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博物馆里有故事,皇帝做为在瓷中

博物馆里有故事,皇帝做为在瓷中

作者: 伯乐马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07:24 被阅读0次

今天陪德国回来的留学生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兼任讲解员,每次走进都有不同收获,这次也不例外。

景德镇所处位置为江西东北部,西靠鄱阳湖,北靠长江,水系发达,水土易陶,水路运输方便,再加上景德镇向来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容纳四方能工巧匠,共同成就了延续1000余年的手工业城市,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奇迹。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古代的景德镇叫做新平,后来大约东晋时期,叫做昌南,大约是昌江之南的意思。再后来,浮梁因盛产茶叶,更得白居易先生的前月浮梁买茶去,商人重利轻别离,率先闻名天下,真正是先有浮梁,后有景德镇。

无奈,景德镇是以皇帝年号赐名的地方,原来的带头大哥浮梁,只能屈就被景德镇管辖,成为景德镇下辖的一个县城。后来建国后不知何原因,浮梁县城又被撤销,以至于五六十年代生人,甚至不知道有浮梁县,后来也许是有识之士发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浮梁竟然消失了名字,真是太不应该,又经过反复争取恢复了浮梁古县名称。在我看来,真如一场闹剧,与济南火车站的拆除与重建有异曲同工之处。

古代的窑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各种烧成方法,从匣钵到覆烧,芒口不堪用,于是显官贵人,家里镶金包银,是历经时间的调整修正,更是智慧的结晶。

装饰技巧也是历经反复改进,由原始青瓷的无装饰,到后来的刻花装饰贴花装饰,再到后来的红绿彩装饰,开启先河,进而釉上彩的五彩、古彩、珐琅彩、粉彩、新彩粉墨登场。

色胎装饰应该是师傅的示范作品

在博物馆里还发现一素坯烧制的类似魂瓶的器物,个头不算太小,但浑身雕刻精美,中间还有四神兽代表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装饰,为什么没有上釉?我猜大约是师傅的作品,给徒弟们示范的,因为纹路清晰,纹饰精美,刻画精彩雕塑形神兼备,如果照上釉之后很多技法也许不清楚了,是学生们学习的范本,大约从此件器物上让后人发现师傅带徒弟的秘密。细想起来,古玩收藏如此有意义,可以脑补很多鲜活的故事。

一个王朝是否繁盛?从陶瓷器物中便可见一斑,例如,明代的永宣时期,国力恢复逐渐强盛,在青花器物装饰上也达到顶点,成为后世的楷模,也是收藏家炙手可热的焦点所在。之后,王朝统治受到威胁,皇帝统治也反复无常,以至于陶瓷的年款也无从记载。在陶瓷史上,被称为空白期,普遍无暇顾及陶瓷生产,自然也不会有惊世的器物出现。

之后的成化皇帝朱见深,尽管统治还算稳定,但是相当平庸,在陶瓷生产上也无大器出现,正若人的性格一般,被称为成化无大器,只有存世量很少的鸡缸杯出现,被后世的资本家们用来炒作倒是个很好的噱头。前几年投资家也真正让成化皇帝火了一把。

成化的儿子正如他的年号弘治,励精图治,想重振大明雄风,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之风。陶瓷器物多为装饰简洁的日用器,更没把心思放在瓷器生产上,御窑厂生产的瓷器多为日用盘,碗,碟之类,简洁的釉装饰成为时尚,生产的鸡油黄系列产品,黄色釉成为代表性产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可见,高高在上的皇帝对下面的影响如此之大。

新旧鸡缸杯

御窑厂瓷器的生产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繁华或者落寞,繁缛还是简洁都是皇帝审美能力的反应。

在爱好书画诗词却没什么成就的乾隆只能算是一个爱盖章的爱好者,审美品位极其低下,在瓷器生产上也一样,追求繁缛繁杂,甚至万花不落地,一点瓷器的质地之美不留。和他的老爸雍正形成鲜明对比,雍正则大面积留白,正是自身审美品格的体现,也露出洁白如玉的瓷器之美。成为后世的经典。

所以,雍正皇帝在抱怨没有乾隆这乡巴佬农家乐审美的儿子。的确是审美眼光和能力相差甚远。

整个瓷器的历史也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强盛与衰弱,唐代的瓷器浑厚端庄,雍容华贵,尽管装饰不多,但汉唐气象却展露无遗,极致清代,尽管装饰繁缛,却难掩衰败气象。

一部陶瓷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物馆里有故事,皇帝做为在瓷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xo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