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生”排在第一位,因为只有它的存在,才会有后面七苦的存在。我们每个人拼尽全力的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
《活着》讲述了徐福贵一生的故事,从他荒诞无知、好赌成性的青年时代,到孤身一人的老年时代,这其中许多岁月,他经历了无数坎坷和苦难。因为赌博败光家业,气死父亲,母亲重病,在抓药的路上被抓去当壮丁;回到家乡后,家珍(富贵的妻子)患有软骨病不能干重活,儿子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产下一男婴后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家珍相继去世,唯一的外孙苦根却因为许久没吃上的豆子活活撑死。一个人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所有难得的温情,一次次的给生活中的苦难所撕碎。最后,只剩下了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这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的戏剧,也是一位老人的人生感言。
真实大都是血淋淋的,是残忍的,我们总是逃避,也只是人类潜意识下的自我保护。可是逃避也不是办法,每件事自有它存在的理由,正因为有其必然性,“活着”才是有意义的。
余华在书里写“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因此富贵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也可以在一个晴朗午后,向一个陌生人淡淡的道来自己坎坷的一生。
《活着》这本书并不是要教会我们需要有面对重重困难的勇气,它只是在叙述一些真实,它不是要求我们去挑战,去仇恨,去怨憎,只是告诉我们去承受生命之重,也去承受生命之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