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路上的《文化苦旅》

路上的《文化苦旅》

作者: 棉木树和紫苏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22:56 被阅读13次

    突然想起,在路上的八月以及看的那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路上的《文化苦旅》

    我的健忘就不多说了,所以书里的内容,我自然也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其中的《道士塔》,其实这篇目名字我也是想不起来的。只记得内容,是讲关于莫高窟的那个道士的。之所以这一些记得清楚,也是因为小时候不知道在哪个邻人家孩子的书本上看到过这内容。

    这篇文章里,王道士是清晰的,他的形象很立体。你仿佛能跟随那些文字停留在王道士身边,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目送那些被送离莫高窟的经卷、绘本……

    大概是这篇文章内容太重,才会让我这么多年都没有忘记吧。如今一看到就立即回忆起来。

    稍稍有点尴尬的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把书名记成《人生苦旅》。

相关文章

  • 路上的《文化苦旅》

    突然想起,在路上的八月以及看的那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我的健忘就不多说了,所以书里的内容,我自然也已...

  • 文化路上——《文化苦旅》有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的区别是什么?”余秋雨先生给我们的回答是: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没错,路,就是书。文化...

  • 一月书单

    文化苦旅

  • 有文化的人

    读17年版本的《文化苦旅》,似乎很陌生,可《文化苦旅》我也读过几回。可能才疏学浅,不甚了了吧。翻出家里的《文化苦旅...

  •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深感其文化底蕴深厚,见...

  • 文化苦旅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所以苦难,却绝不赞美任何苦难。 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示人性,创...

  • 《文化苦旅》

    穿越百年血泪 寻找千年辉煌 新的阅读历程,我选择从这本文化苦旅开始,这书读来确实很苦,散文的形式,读来竟有历史的重...

  • 《文化苦旅》

    这是一本在我家静静躺了几年却始终被冷落的书。当我从书架中拿出积灰三尺的它时,我从它的封面读出一种“严肃”的...

  • 文化苦旅

    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路上的《文化苦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ql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