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望鱼古镇看看,是我们多年来的想法,由于那里比较偏僻而始终没有成行。今年3月,我们在雅安上里等处闲游,下午时候还有点时间,决定去望鱼古镇,于是调头经雅赵路驶向那里。
资料来源:360地图上图中:1、望鱼镇政府;2、古镇鑫龙客栈,3、古镇望江楼客栈;4、古镇桥头饭店;5、古镇青石板客栈;其中黄色线为雅赵路。
望鱼镇老街即在雅赵路拐弯点,标注点2、4、5处的山坡上。
根据360百科介绍:望鱼镇位于雅安市城区以南35公里周公河的上游,毗邻洪雅县瓦屋山镇,因茶马古道在此设有驿站而形成场镇。
望鱼镇建于明末清初,主要建筑——望鱼老街 坐落在突兀于山腰的一块巨石之上,因巨石形似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望鱼古镇的选址虽因驿道而兴起,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即"枕山、环水、面屏"等要素。
望鱼老街为狭长的一字形长街,全长200多米。青石板路纵贯街面,高低错落,路面已被岁月打磨得幽幽发光。漫步其上令人遥想起当年茶马古道上来往的客商与马帮。街道两侧全部为木结构青瓦房和吊脚楼,精致的瓦楞、墙角、窗棂和柱基石上的雕花显露出昔日的繁华。
这些建筑曾经是衙门、银庄、当铺、药店、绣楼、旅店、饭馆、茶铺和戏台,现在大多已成为民宅。
老街的两头古时设有栅道长长的石梯,可达到河边,并与新街相连,要进入老街,必须顺石梯登至山腰,表现出易守难攻的防卫性,是古集镇出于防御山匪流患的需要。
老街因地形限制,整体形态呈狭长形,建筑由长街串连布成,且多采用下店上宅或以天井分割前后不同功能,具有复合型的特点。房屋门面多为门板、滑槽和门枢孔构成。
老街房屋的地坪有一定落差,有的门口还设有台阶,台阶与街面有孔洞相连,形成排水系统,雅安古称“天漏”;当地雨水较多,住宅多用四合头式,又称“四水归池”式,四面屋檐相连,落雨时行人可从檐下走通各处。
从老街朝山上走,可见一些人家的宅院建在山坡上,相比老街的居住建筑,院落的规模更加宏大,并留存有不少的木雕与石雕。
望鱼镇地处深山,规模较小,还不为人们熟知。老街平时很少见人行走,像其它古村落一样,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生活悠闲,与世无争,显得宁静而安详,完全没有了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热闹,更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器。正是这淳朴的民风和古朴的老街融为一体,成为望鱼古镇的一大亮点。后来还成为电影《被告山杠爷》的外景拍摄地。
(以上参考了360百科和网络其他资料)
中国古镇古街很多,各有特色,但像望鱼镇这样的老街却很少,它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让走进的人感到惊讶和些许联想......
下午5点40分,我们到达古镇,一块指引牌矗立在这里雅赵路的拐弯处。
古镇老街位于山坡之上,我们沿着石梯(据称有128步台阶)走上去。上坡时正遇到一个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
街口这座亭子上有“望鱼石”三个字,标明这处山坡的地势和作用——可在高处远望河中的鱼......
