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心随性~走心生活散文读书
再读《离骚》,且读辞圣 ――致敬端午

再读《离骚》,且读辞圣 ――致敬端午

作者: 悦读人ID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16:15 被阅读156次
图片来源网络

      上次读《离骚》应该是中学时代了,至今回忆,也就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为熟悉和理解。但昨天听过吴广平教授的一番“传道授业”,似乎给了我一个对“离骚”和“屈原”的提纲挈领式的解读,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结合实际的幽默讲解,让我从“离骚”中再次领略了辞圣――屈原。


01  且读辞圣之灵魂

      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不是取决于其才能、天赋、家世,而是其灵魂的高度。世人最终之所以给予屈原“辞圣”的评定,我想应该也是源于此。他一生服食俭朴,“芰荷为衣,芙蓉为裳,饮木兰之坠露,食秋菊之落英”,但其心志一直不忘“国”、“民”,忠诚无私,追求真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宁溘死以留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亦作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无不是他至高境界的体现。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由此他也被评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有灵魂的文人。有才无德是为可惜,一个人的品德才是决定你人生能走多远的关键!刘铁芳教授说,我们的教育和阅读志在培养有灵魂的中国人,是知也!


02    且读辞圣之才情

      屈原之才情,概而论之有三:一曰开创“楚辞”的诗学体裁,他的作品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的诗歌由集体歌唱进入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二曰文风多变各异,屈原生平26篇作品风格不尽相同,《离骚》至深,《九歌》至美,《九章》至朴,《天问》至奇……三曰《离骚》之经典。《离骚》是为楚辞骚体的源头之作,也是巅峰之作,宛如《诗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具有很强的元典价值和范式意义。


03    且读辞圣之结局

      屈原一生壮志满怀、爱国忧民,坚持追求真理,九死未悔。其性格乃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我知道直谏会惹祸兮,但骨鲠必须吐。余故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但当时的战国时期,时局动荡不稳,楚国更是君王不明,奸佞小人当道,屈原难展宏图之志。综其追求、性格和时代背景,屈原愤投汨罗江是为必然。

      端午佳节,缅怀古人。我们钦其思想境界,仰其文学才华,但终其结局,我们要做自己命运的摆渡人,即算在不济的当下,依然期待明天的美好曙光。

    祝端午安康!!!

相关文章

  • 再读《离骚》,且读辞圣 ――致敬端午

    上次读《离骚》应该是中学时代了,至今回忆,也就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最为熟悉和理解。但昨天...

  • 端午再读《离骚》

    离骚 【作者】屈原【朝代】先秦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

  • 端午节温《离骚》而感

    端午之际,读《离骚》以悼屈原。 《楚辞》者,古典文学之瑰宝;《离骚》者,翘楚也。 端午重温之。初读如雾如烟,继则如...

  • 端午节读离骚

    端午节读离骚 文/张超我 屈原绝望葬波涛, 萧艾太盛椒兰少。 忧国忧民传千古, 端午凌晨读离骚。

  • 读《离骚》,过端午

    读《离骚》,过端午 清风 临近端午,常使我想起度过的两个特别的端午节。 一九九五年六月初,睡梦中的我,被一阵急促的...

  • 七绝《端午》

    一平水韵 端午飘来粽子香,麻花糯米倍加尝 离骚忧国屈原述,遭遇情辞后世扬 一江浪原创

  • 端午节时读离骚

  • 离骚.端午

    文/小林子 屈原沉江唤楚归, 百姓嚎思祭忠魂。 离骚震志传千古, 端午赛舟启盛世。 每年端午节前夕,总是会不断下雨...

  • 端午寄怀

    端午新来旭日临, 闲庭独处坐槐阴。 追思汨水倾怜意, 再读离骚矗素心。 忆往章书寻大道, 抚今世事付瑶琴。 清歌最...

  • 男之屈原,女之黛玉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问及出处,人们都知道是为了纪念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细翻历史篇章,再读一遍《离骚》,竟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离骚》,且读辞圣 ――致敬端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pw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