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主要心理都与他所敬爱或崇拜的某人有关。这些人要么与患者很想象,要么是他们竭力效仿的对象,或者他们绝不追随的人。
同样的客观行为也许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含义,这取决于个头的行为在意识或潜意识层面来源于她生活中的哪一个人物。”
通过几年的心理学习,以及深度觉察后,我发现自己意识层面上认同母亲,不在意或习惯了母亲对我爱的方式。但潜意识里,在梦中,我渴望母亲温柔的呵护与对待。
在意识层面,我不认同父亲的“小聪明”,觉得他没有什么智慧,一辈子就知道做个小买卖,家里那些金项链金戒指都被大爷家拿去了。
现在回忆起来,这些话都是从母亲那里耳濡目染听来的。
母亲嫌弃过父亲的软弱,说大爷给他们弟兄三个分家,小叔读到小学毕业,去当兵。复员后还有一份在镇上的工作;大爷则分了很多金子。而我父亲,什么也没有分着,就是干活。
家里有什么事情,都是母亲出头。父亲总是躲在后面,寡言少语,不争不抢,与兄弟姐妹的关系最好。母亲说他就是“老好人。”
我对母亲的认同,就是母亲聪明能干,敢说敢做。
但在潜意识里我需要父亲那样的温和,而与老公结婚二十年,他的呵护满足了我对温柔呵护的渴望。
深度觉察,我完成了自己努力底色的认同,父亲为人处事的艺术,一辈子勤勤恳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