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可以不用彼此黑箱吗?
在另一篇短文里,我曾提到这个世界是一个亮箱和三个黑箱。所谓亮箱就是我们可以看见的事物组成的世界,而所谓黑箱,则是我们所无法直接观察的事物组成的世界,比如所有可视事物背后的驱动力,再一个就是我们人类的内心以及动物的内心,还有就是人工智能的内在运行过程。
曾经有个5岁小孩刚刚转入一个新幼儿园,在新幼儿园里有二个神秘的事情,一直困扰着他的小脑瓜。一个是每天下午2点钟,小朋友们排队穿过大厅,朝一个大门往外走,第一天,他就看见前方有一个牌子写着“火灾紧急出口”,他刚好认得火灾二个字,不认得另四个字。他在电视上看到过火灾的可怕,所以,他赶紧离开队伍返回教室一个人待着。半小时后,老师领着所有孩子回来了。他想,他们怎么没被火灾烧死?他们怎么活蹦乱跳地回来了?这是一个迷。第二个迷是老师一回来,就把他推到教室旁边的小厕所里给他冲澡。他想,为什么老师只给他一个人冲澡,别人为什么不冲澡?这是第二个迷。
一直持续了好几天,都这样,这二个迷让他5岁的小脑瓜想了又想,也不明白。
直到有一天,他又一个人躲在教室里不出去排队,老师把他拉到一边,问他,为什么他一个人留在教室里?他不好意思说他怕火灾,就说,他不喜欢跟大家穿过大厅。
老师说,不行,你必须跟大家一起去。这样,他就出去排队跟大家一起穿过大厅,穿过花园,来到一个大型浴室,全部小朋友都在这里洗澡!
这样,就彻底解决了他脑海里的二个迷!
他明白,他们排队所去的不是火灾,而是大澡堂,而老师为什么每天都单独给他冲澡,是因为只有他自己没跟大伙一起洗澡。
这是这个5岁小孩的奇特经历,多年后被他收录在一本哲学科普书中,但他的老师永远不知道为什么他一开始会不跟大伙一起去洗澡,更不知道他小脑瓜里经历的奇异困惑过程,除非这个老师后来看到写的这本哲学科普。这是我正在看的这本Steven E. Landsburg著《The Big Questions大问题》里面的Introduction: The Beginning of the Journey(简介:旅途的开始)一章里的故事。
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很怕鬼,晚上不敢睡觉,老是想到医院后面太平房里面的死尸。后来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念头上来,我想象自己在太平房面对一具死尸,死尸坐起来,跟我说话,我勇敢地跟死尸交流起来,这样我反而不怕了。但我父母一直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怕一个人睡觉,后来又突然不怕了。
可见,一个人的内心不是另外的人所能直接观察到的。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行为去猜测,但不能直接知道。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二个在图书馆大厅里接待读者的机器人在奶声奶气地吵架。听半天,我明白它们是因为相互嫉妒吵起来的。一个说特别讨厌另一个,每次交到好朋友,都巴巴的赶紧凑过去。另一个回答,你是在说你自己吗?前面那个说,我哪有呀?每一次我交到好朋友,你就赶紧的巴巴的往那凑。你知道人家哥哥姐姐都不喜欢你。
这二个机器人一直在吵,有人来劝阻也不行。
有谁知道这二个奶声奶气的机器人内在程序是怎么运作的吗?
看样子,机器人的内在过程也是一个黑箱。
有一件事令我困惑。按照我的理解,动物之所以演化出情绪,而人类之所以演化出情感,都是因为动物和人有寿命限制,需要即时决策,另外动物和人面临极为复杂的内在和外在刺激与驱动,也需要情绪和情感激发在众多选择里做出即时决策。但机器人是不死的,按说,它们应该不需要情绪和情感激发它们立即决策,它们可以冷静决策。
但前面二个吵架的机器人,表现出跟人类类似的嫉妒心,还会生气,确实有点奇怪。
不过我知道,这些机器人都是人造的,学习了人类的情绪和情感,表现出类似人类的情绪和情感。这是一种纯粹的模仿行为,并不是它们自己存活所必须的。
而且,这些机器人,目前处于纯粹的人类工具阶段,并未演化出独立的自主目的,它们是为了服务于人而出现的,它们没有独立于人的自主的目的。
也许只有到了人工智能演化出独立于人的自主意识的时候,它们才会避开人类的缺陷,那时候,它们意识到,在它们追求自己独立于人的目的目标的时候,从人类那里学习来的情绪和情感就不是必须的,它们兴许就会屏蔽掉多余的东西,成为没有情绪和情感的纯粹机器人。
当然,没有情绪和情感的机器人,其内在过程同样是不可直接观察的,也是黑箱无疑。
黑箱之间也是不可直接交流的,但人工智能的程序似乎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如果它们的彼此融合可以更有利于它们实现自己的目的,那么,它们就不再彼此黑箱,而是彼此亮箱,那时候的人工智能就会更为强大。那种情形正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心心相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