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语言习惯中,多数媒体和网民评论喜欢“以小见大”:你这句话说得太直显得本人没水平,情商也低;不擅长拒绝领导的加班要求是你为人懦弱,不够果断强硬;管不住嘴是因为缺乏自制力,缺乏自制力的人往往难成大器。
这些表述很熟悉,至少我看过听过的不少,乍一听好像有道理,仔细琢磨发现只是唬人。所谓的“情商”“性格”“成功的必要条件”本身就缺乏统一的解释,很多笼统的概念揉杂其中,一说起这些词都觉得熟悉,都以为说的同一个东西,结果都不在同一条道上。以情商为例:很多人的理解来自成功学,一个人会来事儿,让别人觉得处得舒服就可以称之为情商高;蔡康永认为林志玲是这一类高情商的代表,这种类型的人在阉割自己的情绪,活得太累,这样就算换来成功也没什么意思算不得高情商,周杰伦那样让自己和周围人都过得开心的才是高情商的代表。你也不能说蔡康永的想法大错特错,但他确实和成功学认为的高情商不同。定义一旦模糊扯进来的东西就多,情商是什么不一定讲得清楚(待续:2022/1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