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影《喜福会》观后感

电影《喜福会》观后感

作者: 木棉树1234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10:58 被阅读0次

■对电影的理解:

这部电影讲述了4个女主人公,带着梦想和期望,带着自由的渴望,带着重新活出生命的期盼,来到了美国,这个在当时自由和民主象征的国度,想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他们期望在这里重新开始的生活中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们把自己的期待放在他们的下一代女儿的身上。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曾经的那些经历和观念,深植于她们内心。她们对女儿的爱无疑是最伟大的,但是同时这种爱带着绑架,带着期盼,带着她们的想法和目的。

片中一位女孩子从小就表现出钢琴的天赋,一位女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下棋的天赋,但是这种天赋,被他们的母亲作为了攀比的筹码。作为了证明自己价值的存在。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孩子失去了最初学习的动力,来自生命灵魂深处的那种学习的激情,被抹杀掉了,也被陷入在世俗的观念中,最终孩子对母亲产生了反抗。

但是这样的结果显然也是不能苛责于他们的母亲的,因为在她们母亲那样年代里,那样的经历下,自己无价值感的烙印深深的印在她们心中,她们急于想向外界承认自己是有价值的,而有价值的一个体现就是他们生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她们为了填补自己价值感匮乏的坑洞。

可以说她们这样做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4个女儿在她们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同样复制了她们母亲的命运。她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同样复制了她们母亲的模式,但是可喜的是最终母亲和孩子们都用爱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转变,孩子因为从母亲那边得到的坚实的母爱,而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做出了生命的抉择。

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母亲真正希望的是孩子们活出她们自己的精彩,她们的生命能够自我绽放。

电影最后,女儿带着那根羽毛找到了她的两个亲生姐姐。那个带着母亲梦想和期望的,天鹅的羽毛交到两个姐姐的手上。再次说明了母爱的传承跟延续。

■我和这部电影里有什么相关的?

我同样有一个伟大的母亲,给我坚实的母爱,我母亲那个年代带来的那个社会的方式,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和她的母亲所对待她的方式给她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从我的母亲,再看到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作为一个女性,坚强,倔强,执着,从来不贪图便宜,对外人非常的宽容,但是对家里非常的严苛,整洁干净,这样的一个性格,传承到我妈妈的身上,我妈妈同样很爱干净,很坚强,很倔强,不服输,性格很好强。同样也是非常强势的,控制型的。

从小我就活在我妈妈的控制之下,按照我妈妈所要求的那个标准去活着,因为控制,所以总是会看妈妈的脸色,行事以妈妈的标准为标准,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丧失了自己的判断和主观性,我的性格变得唯唯诺诺,没有主见。按部就班的生活着。

然后生了孩子之后,我发现我的模式完全是复制了我母亲的模式。对孩子的态度语气啊,行为方式跟母跟母亲同出一辙,在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觉察,反省,开始了身心灵的学习。

但是旧的模式的作用力依然是非常强大的,即便我在主观思想上想去做一个对孩子包容,无条件的爱和自由的妈妈,不把自己意识强加给孩子的妈妈,但是潜意识里的那个控制,情绪都是不容易那么做到的,所以我仍然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着。

■从这部电影中我悟到了什么?

从这部电影中悟到了想要孩子好,首先要成长自己,要把自己过去的一些错误的模式,信念先看到,觉察,让不好的信念慢慢消融。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自我,然后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不能面对自己的过去,把自己的过去深挖,改变自己过去的旧的模式和信念,让自己处在良好的自我健康状态,那么即便我在口号上多么高呼无条件的爱孩子,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活出真实的自己,那都是痴人说梦。

因为自己还是一身坑洞,一身破烂,自己的情绪都无法很好的处理,那在跟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注意力都用在照顾自己,平复自己情绪上了,反而可能还把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伤害。

所以我们唯一要做的是不断的成长自己。

相关文章

  • 电影《喜福会》观后感

    ■对电影的理解: 这部电影讲述了4个女主人公,带着梦想和期望,带着自由的渴望,带着重新活出生命的期盼,来到了美国,...

  • 【电影】《喜福会》---弱者的地位

    四对母女、八个人、十六个故事,以地域、国别、语言、文化为经线,以时间、年轮、代沟、记忆为纬线,探讨了四对母女在两种...

  • 喜.福.会

    和女儿游曲阜,春光大好。每一寸在一起的光阴,都是喜福会一场。感恩生命中所有的爱与光明。放女儿在孔府的几桢摄影...

  • 爱让芬芳永续

    ——电影《芬芳》观后感 “甘肃本土电影《芬芳》在北美喜捧‘金天使奖'!”这...

  • 喜福会——那些年母亲给予的伤害

    第一次看"喜福会",被电影怀旧的色调、和缓的语气,深沉的氛围吸引。"喜福会"是移民到美国的母亲们为家庭聚会取的名字...

  • 《喜福会》生活境遇早已不同,心灵的伤痛却代际传承

    《喜福会》是一部93年的老电影,4位来自中国移民的母亲组建了喜福会俱乐部,意在忘却过去的伤痛,彼此扶助,守望幸福的...

  • 电影《喜福会》——自我体认·代际包容

    电影用倒叙的手法展开,在一个个回忆的场景里,两代人、四对母女、在两个国度间的故事铺展开来。 (一)自我体认 ...

  • 从两本杂志看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反映在很多方面,这些差异在电影中有充分的展现,比如电影《刮痧》、《少女小渔》、《喜福会》等。电影...

  • 简谈《喜福会》

    《喜福会》这部电影分别讲述了四段华裔母女的成长经历,主要采取的是插叙的回忆式叙述方式,剧情涉及人物颇多,却线索清晰...

  • 喜福会: 母女之间

    趁着晚餐的时间,看了半部电影《喜福会》。 这部电影将的是四位中国妈妈,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各自经历了不同的故事,移民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喜福会》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km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