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之美

作者: 半部兵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8-04 10:46 被阅读0次
你好,夕阳 (四川省营山县)

      “启超故贫,濒海乡居,世代耕且读。数亩薄田,举家躬耘以为恒。”

                                                  梁启超

      种田读书,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自觉追求,这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耕读文化,一些地方因出了不少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优秀人才,很自豪地“佩戴”着“耕读之乡”的冠冕!

      古老的中国可称为:“耕读之国”,勤劳种地,养活自己,读书明理,造福大众,所以就有了: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高论。许多从乡村走向朝堂的官员,不仅仅是为封建帝王当奴材,也做了许多为百姓谋福祉的事情。

      耕读所积淀的深厚文化,且得以世代有传承,说明耕读文化的优秀品质。

      在网上搜索耕读关键词,什么耕读之家,耕读之乡的内容真不少。一些地方为提高知名度,也用:耕读之乡为主题词,进行宣传,这说明耕读文化的含金量较高。也有一些地方把本地各个历史时期高中的进士统计数据拿出来为耕读站台,但这些进士虽然是从耕读的烟火人间走向朝堂或位居官椅,但他们多是一些平庸的官员,并没有在科技,教育,国防等方面有所建树,更没有做出为民请命为百姓利益敢于赴死的惊人之举,多是在朝堂之上随波逐流的平庸之人!那么,这些数据顶多只能说明,你这个地方出了多少个进士,仅仅如此!

      如果硬要把耕读文化拿来做宣传的口号,其实,借助美丽的山水田园,保护好独特的乡居村落,下功夫抢救保护各种原生态的食品水果药材,加上用心传承了读的精髓,重视教育,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而不是封建文化中的:光宗耀祖。有了这些垫底,才不至于让外人说你是:吃苞谷馍馍开黄腔。我搜到了许多地方的相关官宣,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官员成主角,在被美化的环境中来回走秀!我不反对官员的行为,并且还要赞扬,他们为地方发展,敢做敢为。关键是,应该有当地百姓的面孔,不要嫌弃他们长的没有明星范,他们的朴实原本就是与那些美丽的山水同质。

      迎着朝阳,牵头老牛,走向田园。累了,捧读诗文。黄昏时刻,给劳累了一天的牛儿取下木枷,让牛儿在青草间品味,你在一边哼着小曲,也享受着耕读的美好……

相关文章

  • 耕读之美

    “启超故贫,濒海乡居,世代耕且读。数亩薄田,举家躬耘以为恒。” ...

  • 闵氏中文4字词语36范式(24)—耕读传家

    耕读传家 耕读:既从事农业劳动又读书或教学,这样的人家称为"耕读之家"、"耕读人家"。传家:传给子孙。耕读传家,指...

  • 农耕偶书

    新隅农耕有耕读 智慧联通幽雅路 生态之美遍路途 栈道禾苗蛙在住 漫步民宿找典故 桑基鱼塘高平湖 校外研学受科普 展...

  • 《美》

    刚之美,软之美,善之美,心之美。 水之美,声之美,爱之美,景之美,笑之美,物之美,月之美。 仁之美,慈之美,德之美...

  • 色安雅,器形雅,方算个作品

    欲要理解题目,先看下图 据说这是当下某青瓷名家制作的“渔樵耕读”系列。 上图作品的颜色、构图看起来,美吗?美哉乎?...

  • 心动之美

    总有一种美让人心动 云之美/光之美/翼之美 居高之美/厚重之美 穿越之美/辉映之美 飞翔之美/平衡之美 美在此景此...

  • 耕读

    从古至今凡名门望族,高门大户皆有传世家训流传于世,为世人皆知。而作为白丁布衣的我们虽然没有满篇妙笔生花,字字珠玑的...

  • 耕读

    看曾文正公的书 提到耕读 看了几次都不怎么懂 这次回家 离开了城市 回了小山村 在山上走了走 田地里看了看 耕读 ...

  • 耕读

    最早认识耕读一词,是源于陈忠实老师的《白鹿原》。对这个词,我产生了关系。耕读的几种境界,想在这里谈谈个人观点,仅供...

  • 耕读

    静静的品读经典[合十],在时间与空间中记录变化[嘿哈]。养神,养气,养心,养精,养形。 内外变化外在形显[耶],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耕读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axu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