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电影院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电影院

作者: 行者无疆tj | 来源:发表于2021-03-27 22:49 被阅读0次

行者无疆tj 文

(上权仙电戏园旧照)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科学技术蜂拥而来,文学艺术粉墨登场,就后者而言,曰小说诗歌、音乐戏剧等均不如电影来得深入民心,并以其画面生动,题材广泛,适合大众,所费低廉而普及开来,成为发展最快的娱乐方式之一。

(权仙茶园旧照)

天津是中国第一个建立电影院的城市,据《大公报》记载,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8日,天津一个叫“权仙茶园”①的地方就开始放映电影,比外国人建成的上海虹口影戏院早了近两年。在此之前,电影已在这座华洋杂处的开放城市初露端倪,1896年,刚刚诞生一年的电影首次出现在天津,法国百代公司于法租界的天丰舞台,借杂耍演出的间隙,破天荒地放映了一部外国风景短片,虽然只有10分钟,却让茶园里的天津爷们大开眼界,天丰舞台成了天津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那时,老天津卫管电影叫“电光影戏”,1905年6月16日,天津的《大公报》首次使用“电影”②一词。天丰舞台的放映是临时的,不售票,又非专门放映场所,故难称“电影院”。另外,1900年詹姆士•威廉还在天津拍摄了《中国教会被禁记》,电影拍摄在天津也有尝试,因此天津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大水中的权仙电戏园)

从“天丰舞台”到我国第一家专门的电影院“权仙电戏园”,是怎么发展过来的呢?权仙茶园位于法租界葛公使路(今滨江道)与巴黎路(今吉林路)交口,建于1904年7月,由法国百代公司电影部经理周紫云经营。1906年12月8日 权仙茶园经改建,始称“权仙电戏园”,这标志着天津人独资经营的中国最早的电影院诞生。由于受到法租界当局的刁难,1912年,“权仙电戏园”搬到南市东兴大街,改名“上权仙电影院”。是华界最豪华的仿古式木结构电影院。后因火灾于1918年在荣业大街重建“上权仙影院”。1930年代中期,上权仙经营下滑,周紫云将影院降格降价迎合观众,苦支撑至1939年天津水灾时歇业。1940年周紫云病故,影院由其侄子周恩玉继续经营。1952年“上权仙影院”改为国营影院,取名“淮海影院”。

(上权仙电戏园旧照)

说到“权仙电戏园”不能不提它创建人周紫云,他史称“电影周”。

他是中国第一代电影放映员。周是天津人,生于西门外的南头窑,14岁进法国百代公司做练习生,终身在百代任职。1896年,公司购进电影放映机一台,为手摇放映式,摇速均匀才可正常放映,当时称放映员为“司机”,能熟练掌握此技艺的“司机”仅周紫云一人,于是老板任命他为电影部经理。

(淮海电影院(老权仙电影院))

他是中国第一个华人电影经理人。天丰舞台是租界内最早的戏园,虽然第一个放电影,但终究是戏园不是影院,放电影既不方便,成本也高,周紫云决定自己建造影院。

1906年,在法租界葛公使路(今滨江道的张自忠路至大沽北路段)与巴黎路(今吉林路)交口,租用英国仁记洋行仓库,建起“权仙电灯影戏园”,史称中国第一座电影院。后来他又陆续筹建:

(权仙电影院的“娱乐捐申请书”)

1908年,权仙电戏园毁于火灾,1909年,原址重建,更名“新权仙”;

1912年,南市东兴大街,上权仙电戏园;

1914年,河北大街,普乐电戏园;

1915年,西门外韦驮庙,西天仙电戏园;

1927年,西关外六合市场,上权仙电戏园分号;

1928年,塘沽“上权仙”分号。

不仅如此,周紫云还组织流动影院,曾多次到静园给溥仪放电影,还经常去傅作义的军营放映专场,甚至在全国各地巡回放映。

周紫云作为华资电影经理人,为中国院线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民国报纸上的电影院介绍)

他是中国第一个院线经营的吃蟹人。“权仙”从初创到成型,周紫云可谓呕心沥血,他着眼观众,推陈出新,摸索出一套独特的经营模式。

一是在影院选址上的慧眼。始创“权仙”后,因法租界地广人稀,观众少,且地皮贵,租金高,又遇租界当局时有刁难,“权仙”一度举步维艰。正好租期已到,洋行催要仓库,1912年周紫云借机将“权仙”迁到“中国地”的南市东兴街,建成天津华界第一家电戏园“上权仙”,独资经营,兼吃两界(华界与租界),生意日渐红火。而后照方抓药,立足华界,培养观众,靠着电影院软硬件优势,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大光明电影院旧照)

