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想不明白。
大部分人那么渺小,死以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顶多是一抔黄土,在多年以后一不会有人记住,更不会留给后世。
生活中痛苦是常态,既然那么痛苦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于是就去一点资讯搜索答案。看了几篇文章,稍微有点开悟。但还是没有完全想明白。
其中一篇说,活着是为了体验生活。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打了一辈子渔的渔夫跟一个靠自己能力创业然后公司上市的人,老了以后站在同一片海前,他们看到的是同一片海吗?
这个问题一下子打到了我,对啊,肯定不是同一片海呀,眼界和高度都不一样,思想更是不同。
李诞也说过人间不值得
之后他又说,梦幻泡影本来就很美
其实现在就有一些懂的李诞了
他就是用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来生活
他原来的时候讽刺努力的人,因为那些努力的人在李诞看来是完全不理解的,因为他觉得人生不值得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面讲一些活着的价值观。我打算好好读读。
活着为什么?
毕淑敏也说过: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不论说话快还是慢,他们对自我信念的坚守流露出来,会感染他人。
我知道你有如此远大的理想,这很好。你要做的事,不是把话越说越快,而是积攒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信念更加坚强。”
一个人的心理是一座斗拱飞檐的宫殿,这座宫殿的基础就是我们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规划和对世界对他人的基本看法。
不要活的那么累了,不要想那么多了,就好好的游戏人生吧。






人生总是社会的人生,人生受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制约。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由个人评估,而是由社会关系衡量的。个人主观上,也许能够按人生意愿去演化自己的人生历程,但客观上,个人的这些人生意愿多大程度能够遂愿,不是个人一厢情愿,受社会关系诸多因素制约。人生价值的价值量大小,由人生价值目标的境界及实现程度来决定。
是否与社会总理想目标相一致,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了多大贡献决定了社会成员个体的人生价值,价值量的大小,社会成员个人人生价值与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目标格格不入。如果态度上对实现社会总价值目标采取消极不合作或背道而驰。势必造成:
自己的人生价值被主流社会评价为低价值,无价值、甚至负价值,
自己的人生理想,要么丧失实现条件,要么备尝人生的艰辛和苦难,经过艰苦卓越的奋斗之后才能实现。
一边被教育着要实现人生价值,一边迷茫着是应该活出自己还是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出现了冲突,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实现人生价值应该是满足自己温饱的前提下吧。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训练营打卡17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