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15,编号773。
即使明知道是正确的该做的事情,可是真正面对的时候,总有那些事情会让你感到恐惧。即使有些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比如去推销,比如去要账,比如去打探情报,比如去撩一个陌生美女。
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被教了太多科学知识,却从来没有人教我们去社会当中勇敢实践,向来都是自己去摸索。于是脸皮这种本来应该被丢到脚下随地乱踩的东西,却被我们一直紧紧的捂在脸上,视为自尊自信的来源。
于是越发不敢去尝试新的东西,只有被逼到没有退路时,才去糟糕的表现一回。然后即使成功了,这个社会又有太多所谓主流的声音教我们要懂得享受,教我们要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教我们要不为难自己。于是放弃再次磨砺自己的理由太多,我们也更加放纵自己在内心当中对自己进行否定的想象和催眠。
想呆在心理舒适区,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本性。当然在认知上主动逼迫自己离开舒适区也是非常重要。而在技巧上,我们更多的是可以去给自己更加积极的暗示和假想。
就像这一次再去要钱一样。即使是第二次去,而且有了去年要钱成功的经验,但是内心依然会想到那种等待的折磨,那种周围人否定的折磨以及过程当中的反反复复。
而这一次我的内心依然会重复一些否定的暗示,会假想被拒绝而导致的自我难堪,不过好一点的是这一次我使用了刚刚从某本心理书上面学来的技巧:重复正面的暗示。
我尽量多去想象可能更加顺利的场景,尽量多去想象自己的自信与成熟的应对让对方无可回避。
这使我在前去的路上,内心的感受要好多了。
而事实果然如此,这一次远比上一次顺利的太多太多,甚至比我之前在内心暗示的顺利的想象还要顺利很多。
一方面是事情本身很顺利,在一方面也确实是在前面的交往过程当中自己的表现还算得体,也算是攒了一些印象分吧。
经历过这一次事件之后,也确实印证了这么一点:自信,完全可以全部来自自己的内心。
这也鼓励我以后在生活当中的种种事情上,也都可以运用积极的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理活动,来促进事情的成功。而这种实践则需要长久的持续的反复练习,其中极为重要的是:极力避免消极的暗示,而必须积极的词汇来占据自己的心神。
这需要大量的反复的练习。这种精神上的练习也是极为重要而必要的。
想来这就像我以前练习制怒的时候一样:在愤怒的当头,反复运用心理暗示来影响自己的潜意识和最底层的心理活动逻辑。相类似的,在面对恐惧和怯懦时,也要反复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想象场景,来提振自己的自信,来更积极的心态,引发是更积极的行动,以及周边环境更为积极的反馈。
突然觉得这就跟练习吉他和旋的手指一样,大量反复的练习真的可以使最开始完全按不好的手指姿势,练得跟拿筷子一样熟练。
熟练到成为一种新的本能,无需再去可刻意使用。
说实话,如果十年之前有人告诉我:心理情绪也可以像肢体一样反复练习而获得新的本能,我还真的不太可能信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