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

作者: dlam右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17:40 被阅读0次

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

—《娱乐至死》

本次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书是纽约大学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写的《娱乐至死》

他是一个很纯粹的学者,他一辈子都在说一句话:小心新技术对文化的破坏。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一辈子不用电脑,甚至连打字机都不用,而只用纸和笔写作。波兹曼这三本书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写的,那会儿还没有互联网。他讲的新媒体新技术,可不是今天的互联网,而是电视。今天我们看起来已经是传统媒体的电视,对波兹曼那一代人来说,那可是横空出世魔鬼一般的存在。

在尼尔波兹曼在书中指出今天社会中一切都要渐渐通过娱乐的方式出现和传播才有效果,这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甚至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尼尔·波兹曼写着本书,初衷有两个:

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1984》是奥威尔,写的一个社会预言,旨在让人们防范“老大哥”即极端权利独裁统治,也就是让人们小心来自外界的奴役。

而《美丽新世界》中赫胥黎虚构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性泯没,人们不在思考,一切以社会稳定和生活富足为最高标准。这个世界里没有负能量,只有单纯的享乐。真理也就被埋灭在虚假的享乐幸福之中。

尼尔波兹曼认为奥威尔担心真理被故意隐藏,而赫胥黎怕真理被淹没在无穷的享乐当中。奥威尔提醒我们不要被我们憎恶的东西毁掉,而赫胥黎提醒我们不要被我们喜爱的东西毁掉。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就要论证赫胥黎的预言:“我们终将会死在自己热爱的事上”

在他的观察中发现,美国青少年每天在电视上要花费4个小时,在日本出现“二次元”概念很多年轻人沉溺在虚拟世界中,在中国的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四周的青年人在网络游戏中或者追星中花费了多少时间?

造成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物质过剩一个是信息过剩

相关文章

  • 娱乐 至死

    开心,到死。 选择一种死法,当然开心至死最好。 开心法,有多钟。 娱乐,最好。 两性,交合。 如膝,似胶。 不可,...

  • 《娱乐至死》——放弃思考

    《娱乐至死》一书,书名曾被直译为“把我们自己娱乐至死”。说娱乐至死时,我们可以把致死的原因归咎于娱乐,把我们自己娱...

  • ...

    娱乐至死

  • 2022-11-26

    娱乐至死

  • 娱乐至死!:《娱乐至死》书评

    现在是一个信息空前庞大的时代,每天一起床,各式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打开手机,一天的行程都被各种各样当然商...

  • 警惕娱乐至死 守护人性良知

    【圣心塾琐言】 娱乐至死是新媒体时代催生的恶习。 娱乐至死是内心野性的无底线宣泄。 娱乐至死是对人性良知的渐进性窒...

  • 娱乐至死,娱乐不死——《娱乐至死》简评

    正如赫胥黎所担忧的那样,我们的文化并没有因为受制于外界因素而变得痛苦,相反,我们的文化因享乐而失去了自由,变成了一...

  • 2019-01-26

    喜欢这样堕落的生活 娱乐至死 堕落至死 很好啊

  • 记录/高考结束后所看的书

    记录/高考结束后所看的书 1.《娱乐至死》娱乐至死 (豆瓣) https://book.douban.com/s...

  • 娱乐至死

    在一篇关于抖音当前发展的社论中看到作者反复引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顿时对这本书有了兴趣。阅读中也连连感叹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娱乐至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nv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