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们一直歌颂的唐僧,那个被我们奉为坚持的楷模人物,你知道吗?都曾有过好几次想放弃的念头。
图片来自网络最厉害的一次。
第八十一回,唐僧病了,按说小病养几日再走也无妨,可偏偏唐僧打退堂鼓了,他要写一封信叫孙悟空送给唐太宗,他不去取经了!
臣僧稽首三顿首,万岁山呼拜圣君;
文武两班同入目,公卿四百共知闻;
当年奉旨离东土,指望灵山见世尊。
不料途中遭厄难,何期半路有灾迍。
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
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
他决定放弃,这是他在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产生怀疑动摇最大的一次,他也在不断地反省总结啊,这样走下去,究竟还有没有意义?
人是这样的,当越来越接近成功的时候,就会越来越怀疑,我明白了吗?我得到什么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从第九十一回起,离如来佛越来越了,“一路平稳,诚所谓极乐之乡。”
从这个地方起到雷音寺,都是如来的范围。
师徒遇到一个和尚,对唐僧作礼道:“老师何来?”唐僧道:“弟子中华唐朝来者。”那和尚倒身下拜,慌得唐僧搀起道:“院主何为行此大礼?”
那和尚合掌道:“我这里向善的人,看经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华地托生。才见老师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当下拜。”唐僧笑道:“惶恐,惶恐!”
你看明白了吗?唐僧为什么有动摇?他曾经心神往之,朝思暮想之的,就是他的故乡,美好不在西方,就在他身边,并不是他千辛万苦去追寻的?
此刻的他,一定是很失望的!很绝望的!
居住在所谓的“极乐之乡”的善人,都指望修到中华地托生。
元宵节,众僧陪唐僧进城里看灯。有三盏金灯,缸来大小,每缸有酥合香油500斤,三缸1500斤。一过夜,佛爷现了身,油就没了。
八戒在旁笑道:“想是佛爷连油都收去了。”众僧说:“正是此说,满城里人家,自古及今,皆是这等传说。但油干了,人俱说是佛祖收了灯,自然五谷丰登;若有一年不干,却就年成荒旱,风雨不调。所以人家都要这供献。”
唐僧此时算彻底醒悟了,认清了如来,他一有灾,其实都是领导设的卡。
图片来自网络早在车迟国过通天河时,唐僧问那些在冰上走的人往哪里去?陈老说:“这起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
三藏道:“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
所谓的信仰,只是说说而已,大多为名利而赴汤蹈火。
唐僧他们当骑上马,西行中,要下马就很难了,而且从东到西、从天上到地下,天罗地网,他们也没有办法退出,这场西天取经任务必须完成了!
你看看他们真正爱做和尚吗?你看孙悟空当了十几年和尚,一路打打杀杀,也没说什么善言善语。
八戒、沙僧呢?也都装装样子,一句经也不会念。
因此,他们并不是佛教里的真正的证悟修行,他们只不过为了佛界的地位,为了任务,或是只能说是,关于小说的一场游戏一场梦罢了!
所以,大可不必,为了所谓是坚持还是放弃纠结?最重要的是,你找到了自己最要的是什么了吗?!途中的任何念头,都是很正常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