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颠覆人生的六种思维方式

颠覆人生的六种思维方式

作者: 悟空问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22:19 被阅读0次

    AI人工智能时代,作为人最不可能被替代的就是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高阶思维!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思维方式》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公式。

    在他看来,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甚至比拥有智商、体魄等其他能力更为重要。

    其实,也可以用另外一种公式来表示:

    高阶思维*稀缺能力*能量精进=财富方式

    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还是不行?

    为什么有的人不聪明,却总能取得成功?

    许多情况下,处理事情的逻辑和方法,才是带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

    为了能有更好的开始和未来,我们别再被自己的固有思维给坑了。

    了解以下六点,也许对打破你的固有思维,有所启发。

    1 斯坦纳定理

    正确的沟通法则是少说多听

    一个人在哪里说的越多,听到的就越少。

    有研究表明,实际沟通过程中,只有20%的人能排开主客观干扰,做到倾听。

    而每一次认真听别人讲话,都是一次“韬光养晦”。

    成功的沟通,往往靠的是可以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

    2 忌鸵鸟综合症

    不找借口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

    没兴趣、做了也没用、我不懂……

    遇事总找客观因素推诿,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

    人总是在尝试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意图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找到推卸责任的解释,从而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者减少自己的焦虑,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在潜意识中,每个人都认为自我的价值永远是正确的。而为了实现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人总是在自我说服、自我催眠——

    “吸烟有害健康,怎么还不戒掉?”

    “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就好比鸵鸟在遭遇危险,把头埋入沙坑,视线看不到,便自以为安全。

    出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只有20%的人会正确面对并主动承担。

    长此以往,如马太效应般,勇敢的人取得更多进步,推脱的人只能原地踏步。

    这也是普通人与成功者最大的区别:面对问题,是从外界找原因还是自身找原因。

    一个让你置身事外的借口对你来说并不是好事,它会让你离客观越来越远。

    3 反木桶理论

    提升你的不可替代性

    木桶理论曾在一段时期大行其道:它告诉人们,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短板。你的弱点,会决定你的高度。

    但如今的社会分工下,面面俱到的人,往往会面面稀松。

    比起短板,真正能让你脱颖而出的,是你的特长。

    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

    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应尽量少把精力浪费在那些不能胜任的领域上,从无能到平庸,和从一流到卓越相比,人们需要付出多得多的努力。

    与其在不擅长的领域痛苦挣扎,不如把自己的经历都放在优势的提升上。

    职场上说的“一专多能零缺陷”,也是一个人最好的能力策略。

    将特长放大,提升自己的稀缺能力即不可替代性,让自己在某个领域可以用“专业思维”解决问题,用边际价值定义自己,在竞争中会显得更出众。

    4 善用5why分析

    培养自己的好奇心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好奇促使我尝试造一个尽可能高的塔;

    好奇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掌握更多知识;

    好奇创造了前进的动力和乐趣,也让我们不断思考为什么去解决问题。

    “5why分析法”是利用好奇心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5why——对一个问题点连续连问5个为什么,逐渐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的本质原因。

    工作中我们也可以试着使用5why分析解决问题:

    问题:我的工作没有完成。

    为什么?

    时间不够完成全部工作(第一个为什么);

    为什么?

    工作时没有分清主次(第二个为什么);

    为什么?

    对重要与否的判断有误(第三个为什么);

    为什么?

    没有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第四个为什么);

    为什么?

    没有进行认知更新(或其他原因);

    实际运用中,还可以将次数扩展,直到找出根本原因。

    5 拒绝拖延症

    这是大多数人被拖延症绑架的人生。

    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

    “不必要”,就是不理性的选择,而“自愿”意味着,很多人明知这是不良的习惯,也没法摆脱。

    研究表明,网络时代拖延症成因中,56%的上班族和学生,会在学习或工作时受到干扰而转移注意力。

    换句话说,拖延症的人大多不是主动放弃的,而是自控力太差。

    但拖延,并不能使人快乐。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存在焦虑心理:即便行动上没有进展,心理上的紧张却难以消解。

    克服拖延心理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焦虑。

    如何摆脱拖延症,以下三点很重要:

    一、给自己设定小目标,做好任务清单。

    把需要做的任务细化为一个个小目标,最好加上短期反馈,这样一个巨大的项目就变得没那么枯燥。

    二、远离诱惑源头,控制外部环境。

    对于新一代的人来说,适当远离手机也许就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三、从易到难,更容易满足。

    一部电影里说,先剪左手指甲的人更喜欢先做简单的任务,也更容易得到快乐和满足。所以克服拖延症,也可以尝试从简单的任务做起。

    6 断舍离思维

    丢掉你不必要的包袱

    经济学中,一个概念叫“机会成本”。

    资源、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完成一件事,就会丧失做其他事的机会。

    有一部很火的短片《健康,本该如此》中,就展示了许多触目惊心的数字:中国有7成白领有过劳死的危险、每年猝死人口超过55万、肠胃病患者超过1.2亿……

    这些数据正是许多人忽视了自己生活方式的机会成本:健康。

    一天只有24小时,时间有限,而要做的事常常是无限的。

    这一矛盾下,树立优先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把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优先解决自己擅长的和必须做的。

    断舍离思维,说到底即是必要性思维。

    它要求你做决策时,应该有一个快速做减法的过程。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累赘;脱离对物质的执念。

    在职场上,也有可印证的理论——POA行动力,公式是这样的:

    POA行动力

    这意味着,在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目标聚焦程度越高,行动力也就越强。

    删繁就简,重点才能一目了然。

    有人说,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但一个思维方式的小小转变,也许就能影响到你的一生。

    就像村上春树说: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距离跑者的思维方式。

    打破固有思维方式并不容易,但如果能够把抽象思维方式具象化,一切就会简单很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颠覆人生的六种思维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qx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