凉亭既是古镇老街的标志性建筑,也可供登上古镇的人和老街的人们歇息。
街口右边有一块“红军会议旧址”的石碑,记录了当年红军在这里开展的活动。
墙上贴的是雅安市雨城区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告
从磨损成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可见当年通行的繁忙和时代的变迁。
路上行人很少,老街十分清静。
一位老乡扛着包裹向街外走去
下面是老街通往外面的交通要道,也是古镇新街的行政、商贸、餐饮区域。
下面的公路即是雅赵路。左边道路向前直行通往瓦屋山,雅赵路在此转弯后经过右边桥梁通往周公山、碧峰峡以及蒙顶山景区,旁边即是周公河。
视线转回古镇老街。左边是一处扎染坊,店里还挂有一些晾晒的扎染物品。
这里既是作坊,也是居家之地。通常是下面为店铺,上面为住宿。
门前放有即将发往外地的快递包裹。当地人适应网络经济局势,通过快递方式将扎染的物品发往各地。看得出来,当地人也在努力寻找新的生活出路。
除外,还销售自制的手工艺品和其他摆件,你可以扫码付款,自取货品。
走进作坊,屋内挂有已经染制好的衣物和用品。
可能是我们去的时间太晚,游人甚少,店家也忙乎过了,开始上网聊天。
老街右边,有通道通往后面的院落或菜地、草地。这后面连着山脉,地域宽阔(老街左边临近公路,是峭壁)
估计这里是以前的祭拜场所,现在已经荒芜。
这是老街屋后的院落,其实后面很宽阔。
通过楼梯,可以到达房屋的阁楼。
从这里还可以下到山沟里去
街面上虽然冷清,但人们的生活热情不减。一些人家依然讲究张贴红底金色字的对联,门上挂福字吊坠,房屋梁柱上可见大红灯笼,有的人家栽花养草......
门前的花草,增添了老街的生气。
这是标注“古镇第一家”老字号的餐饮住宿店,当地授牌的“民俗旅游接待点”。我记住了他的招牌——望鱼石客栈,门前一幅对联,上书: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香”,以比喻自家的菜品好。可惜门上一把锁阻止了我们进去一睹尊容的想法。
这是“青石板客栈”,也是授牌的“民俗旅游接待点”,探头进去看了看,也许是来客很少,店里仿佛没有营业的迹象。
一位大姐收拾完晾晒的衣服回到家里
左边的房屋墙上贴起“警戒线”,这是危房,还是要拆除?
右边这处房屋是很经典的全木结构、木板式阁楼建筑,保存完好。
这些老屋仿佛长时间没人居住,屋前摆放有当年种庄稼时用的风谷车。
这些人家正在翻修老屋,他们是要开展新的项目,还是做别的什么?
从这些梁柱结构可以看出四川民居的建造特色
路旁一家餐饮住宿店,墙上挂有雅安市烹饪协会授予“雅安名菜”“特色风味店”等称号的铜牌,这是老街中装修最精致、店堂最敞亮的。
到了这里,石板路开始上坡下坎。这是当年依山势而建的房屋,道路也随之变化。
房屋也显出阶梯状,呈高低错落形态。
这些人家的房屋间距、房前屋后也开阔得多。
走到这里,仿佛是石板路的尽头,旁边是一些民居。
后来查阅资料,说古时老街末端还有一条下山去的栅道,我们竟然没有看到。
于是沿着原路折返回去
右边是望江楼客栈
左边是一处民俗旅游接待点和康养小院,建筑和装饰不错,门口还有许多盆栽植物。可能是季节原因,难得见到有客人。
孩子们在路上蹦跳着追逐玩耍
走过这片拆建的房屋
路边一处“缘来居”餐饮店,从门口的对联:“望鱼古镇醉游客,家中喜事迎嘉宾”,以及从店堂布局的宽敞程度,估计过去还是蛮兴旺的。
一些人家门口还放有过去的根雕(木雕)
街边的小卖部,铺板上张贴有“进店请扫行程码”的提示,所售商品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扫码支付。
从路旁这些房屋的状况看,应该是很久没有人居住了。
回到老街口凉亭旁,已是傍晚6点半,外出的人们陆续回家,老街的住户在凉亭处聊天。
我们还要赶路回家,没有继续去古镇新街观看,告别了望鱼镇,踏上了归程。
茶马古道时代早已结束,昔日的繁华荡然无存,这里渐渐被人遗忘。年轻人外出,老年人和儿童留守,老街业态单一,房屋及设施陈旧,翻新改造绝非易事。今后老街的价值何在?新的看点在哪里?如何吸引游客?有谁愿意投资?
疫情的影响是广泛的,影响了生产生活,也影响了旅游观光业,我们在所走的地方已深切感受到(因为有顾忌,也限制了我们和当地人自在地交流)。我们盼望疫情过后,这里也能恢复常态,在经过调整业态和经营方式、开辟新路之后,走出老街新的路子。
·本文完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