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栀子物语
网络迷因:从何而来,归于何处?

网络迷因:从何而来,归于何处?

作者: 心若鉴 | 来源:发表于2019-12-04 23:47 被阅读0次

    文|青栀子

    这些画质模糊的表情包、短暂的字句的价值是有限的,不足以在提升过某种食物品牌的欢迎度后,再去为主流话语增添些许活泼与亲切——它原始而有限的生命力只是去彰显网络冲浪的乐趣与网友自身的尊严。


    在2003年创建的社交网站4Chan上,用户之间通过上传的图片、幻灯片、原创绘画等进行交流,随着此网站上一张猫的图片和搞笑注释 “I CAN HAS CHEEZBURGER?”大受欢迎,博客网站“ICanHasCheezburger”被创建。

    迷因,和基因有着相似的词语组合形式,它的创造是为了弥补基因的解释缺陷。在《自私的基因》中,由于基因不能解释人类在文化演变方面的行为,理查德·道金斯定义了通过模仿、在人的意识之间进行传播的文化传播单位——迷因。道金斯后来这样解释网络迷因的成因: “它不是先发生随机变异,然后经过达尔文式的选择过程传播开去的; 因特网迷因是由人类创造力有意改变过的。”

    “I Can Has Cheezburger”梗的变体。图片+文字的形式也是meme最初的基本形态之一。

    网络迷因出现之时,4Chan和“I Can Has Cheezburger”的非自觉创造和争夺互联网用户注意力符合“迷因”的特征。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站、论坛和其他形式的虚拟空间,进一步加速了这种无意识行为的蔓延。

    到了如今“流量为王”的时代,短视频、表情包、动图等“网络迷因”的流量红利被特定的运营组织或运营者注意到,他们对有“流量”可得的网络迷因进行了非用户原生的精心制作。所谓的“网络迷因”悄然发生变质。

    许多meme在传播中不断进化与融合。普京对狗的喜爱加上神烦犬doge就成为了这样一张新的表情包。

    但是互联网用户于此并没有体现出被欺骗了的愤怒,相反显得大度而宽容,一场场由“网络迷因”引起的狂欢稳固地涨潮、退潮。当网络迷因不再是来自粗糙想象的原始创作,而是经过精心包装与策划的一面广告牌,它为何依然能逗乐大众呢?

    因大众文化快感理论著名的约翰·菲斯克曾对《摇滚和摔跤》电视节目进行了大众消费文化的分析,其分析结果似乎同样适用于解释网络迷因的消费生命力。表情包和动图上夸张的表情,鬼畜视频中冲突的情节和节拍抓耳的音乐,可以带来直接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满足原始需求,构成了第一层次消费;创造者借助网络迷因进行自我倾诉、传递自我意识,既满足了创造者的表达欲望,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观看者窥看他人想法的需求,这构成了第二个层次上的消费和创造。

    菲斯克在分析电视节目时,提及其中过度夸张的肌肉是对传统人体美的反抗,这种反抗则构成了第三层次的消费。对于网络迷因来说,则是类似于鬼畜视频用频率极高的重复画面(或声音)组合而成的一段节奏配合音画,不同于情节流畅、配音自然的正常视频和生活写真的图片。归根结底,它反映了对正统观念等大声量话语体系的背叛和偏离,这种背叛也彰显了“反抗者”的价值观念,是网络迷因文化的第三层次消费。

    meme背后蕴含着抵抗的因子,对主流加以挑衅。“当生活给了你一片柠檬时,就把它挤到别人眼里。”

    英国伯明翰学派认为“抵抗”是亚文化的核心特征,网络迷因作为亚文化的一种,其 “抵抗”特征更加鲜明,而对所谓“正统”的背叛和偏离则成为了网络迷因的生命力,因此它的重点在于消解,而非创造。甚至可以说,网络迷因是互联网用户自行定义的一套话语体系,用于自我表达与解释。所以,一旦进入了由他们所创造的语言环境,就极有可能被接纳。

    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抵抗旗帜鲜明的亚文化,网络迷因在反抗正统观念的同时,也正不可避免地被“主流”归化,这才是网络迷因面对的真正威胁。

    meme不仅作为互联网生活的调料,更成为一种话语体系和身份标识。

    正如2008年时的网络热词“俯卧撑”,本源于贵州省公安厅发言人王兴正关于李树芬之死的介绍,他称死者是做俯卧撑后跳河自杀的。这一热词在网络社区与论坛中演化发酵,最后成为表达对时事不关心、不评论、只做自己事的态度的流行语,这是对贵州省某公安厅发言人及其公安人员的讽刺和积极反抗。

    然而随着这类网络迷因的发展,大声量的话语体系也开始形成管控的意识和措施,悄无声息地进行了“招安”与吞并。网络迷因的制造与解释被广告商与运营者用作工具,迷因可以被制造,再被应用于广告,汉堡王的火灾已成为它们一用再用的广告灵感,也在网络传播中成为了具有认知度的标识。迷因创造的空间不再仅仅属于网民,它还向投机者敞开大门。

    但这些大声量、主流的话语体系采取收编措施对待网络文化,也正言明了网络迷因自身的部分力量:挑战、嘲笑与反抗,即使它同时也在无尽的再创造与次要联想中自我消耗。毕竟这些画质模糊的表情包、短暂的字句的价值是有限的,不足以在提升过某种食物品牌的欢迎度后,再去为主流话语增添些许活泼与亲切——它原始而有限的生命力只是去彰显网络冲浪的乐趣与网友自身的尊严。

    微信搜索公众号“青栀子物语”,更多精彩内容等你来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络迷因:从何而来,归于何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pr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