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很模糊,甚至有误解,不到了药物治疗的程度,就不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障碍。例如: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是适应性和与人沟通的问题,大二、三年级学生则以情感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等问题为主,而毕业生主要是就业压力等问题。所以引导他们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更有意义。

“世界心理健康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的,定在每年的10月10日。200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随后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确定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对此,发起人的解释是: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2004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共同决定将5月25日定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节。把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定在5月25日,是用心挑选的。首先,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长久以来,5月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和年轻人一样的活力和激情。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首选的活动当然是5月。其次,鉴于大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由此导致缺乏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所以,“心理健康日”活动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爱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成才之路,并由珍爱自己发展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当代大学生的其中一个特点是沉迷于手机,什么都依赖于手机,貌似好像已经和手机已经合为一体。“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希望大学生能放下手机,走出宿舍,多看看宿舍以外的风景。大学四年时间转瞬即逝,人生最美好的四年不应浪费在手机上,游戏是永远打不完的。多走出去和别人交流交流,说不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若有心理问题应及时找心理老师解决,不要因为害羞、害怕、羞愧,而拒绝有关心理方面的治疗。在美国,需求心理医生治疗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所以,请鼓起你的勇气往前走,前途一片光明。

心理的健康很重要,一个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就是怕你在不断的生活中失去了方向,这样才是导致事情悲剧发生的最根本,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能够做到最好!
(编辑:王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