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今日看点旅行·在路上
羊城漫步,古老的瓷枕博物馆

羊城漫步,古老的瓷枕博物馆

作者: 巴拿马草帽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11:25 被阅读127次

在广州南越王博物馆里,有一个常设的“枕语“的展览,收藏了古典500多件枕头,主要以瓷器制作的瓷枕为主。展览了从唐朝一直到民国的各种枕头,尤其是大量宋朝的瓷枕,也展现了古人生活的品位和雅致。

最早发现的瓷枕在隋代,主要用于陪葬用。唐朝开始,在生活中实用,唐朝的瓷枕比较小,也有说法是很多小的瓷枕是用来诊脉的脉枕。

宋朝的时候开始大量使用瓷枕,除了长方形,还出现了如意头,元宝形,八角形,圆形等各种形态。枕头也有各种纹饰,有动物,水墨画,诗词,故事,甚至还有画符。

宋朝以后,瓷枕开始逐渐衰落,北方一些地方还在继续使用,其它很多地区把瓷枕作为“寿枕“使用,所以很多人认为瓷枕是明器。

这么硬的瓷枕,使用起来舒服么?很多人都在问,我也很好奇。在网上谷歌了一下,把一些相对靠谱的说法搬运过来。

首先,古人不只是用瓷枕,也有软枕的,比如这幅收藏于故宫的宋代消夏图,有头枕,还有脚枕,看起来就很舒服。

古人认为瓷枕具有实用养生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里讲道: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读细书。

李清照《醉花阴》中写道"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词里所说的玉枕指的就是影青瓷瓷枕。

北宋诗人张来在《谢黄师是惠碧玉瓷枕》诗中写道:“巩人作瓷坚而青,故人送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鬓冷泥丸惊

乾隆皇帝也喜欢瓷枕,写到:“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忘机堪画寝,一枕最幽宜。”表达瓷枕带给自己的喜悦感觉。

瓷枕是否能够养生、明目不好说,不过夏天很热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凉快的。

瓷枕确实硬,其实古人也用木头做枕头,同样很硬。比较出名的就有司马光的枕头,“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有一种说法是说,午休用瓷枕,这样不会睡的时间过长。

也有同学提到,古人无论男女都是留发的,头发很长很多的,躺在枕头上和我们感觉不同。

当然,这都是搬运过来的说法。要有常年睡过瓷枕的人来谈谈体会就比较好。

枕头是睡觉前可以最后看一眼的物件,古人尤其是宋人在枕头上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在枕头上有福禄这样的吉祥字眼,五子登科、望子成龙的寓意,还有莲花、八仙、禅宗诗句等精心符号,甚至有道家的画符。还有很多动物,水墨山水,诗歌等,也有一些警示,比如“忍”,“见贤思齐“。很多枕头制作精良,上面字画优雅美丽,令人对宋朝的生活充满了想象。

金人喜欢老虎图案的枕头,他们从东北进入中原,难以见到家乡的老虎,就用了很多老虎的纹饰。他们是一群见到老虎才能睡觉的人吧。

这是上了央视《国宝档案》节目的瓷枕,上面有一枕赋,全文洋洋洒洒达259字,描述了瓷枕的产地、兴起和当时之人对瓷枕的钟爱。 枕面开光内书

“有枕于斯,制大庭之形,含太古之素,产相州之地,中陶人之度,分元之全名,混浊之故。

润琼瑶之光浑(辉),屏刺秀(绣)之文具,泥其均而土其质,方其样而枵其腹。出虞舜河滨之窑,绝不苦窳。减伯益文武之火,候以迟速。

既入诗家之手,忻(欣)置读书之屋,鄙珊瑚(富)贵之器,陋琥珀华靡之属。

远观者疑(凝)神,狎玩者夺目,来尺壁(璧)而不易,贾万金而不粥(鬻)。

囊以蜀川之锦,椟以豫章之木,藏之若授圭,出之如执玉。

是时也,火炽九天,时惟三伏,开北轩下陈蕃之塌,卧南薰蕈春之竹,睡快诗人,凉透仙骨

游黑甜之乡而神清,梦黄粮(粱)之境而兴足,恍惚广寒之宫,依稀冰雪之窟。

凛然皂发之爽,倏然炎蒸之萧。

思圆木警学之勤,乐仲尼曲肱之趣。

庶不负大庭太故(古)之物,又岂持(特)不困于烦暑之酷而已也。

漳滨逸人制。“

汝瓷的枕头,全世界现存最大的汝瓷!

枕头下面有孔,用来透气,打部分枕头里面的都是空的。

这是皮枕,清朝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急急光阴似水流,随时过得便须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道家符咒如意瓷枕

2017-2-11

广州

相关文章

  • 羊城漫步,古老的瓷枕博物馆

    在广州南越王博物馆里,有一个常设的“枕语“的展览,收藏了古典500多件枕头,主要以瓷器制作的瓷枕为主。展览了从唐朝...

  • 大明年造青花天马行空皮壳无法可仿本质特征,跟仿品比较

    博物馆出什么专家? 博物馆出文博专家。 博物馆出不出古瓷鉴定专家? 博物馆是不出古瓷鉴定专家,而出古瓷文博专家。因...

  • 漫步羊城沙面

    沙面,曾称拾翠洲,因其是由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而得名——沙面。 沙面位于羊城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

  • 瓷枕

    (一) “到家了!”明子抹了把额上的汗望着前方清晰可见的村庄,他不禁想起那封家信,字迹歪歪扭扭的,显然是上...

  • 瓷枕

    (一) “到家了!”明子抹了把额上的汗望着前方清晰可见的村庄,他不禁想起那封家信,字迹歪歪扭扭的,显然是上小学的表...

  • 占卜中的断占(梅花易数)

    起源相传午睡之时被一鼠惊醒,气而用瓷枕驱之,枕落地而碎、枕中忽见一信纸。邵雍拾起一观暗暗称奇(信中内容为预言瓷枕在...

  • 隆冬之际漫步羊城

    在广州,隆冬季节里,雾霭溟濛的越秀公园开满了宫粉紫荆。一棵棵紫荆树昂首列队,自信地屹立于曲径两旁,与团团簇簇抽生地...

  • 永宣青花玻璃包浆真精新皮壳本质特征,跟仿品比较

    博物馆古瓷的照片,如果没有把古瓷皮壳本质特征拍出,就不能作为古瓷鉴定的教材,否则就要被卖仿品的人所利用。 博物馆古...

  • 唐代瓷枕

    这是一个唐代定窑如意瓷枕,体型较大,枕的周边的装饰是白底黑花,枕面是荷花仙子纹,是仿唐代金银器而制,白底似银,褐黄...

  • 血染瓷枕

    村东头的老赵家本是当地的地主,只因老赵他爹染上了好赌的恶习,三天两头往县城里跑,却次次都是满载而去,空手而归,而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羊城漫步,古老的瓷枕博物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oo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