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熟悉的三国,多半是从三国演义中得到,但真正的三国又怎会如此简单呢,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几个你知不到的三国故事。
第一、刘备的临终托孤并不是三国演义上说的,文托诸葛亮,武托赵子龙,而是托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道理很简单,刘备等人是蜀汉的客人,属于新人,诸葛亮是新人的领袖,而李严则是蜀汉旧部,旧人的领袖,刘备托付其二人,就是为了让新人和旧人相互制衡以保证刘禅的统治。
第二、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声音是说诸葛亮劳民伤财,蜀汉国力本来就不行,还要整天折腾北伐,本身就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而蜀汉的衰弱跟诸葛亮有直接的关系等如此言论,其实细想一下都经不起推敲。当我们回归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后才会发现,北伐实则是不得已而为之。刘备集团是借口北伐,统一中原才进入的蜀汉,才能得到蜀汉士族的支持,然而天下初定,就安居一隅,刘备集团的统治正当性就不复存在了。所以,诸葛亮就必须借口北伐之名来确保刘备集团的统治合法性并实现对李严为代表的旧族的控制,然而以李严为代表的蜀汉士族,又岂会任由诸葛亮无节制的消耗国力,因此,李严跟诸葛亮其实就成了水火不容的两大势力。当然,最后的胜利是属于诸葛亮的,李严被彻底铲除了。
第三、诸葛亮是腹黑的政治家吗,靠用各种手段铲除异己。听到过一排观点,说诸葛亮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么神而是一个腹黑的政治家,刘备临终托孤是让李严和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但是诸葛亮却使用各种办法把李严铲除最后实现了大权独揽。当然这只是我们单方面臆断罢了,如果回归到上面所说的历史情境中,就会明白,这只是因为当时的权力关系的制衡吧了。
第四、九品中正制度为什么会在三国出现?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都不是一家之发明而是各社会各因素逻辑推演的结果,九品中正制度的出现,其实就是三国时期,士族和寒族对抗的结果,以曹操为代表的统治集团阶层是寒族出身,曹操的选人标准是任人唯贤,不管出身如何,只要有才能就能得到重用,曹操打破了士族跟寒族的界限,实现了对士族的通知。但是曹丕篡位后,没有了支持自己对抗士族的力量,而且因为是篡位就更不能服人,这种情况下,想要玩的转就 必须得到士族的支持,就必须对士族让步,怎么让步呢?,曹丕接受了士族的建议,采用了九品中正制的选才办法,名义上是按照人的能力分为三六九等,但实际上选人标准依旧是由士族来判断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士族势力的大回潮,再一次垄断了高级职位。
总结,为什么要读历史,我们不能想当然的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历史,而是回归到当时的社会逻辑中都能找到不一样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读历史意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