算,她每天精心照顾女儿,沉浸在女儿借助机器活动肌肉、享受别人夸赞女儿“只是睡着”的假象中,她要死死拽住心爱的瑞穗,即便很短时间。
在这期间,很多人都对熏子的做法表示不解甚至反对,认为她很“疯狂”。但是我想只要是一位母亲,应该很能理解熏子的做法。哪一位母亲愿意接受自己孩子的离去呢?
最终,在熏子守护已经脑死亡的女儿三年后,女儿因器官衰竭而真正离世,而瑞穗捐赠的器官也帮助数个小朋友获得新生。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死亡是一个瞬间,其实死亡是一个过程。绝望的守护,遥远的念想,无尽的挣扎。当希望变成一种绝望,痛苦有如无边的黑暗吞噬人生。挑战人性与道德的界限,对人类心中之爱的终极考验。
生命原本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