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扫地车,无人包裹接驳车、无人客车、无人零售车、无人超市……科技感十足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率先让人们看到了一座“未来之城”。
围着这些自动驾驶,人们议论纷纷:若是司机和自动驾驶PK一下,究竟谁能胜出呢?
1
人有两种能: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
过去,机器完胜人的身体能力,而人在认知方面完胜机器。
然而今天,人工智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认知能力上超越人类。
你也许要惊呼——这怎么可能?但这已成事实。
在科学家不断的努力下,人们已经清楚的了解了人类究竟是如何做出各种决定的。我们从简单地选择食物到复杂地选择伴侣,都不是出于什么了不起的“直觉”,而是由数十亿神经元在瞬间计算的结果。
同样,司机对路况也没有神奇的直觉,只不过是辨识出了一再出现的模式而已——“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于是司机躲过了漫不经心的行人,避免了车祸。
司机预判行人想往哪里走依赖的不是神奇的巫术,而是在他们毫无觉察的情况下,人脑通过分析表情、动作来识别的一套生化模式。而人工智能只要搭配适当的传感器绝对可以把这些工作做得比人类更精确。
那么第一轮PK,人工智能在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完胜人类。
2
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所没有的两种能力——“连接性”和“可更新性”。
人类都是个体,很难将所有人彼此连接,从而确保他们都能得到最新信息。相反,计算机并不是彼此相异的独立个体,而是一个连接的可更新的网络。这一点,人工智能再次完胜人类。
交通规则时有调整,许多司机并不熟悉,于是常常违规。此外,每辆车都是独立运作的实体,所以当两辆车到达同一个十字路口时,司机会误会彼此的意思,于是就会发生事故。
相反,自动驾驶汽车是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所以两辆自动驾驶汽车来到十字路口时并非独立运作,而是属于同一套算法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因沟通不畅而发生事故的机会就会大幅度减少。
此外,交通部门决定调整某些交通规则,所有的自动驾驶汽车都会轻松的在同一时间更新程序。
人,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3
自动驾驶没有个性,这一点又完胜人类。
有人酒驾,有人边开车边看手手机,有人疲劳驾驶,有人开车时只顾着发呆而这些错误,自动驾驶汽车永远都不会犯。虽然自动驾驶仍有其自身的问题和局限性,也免不了有事故,但根据预测,如果把所有驾驶工作完全交由计算机处理,将能够减少约90%的道路伤亡。换句话说:只要全面改用自动驾驶汽车,每年就能少死亡100万人。
三轮PK下来,无人驾驶完胜。
看来,司机要另找工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