二是在观影环境上的匠心。电影院的建筑及设施堪称独特和讲究,以“上权仙”为例,院子两进,仿古建筑,门前有2米高铁铸“八仙”;院内方砖铺地、高搭凉棚;二门内是前厅,观众可在此买票、休息;楼下池座,大漆八仙桌,红漆坐凳,黄帆布垫子,周遭有长板凳,容纳观众300余人;楼上包厢,内设软垫坐椅,备茶壶茶碗,有专人伺候;影院内上下密排电风扇,炎炎夏日满座生风,另外屋顶铺铁板,外覆苇席天棚,三伏天往席上洒水降温,冬季取暖有大煤炉。当时银幕是漂白布,平时卷上去,放映时落下来。这座豪华仿古式的电影院,体现了中国式样和气派,还兼顾实用与舒适,享有"甲于京津"的美称。

(光明电影院旧照)

三是在片源引进上的独步。周紫云充分利用法国百代的背景,“权仙”所放影片由美国平安电影商人从外洋运来,各种奇景变幻灵动,与众不同。每三日更换一次新片,上映的都是国外最新潮的影片,如:美国侦探片《红盗》、《巴林女》,战争片《美墨大血战》,科幻片《木头人》,后来还有卓别林的滑稽剧和世界风景片等。一些影片在国外刚刚上映不久,就会在“权仙电戏院”看到。

(劝业场的天外天)

四是在经营策略上的妙手。周紫云在影院经营上颇具商业头脑,花样翻新,与时俱进。“权仙”前厅可供观众休息,过厅上还设有西餐馆,又名“洋饭店”,观影之余,亦可小酌。电影每晚9-11点放映,票价楼上每位1元,楼下3至5角,影片有世界名胜风景和滑稽短剧。为吸引观众,周紫云别出心裁,在放映前演出杂要和曲艺,邀请当红的刘宝全、金万昌、荣剑臣、周菊娥等登台演出,还从北京天桥约马德禄来“权仙”说相声,甚至让“大金牙”焦金池上去拉洋片。那时的电影都是默片,周紫云请洋人乐师演奏西洋乐曲,以求“声影并茂”,有时中间穿插外国魔术和歌舞表演,让看客觉得一次观影,价有所值。周紫云还针对不同群体放映专场,“权仙”在广告中自称:“每逢中外节日与银行、洋关放假之期,本园定开日戏,以供停工诸君欢怀畅乐。”(《大公报》1908-6-7)“权仙”生意火爆,盛况空前,观众争相购票观影,有时竟要提前一周预订。为方便夜场观众,“权仙”还特向电车公司定下两辆电车,专送晚场观众回家。此后,周紫云还成立权仙电影公司,专门为宅门公馆,喜寿庆会和军营士兵提供电影放映服务。

(永昌泰洋行广告上的大光明影院)

周紫云于1940年去世,享年65岁,他干了一辈子电影。他的“权仙”系列电影院,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着突出贡献,是天津人的骄傲。

注释:①当时的经营者很迷信,认为开园子、演戏要凭借仙气,需神仙保佑,而“权仙”则为众仙之仙!

② 1905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刊登英商快利洋行一则《活动电光影戏出售》的广告中写道:“兹由外洋运到新式电影机器一副,并影片60余套,其景致异常可观……”。“电影”一词在天津首次诞生,并借由《大公报》的影响,很快在京津地区乃至全国得到认可并广泛流行。

相关文章

  •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电影院

    行者无疆tj 文 (上权仙电戏园旧照)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科学技术蜂拥而来,文学艺术粉墨登场,就后者而言,曰小说...

  •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马路

    行者无疆tj 文 (马路上,外国人的汽车和国人的马车并驾齐驱) 清末天津,街道修筑极差,除北、南、东三门内及备、东...

  •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路灯

    行者无疆tj 文 (比商电车电灯公司旧址(进步道29号)) 上世纪70年代初,我曾送过电报,在小白楼一带有条胡同称...

  •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菜市

    行者无疆tj 文 津城早年菜市缺门,百姓吃菜多来自肩挑车载进城贩卖的菜农,1860年开埠后,随着城市的兴盛,始在北...

  • 津门述往|天津最早的舞厅

    行者无疆tj 文 (民国时期的天津舞厅) 民国时期的天津,是名副其实的北方大都会,许多新鲜玩意儿都是从天津兴起来的...

  •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马戏演出

    行者无疆tj 文 (车利尼马戏团演出场景,已经被画入年画) 对马戏的记忆还是在小学二年级时,一个外国马戏团到津演出...

  • 津门述往|天津最早的西餐馆

    行者无疆tj 文 (起士林旧址) 天津开埠,西餐随洋人来到津城,开始仅是兵营里的“伙食”,家庭中的“餐饭”,交际时...

  •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文明婚礼

    行者无疆tj 文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新式婚礼) 天津人历来重视婚嫁,津门老例儿: 男女双方家长同意,即可请星象士批...

  •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涉外饭店

    行者无疆tj 文 (远眺利顺德,1886年) 由于地理上原因,西临渤海的天津,自汉唐以降,一千多年中,向来是海外来...

  • 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西洋乐队

    行者无疆tj 文 (袁世凯建立的西洋军乐队“小站乐队”) 据史料记载,天津最早的西洋乐队是1881年天津水师学堂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津门述往· 天津最早的电影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ru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