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晨宝整理爸爸妈妈的结婚照片时提出了一个很深奥的问题:“妈妈,我一直没有弄明白,我生下来的意义是什么?”
我一时被懵住了,自己生活的意义还在苦苦思索呢。还没回答,晨宝又接着发表感慨:
“难道我生来就是要受苦的吗?”
她说的受苦是指上幼小衔接要端端正正地坐在课桌旁,双手还要摆放整齐,身板要挺直,不能交头接耳和大声喧哗……等等,似乎失去了很多自由。要好的朋友豆豆还给她讲学习要受苦的道理。于是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意义了。
又过了几天,清晨起床坐在餐桌前,她双手托着下巴沉思片刻,又提出了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为什么是我是我?我为什么不是一棵大树?一个小仙子?一朵白云?一个动物?我为什么是个小女孩呢?”
这些深奥的问题等待她在成长中去探索吧。我的回答肯定不是完美的,万一答不好误导了她或导致她终止了思考就得不偿失了。
针对她脑袋里的哲学问号,我开始寻找相关的哲学启蒙绘本读给她听。昨晚睡前抽空给她读了两本《儿童哲学启蒙 人性的善与恶》和《儿童哲学启蒙 人类的信仰》。
书的开篇便告诉孩子:“对于人性的善与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想法…”“对于人类的信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想法…”
它告诉孩子:生活中的问题不都是只有唯一的答案,也不都是只有一种思维方式。每个人应该自己去发现、去寻找,去探寻自己的人生轨迹,去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
书中列举了十二组相对立的观点,我讲完每一组,晨宝都会快速地选择她的观点,看来她的价值观与信仰已经初步成型了,对于人性的善与恶她有自己的思考,她的心中还藏着大爱,让我自愧不如。
在这两个对立观点:“有些人认为,有时候,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是必要的,比如,为了保护自己而惩罚坏人,或者阻止别人做坏事。”和“但有人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做坏事,我们应该用善心去感化恶行,而不能以恶制恶。”
读完这两个观点,晨宝指着第二种观点告诉我:“我就是这样做的。”
我觉得这一点很了不起,我自愧不如。面对别人的恶行我咬牙切齿,嫉恶如仇,有时候恨得牙根都痒痒,恨不得马上还击。可是我亲爱的孩子,这么小就有如此包容之心,真是令人欣慰。
我了解晨宝说的“我就是这样做的”其中发生的故事,她是指在幼儿园里,有的小朋友不友好或者撒谎她都选择原谅而不责怪。她告诉我有个爱撒谎的小女孩把她的玩具弄坏了而不承认,晨宝对她说:“你如果说实话,我不责怪你。”于是小女孩说了实话,晨宝还抱了抱她。还有一个调皮捣蛋总爱打人的小男孩,很多时候都很不友好,但是晨宝都会选择原谅,还和他成了好朋友。
关于人类的信仰的不同观点,晨宝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我们应该保护传统,尊崇自己的家族,接受民族文化中的信仰”和“每个人都有选择信仰的自由,这与传统、家族的信仰没有关系”这两个观点中晨宝选择后者。我只想到了保护利于人类发展的家族传统和民族文化信仰的重要性,但想起来法西斯和日本天皇的反面例子,便惊叹于她的不同见解。
她相信“人类信仰的神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有自己的故事,也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她相信“上帝和其他的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却又不在任何地方,他们没有固定的住所,也没有固定的家园”。
她不认为“上帝和其他的神是毫无意义的迷信”,而认为“信仰对于我们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因为它赋予宇宙万物存在的意义,它还能够指引我们的行动”。
虽然她认可信仰的意义,但是也不狂信,她也不乏理智。她反对“我们的信仰决定我们死后的命运,所以,人应该活在对天堂的向往,对来世的期待中,也应该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而是认为“每个人都只有短短几十年的生命,我们的生活完全由自己做主。”
晚上睡前,晨宝经常问我:“妈妈,世界为谁存在?”我总是温柔地告诉她:“世界为你存在。”她会露出幸福而满足的笑容,甜甜地睡去。
昨晚,我没有等她提问就温柔地对她说“世界为你存在。”她却回应:“妈妈,世界也为木芽、各种生物、大自然的一切而存在。”她那小小的心灵悦纳了世间万物,懂得了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道理。
关于生命、关于人性、关于生活的意义、关于爱、关于友谊…还有太多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且待成长给她答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