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河北一小学生,上网课不认真,被妈妈批评了几句,跳楼自杀。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将近一周的时间,程老师之前也撰文谈过这个问题,有网友纠正这并非一名小学生,而是一名初中生,在此首先声明下。
一、网课期间,老师们应该注意什么
网课期间,老师很累、家长很累、孩子更累!
老师要忙着录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还要应付网课录制过程中间出现的各种问题,确实很辛苦;
对于家长而言,不仅要操心全家人的一日三餐,还要监督孩子上网课,给孩子检查作业等,也很辛苦;
对于孩子而言,从早晨的八点到中午十二点,从下午两点到五点都坐在电脑前听课,从六点到晚上八点甚至更晚的时间都是在做作业。本身这个年龄的孩子就比较好动,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在家滞留,已经很不适应了。又不得不整天坐在电脑听网课,相对来讲对于某些孩子来讲,情绪会比较脆弱。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不应该仅仅关心教学进度,更应该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在教学环节中适当加入些心理课程,缓解孩子的压力。
二、特殊时期,家长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这段时间,家长们确实很辛苦,每天除了日常家务之外,还要时刻盯防孩子,避免孩子在上网课的过程中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延误学习。
而孩子们(尤其是一些玩心比较重的孩子)也会使用各种手段来逃避家长的检查,戴上耳机,熟练地使用浏览器的老板键随时隐藏游戏画面或者直播画面。
猫和老鼠的故事在各个家庭中不停地上演,很多家长对此也是很无奈,对孩子恶语相向甚至拳打脚踢,但这种方式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我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为什么我们明明很爱他(她),但他(她)却总是呈现给我们不想看到的那一面?
我忙前忙后,都是为了他(她),为什么他(她)反而把我当敌人?
很多人把问题归咎于网课,但实际上作为疫情期间不得以的教育——网课,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
其实,随着疫情时间的继续延长,学校复课时间的不确定性,加之有一部分家庭的父母还没有复工(或者找到新的工作),出于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对自己工作的焦虑以及对疫情风险的焦虑(虽然现在整个国家的防疫局面有了很明显的好转),一部分家长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
处于焦虑状态的家长,在看到孩子并没有按照老师或者自己的要求好好学习的时候,情绪就会莫名其妙地爆发。从心理学及情绪管理方面来讲,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讲,这就是一些悲剧的根源。只是这种情绪或作用于自身(上海市民刘女士因为辅导孩子作业,一气之下跳河轻生),或作用于孩子(石家庄一家长因孩子不认真听网课,训斥孩子,导致孩子一怒之下跳楼)。
那么,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更好的相处呢?
1、停两秒,心自在
当我们看到孩子并没有按照我们的想法,或者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行动的时候,不要着急发火,动怒,而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焦虑,静下心来,观察下孩子的状态,是因为困倦?还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
找到原因后,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好。毕竟当我们着急上头的时候,很多决定都是错误的。
2、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讲话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对孩子来讲也许会比较困难。正如当年我孩子四年级上奥数的时候,有一道鸡兔同笼的问题。我直接用二元一次方程很快就解了出来。
但当我给孩子讲解的时候,孩子却一脸懵逼地看着我,原来他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所以,从那以后,我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看看他们的例题解法,并且用他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解题,并且告诉他为什么用这样的步骤。
3、适当允许孩子“犯错误”
中国的教育体系和西方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不同,西方的教育理念更侧重于“体验”,而中国更侧重于“传授”。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明白:每个独立个体的成长,不是来自于父母的说教,而大多数是来自于自己的精力、领悟,以及由此带来的改变。“我们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但对于未经多少事的孩子而言”
有些错误,是必须要犯的。这是人生道路上必须缴纳的学费。
风雨之后方见彩虹。只有经历挫折,才会更加珍惜前方道路上的风景。
4、关心孩子,从勤于沟通开始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其实根子还是在父母身上。
不关心孩子在想什么,只是在喋喋不休地重复自己想说的话;
当孩子在说自己遇到的困惑时候,没有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心里的困惑和不安,而是一昧地横加指责;
在孩子面前,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家长派头;
要求孩子必须做到,但家长却做不当。
但当家长放下身段,认真和孩子交流而不是用命令或指责的语气交流的时候,孩子就会开放心房,认真聆听我们的意见。
三、结束语
非常时期,老师很累,家长很累,孩子更累。但凡事都有两面性。
平时忙于工作的父母,没有了频繁的工作与应酬,停留在家中的时间多了;
平时忙于上课的孩子,现在虽然也在忙于上课,但毕竟在家中和父母共处的时间多了。
这个时候,正是加强亲子关系的时候,正是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的时候,让孩子能够更充分地了解父母,也让父母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孩子,但这有一个前提——双方处在平等的地位。
放下身段,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给予理解、认同和支持,和孩子成为朋友,为孩子捧起书本,一家人共同学习,培养书香家庭,让这次疫情成为亲子关系更加融洽的契机。
坚持这样做,我坚信风雨之后,一家人会更加亲密。
全脑开发程老师: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主做全脑潜能开发师资培训、零秒思维写作师资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期待与更多的朋友一同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