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记事(145)

作者: 汾湖秀 | 来源:发表于2023-07-05 07:15 被阅读0次

    7月5日,雨止转晴

    清晨的一阵大雨把刚到公园即将跑步的倪先生赶回家。还好,他是开车去的,没淋湿衣服。

    城里才住几天,又想小镇老家了,今天返乡。

    除了一院植物让我牵肠挂肚,返乡另有原因,比如去居委会办“独生子女证”。前不久的饭局上,老同事提醒我去办。独生子女证,不是老早就有的?派什么用场?她说退休人员凭此证,每月多几十元工资。

    不知真假,我去问问,为即将退休的倪先生咨询。

    小镇居委会也搬到十字路口的老如海超市,现在的文明实践所。咨询工作人员小张,回说电脑里有记录,不用补办,到时候跟社保局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就可,实在不行可以打个证明。她又告诉我明年的三四月份凭证件去户籍所在地的居委会领取一次性生育补贴,云云。

    生怕忘记,我让小张写个纸条,记录需带的证件资料。

    到家,搬出车内行李,第一时间就去查看院子里的植物。

    还好,这一次的风雨没有刮下柿子。因为结果少,不用搭架子支撑。

    无花果还是老样子,依然没有泛红。细细看,枝头上又长出不少小果子。这棵树堪称生育上的“劳动模范”。

    雅庭姐为我买的字帖,两本都是王铎的,另一种风格。

    尝试着临了一页纸,感觉有些潦草。

    简单吃过午餐,上楼看书。是石磊的《上海饭局》,看过几篇,继续看下去。

    石磊,太太党人,十年前就在新民晚报上看她的文章,那时候她写生活,常说到“包子小人”怎样怎样,一晃,“包子”应该是读大学的年龄了。

    《上海饭局》写的是一个个精致的饭局,吃的是高档菜,聊的是精彩故事。参与饭局的大都是沪上的精英,有点年纪,有点钱,见过世面,阅历丰富。他们谈论过去,自己的、父母的抑或是朋友的,生动有趣。

    吃过晚饭,夫妻俩散步。去哪里?潘水港,深度游。

    沿育才路往东,过敬老院,是米厂。特意去水闸边拍照,儿时跟着父母来此粜谷,那时叫新仓库,昔日的码头已经不在。

    据说通苏嘉甬高铁穿过“云龙医疗”,这个企业也将拆迁,“云龙”的马路对面就是潘水港自然村。

    潘水港,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我和倪先生沿河走,看看景,拍拍照。

    吃过晚饭的村民在家门口纳凉,一些人聚在一起闲聊。

    走着走着,发现前面一家的楼房盖得与众不同,款式很新颖(没拍照片),正在夸“这家的楼房建得真漂亮!”,有人喊我的名字,是老同事杨某某,在城里带娃的她回来见老母,看到我们便热情招呼,邀请进屋喝茶,还喊出正在楼上的弟弟弟媳。

    不不不,我们就在外面看看,不进去了。虽然,杨某某的弟弟弟媳也是昔日同事,比较熟悉,但大热天的,不进屋打扰了。

    “你家也要拆迁?”

    “是的,除了南北向的通苏嘉甬高铁,还有一条东西向的高架穿过,村子全部拆迁。”

    “签字了吗?”

    “还没有。”

    我们在河边聊了一会,告辞,离开。

    走到村子的南面,转身拍个照。

    站在潘水港村的西南面拍摄,这个角度,隔着一个小河荡。

    又去小河荡的西面,侧面拍摄潘水港。倒影的民居,夕阳的余晖,这个即将消失的村庄是那么的美丽。

    看过了潘水港,夫妻俩沿育才路返回,遇到几位散步的朋友,时不时驻足,聊一会。

    在小镇,每每遇到一些人,看到一些景,总会勾起我沉睡的往事,打开记忆的闸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居记事(14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oc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