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读书札记》之选择的悖论

《读书札记》之选择的悖论

作者: 小雍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00:24 被阅读0次

内容简述


  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作者施瓦茨(美国)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究其原因,施瓦茨认为,首先,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获得性启发式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即使人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

《读书札记》之选择的悖论

原著摘录


A. 当人们无从选择的时候生活似乎是无法忍受的。在当今鼓吹消费的文化中,选择不断增加,自主权,控制权和自由度也随之增大,社会正在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不过当选择数量持续增加时,海量选择的消极作用就会显现。要是可供选择的数目继续疯长,可能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不再是自由,而是自虐。

B. 选择过多不仅使人们做决定的过程更加艰难,而且也会使其感到更加沮丧,还会让最终被选中的“幸运儿”魅力大减,导致满足感更低。

C. 人们建立满足的标准基于四点:已有的和想要的之间的差异,已有的和预期之间的差异,自己的和别人的之间的差异,现有的和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之间的差异。

关键点


1. 反事实思维: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假设一种与事实相反的可能性,可能比现实更好也可能更坏。可能比事实好,这是“上行反事实”,反之为“下行反事实”。

笔者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模式进行分析和思考问题,反事实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式,它实质上与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相似。上行反事实即是悲观,认为在既有的结果下存在更好的选择,由此对已由结果产生不满,成就感也荡然无存,但是它发现了不足,就可以激励下次做的更好;下行反事实即是乐观,不仅增加满足感,而且会庆幸结果没有更糟糕,让人们感激于已经取得的结果和努力。但在现实生活中下行反事实思维很少产生,它需要自我有意识的锻炼。正确处理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就是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在避免消极的同时保持乐观,激励前进。

2. 峰终定律:人们对体验的记忆与过程中的感受好坏无关,只与“峰”和“终” 两个关键时刻的感受有关,即事情达到高峰时的感受和事情结束时的感受,其他过程则很容易被遗忘。

笔者注:该定律揭示了关键点在一段经历当中是最容易被记住并作为经验感知的。这样定律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被运用:于内而言,我们要避免只被这两点所吸引,要尽量全面掌握信息,以免作出不实判断或选择;于外来讲,可以利用这样的心理状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之中塑造良好的形象。

3.可获得性启发式:人们的判断推理过程常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容易想起的事件比不容易想起的事件更常见。

笔者注:可获得性启发式这个观点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错觉,造成错觉的原因包括对于事物的熟悉程度,事物本身的显著性或生动性。譬如说,让你写出描述花的古诗词和写出在第二句含花的古诗词,前者更容易得出结果。一方面,这种心理错觉我们可以运用到日常知识点的记忆当中,提高所学知识点的重复性与显著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另一方面,我们要警惕这种熟悉所带来的印象, 因为它会使其忽视正常的显而易见的因素,被人渲染之后作出错误判断,譬如, 媒体经常对非正常死亡进行戏剧性,离奇的渲染报道,导致社会大众在接受调查时高估这些因素,而低估那些因正常疾病死亡的数据。

4.习得性无助:当人或者动物接连不断的遭受挫折,就会丧失控制感,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笔者注:当人们能够有效的掌握控制环境的能力时,可以获得相应的辛福感, 而失去这种掌控力后,就会变得惴惴不安;一旦情况反复出现时,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这是习得性无助的另一种说法,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失败时所产生的不良情绪都是正常的心理,此时要做的是排解这些不良情绪。方法在于对自己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坚定自己的目标;保持信念。

《读书札记》之选择的悖论

选择的过程


v确定目标

v评估目标的重要性

v列出可能的选项

v评估选择

v选择最为接近目标的选项

v根据选择效果调整目标以及各要素的重要性,以便下次明智选择

选择的方法


集中精力,作出最重要的选择

主动选择,避免被迫接受

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正视机会成本

做不可逆转选择

培养感恩之心

告诉自己不后悔

控制过高期望

避免社会比较

为适应而做好心理准备

把选择限制看作解放而非束缚

注:最大化者即是那些有很高追求,期望把所有选择都全部了解之后在作出决定的人


人的一生会面临无数的选择,在前人的智慧里寻找自己的“出路”,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相关文章

  • 《读书札记》之选择的悖论

    内容简述 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作者施瓦茨(美国)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

  • 选择的悖论读书杂记

    1、当人们无从选择的时候,生活似乎是无法忍受的,但当人们有了过多的选择,选择的消极作用也开始显现,多就是少,少即是...

  • 【180228读书清单】选择的悖论

    001 当人们的选择过多时,满足感就会下降,这时不仅很难做出理智的选择,而且选择之后也会对自己一时的冲动感到后悔。...

  • 《选择的悖论》读书摘要

    Part 1 序论 一、自由 幸福可以通过PERMA的方式来实现,积极的情绪-P、投入-E、良好的人际关系-R、有...

  • 《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现实社会这样子的,物质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丰富、信息越来越丰富,我们需要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因此出现了一个概念“...

  • 《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巴里·施瓦茨 塞亚·柏林: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一种“不做”的自由,人们有...

  • 年度之思-选择悖论

    古希腊哲学家埃皮科蒂塔曾说过,一个人生活中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于外来事物的依赖。 他做到了。 在物欲横流的...

  • 选择的悖论

    背景:培训第一天,早上9点到晚上9点。 在今天的课程中,讲到了如何设计需求调研表提高调研的结果呈现效率的原理,其中...

  • 选择的悖论

    选择多是进步的标尺。有所选择是将我们与计划经济和石器时代区分开的东西。是的,有所选择令人幸福。但这也有一个“度”,...

  • 选择的悖论

    我最怕有选择困难症的朋友,他们买一个东西可以对比半天,最后还有可能挑来挑去就不买了。 我一直以为这类朋友是慎重体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札记》之选择的悖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cyj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