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知识都是排斥的。
在市场上反复吃亏后,才开始让自己恶补认知。越是恶补,越是惊讶于自己的无知。
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大多并不是为了我们“成材”。这个社会并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并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教育中不需要我们有真正的竞争力。基础教学着重培训学习能力和社会三观。
这是可以理解的,社会大众更多的是需要按部就班的维持社会平衡。
但是对于我们个体而言。能明白社会规则,能了解市场蓝海,能清楚技术发展。应该是必备的能力。
但是曾经的认知是不足以支撑的,甚至曾经的观念还成为了我们进步的因素,需要客观对待,敢于打破。
前日,我在微信的创业交流群转发了一篇关于私域流量的文章,并写下:
我看到这一篇文章,想起了13年时听说有人做微商,16年时有人叫我玩抖音。13年我觉得微商是骗子,16年我觉得抖音是非主流。
如今,看到这个词,我下意识觉得它是个市场割韭菜的资本手段,谁信谁是傻子。
但是理性开始告诉我,我们该重视这些看起来还虚无的概念。不能一直踏在市场的末端永远赶不上新模式。永远挣辛苦钱。
希望能给各位启发。
微信交流群截图正视自己能力的不足,客观认识自己的进步,对于新知的了解不能只停留于自嗨和口嗨的阶段。
“脚踏实地”的跟上时代。“投机取巧”的利用规则。
李宽奇
2021年4月3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