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参观黄氏书室,由其“孔子像堂”的两面壁上的相关介绍誊录而成,意在了解学习备存。
1.宋湘
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尔后历任或代署云南曲靖、广南、大理、永昌(今保定市)、楚雄等知府及代署迤西、迤南、盐法道尹,官至湖北督粮道。
嘉庆五年(1800),应惠州府太守伊秉绶之邀,任丰湖书院山长两年。钟情惠州山水,曾书刻“丰湖书院”匾额,为书院书撰的楹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被收进《中国名匾》一书,离惠前书《五别诗》于书院澄观楼上。嘉庆八年(1803),任广州粤秀书院山长。道光五年(1825)升任湖北督粮道,统筹漕运之事。次年寒冬,71岁卒于任上,安葬故乡。
宋湘为官清廉,被誉为一代清官。他一生勤学苦读,博览群书,聪明过人,被称为岭南“真才子”。有诗集《丰湖续草》《红杏山房集》传世。
2.戴熙
戴熙(1801-1860),字醇士,号榆庵,又号纯溪、松屏,别署井东居士、鹿床居士等。浙江钱塘江(今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咸丰间太平军攻陷杭州时,投井自杀。诗书画并绝,画尤入神品。山水画学王翚,多临古之作,形神兼备。山水诗《访粤集》峻削雄健,颇获时誉。著有《习苦斋集》《古泉丛话》《题画偶录》等。道光十八年(1838)至二十五年(1845)两督粤学,游览惠州西湖时,撰元妙观联:“天开图画湖千颂,地拥蓬莱石两峰”;还作《蓬莱石》《吾亭》《题元妙观红梅》等咏湖诗6首。其中《庚子惠郡试竣,游西湖诸胜,得五古四章》起首两句甚佳:“西湖各有妙,此以曲折胜。遙从丰山来,象岭外绵亘。潴为千顷波,适我野游兴”。将惠州、杭州两西湖相提并论、互相比较,并直言惠州西湖胜在曲折。作为来自杭州的诗人和画家,此说中肯客观,故为世人普遍认同,成为定评。
3.王瑛
王瑛,生卒年不详。字紫巚,号铨、子千,直隶宝抵(今天津宝抵县)人,廪生出身。康熙二十八年(1689)至三十四年(1695)任惠州知府。后升四川按察副使。
在惠六年,兴数振文。捐奉重修府学。购黄塘叶氏园及吕应奎义学基地,建堂舍二十四,以为讲学习诵之所。其亭、榭、台、沼,或仍或新;买金龙镇等处田,岁收租五百余石,置水口圩店旁,岁收租四十余两,以作膏火之资。一时惠州文教兴盛。比年以来,士之读书奋起,以得科名者,不乏其人。
又建亭修庙。在梌山西建代泛亭(1986年被拆毁),撰写《代泛亭记》。“为亭如船,名曰代泛,全湖之盛五坐而收也,郡人相矜以为快事”。在元妙观修紫清阁,以纪念白玉蟾,亲撰《紫清阁白真人不立像说》碑,并由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陈恭尹书写,碑石至今尚存庙内。
往来罗浮,泛舟湖上,写下很多诗文。游罗浮山有《罗浮道中用东坡罗浮道院韵》诗、华首楼诗、华首台诗两首及《子日亭记》;游西湖则有《湖上送春》等10首传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