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

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

作者: 读书的老王 | 来源:发表于2018-02-17 18:45 被阅读0次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学校课程。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立起来认识,把学科课程归结为“系统知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归结为“生活体验”。实际上两者的差异不是“是知识还是经验”的问题,而在于“知识”与“经验”的组织方式的差异。前者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后者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科课程所排除了的现代社会以及人类与人生的切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经验的基本框架。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利用,体验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贯穿学生12年中小学生活,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打破了传统的分科主义的束缚,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开拓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它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在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各学校“充分认识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主题、经验、表达”的非线性单元结构替代“目标、成就、评价”的线性单元结构,让学生借助调查研究、社会参与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兴趣与好奇心,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它是“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结合,是“问题解决学习”的具体体现,寻求的是体验与理论、生活与学术的交融。

    在长期实践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若干误区。主要表现为,技能化倾向:仅仅满足于通过重复训练让学生形成某种动手操作技能,回避对真实生活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探究与体验;常识化倾向:仅仅满足于用既有经验和常识提出问题、从事活动,脱离学科知识和观念,得出的结论缺乏坚实依据和说服力,活动过程亦不能激发学生内在而持久的探究兴趣;简单化倾向:仅仅满足于“上网查资料”等简单活动方式,缺乏对各类生活探究和体验活动的性质、关键要素的把握,活动过程变成“走过场”;形式化倾向:活动开展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涵,等等。

    唯有超越这些误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真正走向新时代。

    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阶段,深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釆取下列策略:

    第一,走向深度探究。要从学生的真实发展需要和真实生活现实出发,产生学生真正感兴趣且有价值的问题和活动主题,吸引学生持久探究,持续发展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能够持续几个月一学期、一学年、几学年的中长期探究主题,防止浅尝辄止、形式化的活动。第二,走向深度融合。既要将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指定的活动方式深度融合,又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学科课程深度融合,还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种专题教育深度融合,防止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碎片化”“割裂化”“两张皮”等现象。第三,在空间上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门。世界即课堂,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外,走向社区、社会和大自然,到生活发生的地方进行现场研究。第四,在时间上让学生有可能运用大单元时间去活动。课题即课时,要根据活动内容要求灵活使用课时,把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合,突破传统课时制的限制,防止由于时间不够而匆匆忙忙、走马观花的现象。第五,要把综合实践活动与综合素质评价深度整合。第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到位。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不断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让我们行动起来!

    2018.02.1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到实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xv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