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我们的女排赢了!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里约奥运会上,女子排球半决赛中,中国对阵荷兰的那场,央视现场直播的收视率达到了50%;决赛中,中国对阵塞尔维亚的那场央视一套、五套同时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最终该场比赛的收视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0%!
决赛那场比赛用举国瞩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男女老少、懂排球的不懂排球的全民关注!
在看比赛过程中,我爸爸还问我:“有个穿不一样衣服的为什么那么矮,应该派一个1米9的上去,至少拦网有优势啊!”你们懂的,他说的是自由人!可是我应该怎么跟他解释呢?
中国女排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不言而喻,但是万一没赢下比赛呢,当初寄予了多高的期望,就会有多大的失望。
从四分之一决赛中国女排战胜上届奥运会卫冕冠军东道主巴西队那场比赛开始,女排精神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闻媒体、公众号、微博、朋友圈等所有媒介都在重新炒热“女排精神”这一概念,甚至有把郎平比作女神、钻石的说法,说朱婷有王者的霸气,前途不可限量等等。
可是你们忘了,在奥运会开始前,舆论风向上,对郎平更多的是质疑,对这一支年轻的中国女排队伍也没有抱多大信心,尤其是在小组赛时中国女排的表现确实有点差强人意,很多人更加笃定认为中国女排“不行了”。令人惊喜的是在淘汰赛开始后中国女排一路过关斩将,对在小组赛输过的球队一一进行了完美“复仇”,最终站上了最高领奖台!
每每看中国女排出战我都很心疼,她们赢球我喜极而泣,她们输球我黯然神伤,可以说女排的一起一落都牵动着我的神经左右着我的情绪。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对女排精神的理解领悟肯定也不相同。
回忆起我的大学生活,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与排球一起度过的。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接触排球,当时是零基础,就凭着一股热情积极参与训练,后来加入班队参加院级联赛,加入院队参加校级联赛。
万幸,我们的女排赢了 大三那年,我被选为院队队长,主要负责组织球队日常训练,说实话,这个担子有点重。不仅要以身作则练好扎实的球技,还要把握球队训练节奏,毕竟在学校还是以学习为主,训练安排的太过密集会耽误队员学习、训练安排的太过松散则球队组织性纪律性荡然无存。况且女排作为我们学院为数不多的能在校级联赛中崭露头角的项目之一,关系到荣誉一事岂敢怠慢!或许是将压力都化成动力了吧,担任队长这一路走来,收获颇丰。大家都知道,排球是一项团队作战项目,不仅需要超级英雄,也需要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考验的是一个球队的合纵防守、组织进攻、战术切换等技术水平。
可以说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团队协作精神早已深入我心。接球的时候喊一声“我来”,确保不争球不让球减少失误;丢分的时候说一声“我的”,积极承担不推诿不纠缠;队友扣球得分、有效拦网、顽强救球喊一声“excellent”互相鼓励彰显气势!
打排球那段时间积累下来的队友情,通过时间沉淀,从队友升华成了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挚友!你知道我传球的习惯,我知道你扣球的最佳点,训练时一起挥洒汗水,比赛时一起收获佳绩。训练结束时我们一起吃麻辣烫喝百事可乐一起自习,离开学校后我们一起聊人生谈理想,当然,我们偶尔也吐槽下家长里短。
万幸,我们的女排赢了赛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胜利之神也从来不会只眷顾哪一方。
即便是超级丹,也有失利的一天;即便是终于战胜老对手的李宗伟,老天爷也未曾眷顾,三次进决赛三次摘银;
即便是号称足球王国的巴西,拿下了所有大赛的冠军却直到今年的里约奥运会才第一次拿到奥运会冠军,真正实现大满贯;
即便是我们的国球-乒乓球,也不是赢的那么轻松的,在男子团体赛再次夺冠后,主教练刘国梁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激动的拥抱了为胜利一锤定音的马龙。在我们看来,这个是必须赢的,但正是因为一句不能输,有多少人前仆后继为此项事业奋斗献身?
更别提强敌如林的女排战场,巴西、美国、意大利、塞尔维亚……中国女排绝对的优势已经不存在,她们一路走来挺进决赛获得冠军,不可能仅凭着“女排精神”就能概括。在夺冠之前,他们经历了什么,也许只有膝盖上的伤、肩膀上的痛知道。
万幸,我们的女排赢了所幸,我们的观众开始变得宽容了,不仅仅只关注金牌只赞赏冠军,那使出洪荒之力获得铜牌的傅园慧走红就是最好的证明。
万幸,我们的女排赢了,我所不愿意见到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