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作者: 0梦多0 | 来源:发表于2019-09-29 11:20 被阅读0次

    《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巴里·施瓦茨

    塞亚·柏林: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消极自由是一种“不做”的自由,人们有免受他人强制的自由,不按他人意愿来做事的自由。积极自由是一种“去做”的自由,做自己生活的主人,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分量。

    过多的选择会占据原本可以用于其他事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反而会侵犯我们的自由。

    1. 想要过得更好,就应该在选择的自由上自愿接受一些限制,而不是完全拒绝束缚;

    2. 想要过得更好,就该追求“足够好”,而不是“最好”;

    3. 想要过得更好,就该降低对选择结果的期望;

    4. 想要过得更好,做决定时就不应该给自己留退路;

    5. 想要过得更好,就应该少关注身边的人在做什么。

    一、 自由的重担

    选择过多不仅使人们做决定的过程更艰难,因而感到更沮丧,还会让最终被选中的“幸运儿”魅力大减,导致满足感更低。

    我们掉进了弗雷德·赫希所说的那种“小决定暴政”的陷阱。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都会不断增加新的选项,但是从不会把所有选项都浏览一遍。尽管如此,在每个领域接受新的选择,其实就等于接受全部选择,附赠一个让自己感到力不从心的结果。

    二、 是什么在操控你的行为

    大多数明智的选择都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你的目标;

    2. 评估目标的重要性;

    3. 列出可能的选择;

    4.  评估哪个选项最能达到你的目标;

    5.  选出最佳选项;

    6.  根据选择的效果调整你的目标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以便下一次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一顿饭、一段音乐或一部电影实际给你的感受,无论好坏,都被称为体验效用,想要获得这份体验,你就必须先选择它,而你选择的依据就是你期望它会给你带来的感受。因此选择其实是基于期望效用。

    一旦你体验过某家餐厅、某张CD或某部电影,那么你未来的选择就基于你脑海中对过去的体验记忆,换句话说就是你的记忆效用。

    只有当体验效用符合我们的期望效用,而记忆效用又忠实地反映了体验效用时,我们才能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见。

    人们对体验的记忆和过程中的感受好坏无关,只与“峰”和“终”这两个关键时刻的感受有关,即事情达到高峰时的感受和事情结束时的感受。

    峰终定律:我们对过去体验的记忆由两种因素决定:事情达到极限(最好或最坏)时我们的感受,以及事情结束后我们的感受。

    无论是预测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体验,还是我们对过去体验的记忆都不可靠,不能正确地反映事情发生时我们的真实感受。然而,正是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期望主宰着我们的选择。

    拇指原则:原指木匠不用尺子,而直接伸出拇指来测量木材的长度或宽度,比喻依靠经验和直觉做判断,又称“经验法则”。

    如果我们确认了自己想要的目标,并找到了有用的高质量信息,就真的能够有效地借助这些信息作出正确地选择吗?未必。人们做决定时常常遵循拇指原则,进而误入歧途。

    可获得性启发式:人们的判断推理过程常常受到可获得的记忆的影响,倾向于认为容易想起的事件比不容易想起的事件更常见。

    锚定效应:和促销商品相比,原价货品就是一个锚。

    框架效应:同一个问题的两种逻辑意义相似的说法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当消费者认为某一价格带来的是“损失”而非“收益”时,他们对价格就非常敏感。

    心理账户:人的头脑中存在一种心理账户,会将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作出不同的决策。

    边际效用递减率:随着客观收获不断上升,满足感的增长幅度不断减小。人们越来越富有,但每一笔额外增加的财富带来的满足感却越来越少。

    损失厌恶:失去100美元的失落感会比得到100美元的愉悦感强烈得多。损失对人的心理影响几乎是收益的两倍,我们都讨厌损失。

    禀赋效应:人们更愿意持有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不愿意用它交换另一个可能更好的替代物。

    沉没成本:由过去的决策导致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决策改变的成本。

    选项的增加会产生3个相互关联的不幸后果:

    1. 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做选择;

    2. 犯错的可能性更大;

    3. 犯错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最后,浩如烟海的选择可能会让我们从选择者转变为捡拾者。

    最大化者和满足者

    关于目标,你必须确定一件事:是非得选择最好的那个,还是说足够好就行了?

    如果你只能接受最好的,那么你就是个最大化者。最大化者要确保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最佳选择。唯一可能的办法就是穷尽所有的选项,在浏览过所有选项之前,最大化者无法作出选择。

    和最大化者对应的是满足者,他们满足于足够好的东西,而不去想还有更好的在后面。

    满足者最终会为很不错的选择感到满意,而最大化者追求的是绝对的最佳选择,常常不满意自己作出的选择。

    当所有的成本(时间、金钱和精力)都耗费在收集选项的信息上时,满足就是最大化的策略。即考虑到追求最佳选择困难重重,人们能做的最佳选择就是心满意足。

    最大化倾向高的人生活满意度更低、更不快乐、更不乐观而且更有抑郁倾向。最大化倾向的确是导致人们不快乐的重要因素,而且学会满足不仅是应对这个选择泛滥的世界的关键,而且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地享受生活。

    在大多数时候,自己的感受才是评价一个决策好坏的关键。尽管客观经验对决策质量有影响,主观体验同样至关重要。并不是说满足者就没有标准,满足者可能会定下很高的标准,只有当情况满足了他们的标准后,他们就会感到心满意足。

    没有一个人在每个方面都是最大化者,但每个人都在做某方面的选择时拥有这种特质。

    或者说最大化者和满足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做选择时考虑的选项的范围和数量不同。

    也许提供大量的选择的确会让人变成最大化者。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选择的泛滥就不仅让最大化者的生活更艰难,而且可能会让更多的满足者变成最大化者。

    三、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

    自由与自主对我们的主观幸福感至关重要,而要获得两者,拥有选择的机会是关键。

    选择有一个明确而强大的工具价值:让人们获得自己生活中的所需所想。

    选择可以让每一个人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追求那些能满足自己的喜好之物,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选择的表达价值:选择是我们向全世界表明自己身份和喜好的一种途径。

    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可以印证我们拥有自主权,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主。

    不过,只有当我们真的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这些选择才真正具有表达功能。

    习得性无助: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遭受挫折,就会丧失控制感,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选择除了具有工具价值(使人们得到想要的)和表达价值(使人们说出他们是谁)之外,还具有深远的心理价值(使人们更积极活跃地参与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果一个选择关乎生死,如何选择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选择对什么事情作出选择,也许才是我们最重要的选择。

    总体上说,富裕国家的居民比贫穷国家的居民更快乐。很明显,钱很重要。不过,钱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一旦人均财富脱离了贫困线,达到小康水平,国家财富的增加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就不会很大。

    如果金钱不能让人更快乐,那什么可以呢?

    与快乐最相关的因素就是亲密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和幸福感可能互为因果:快乐的人能吸引别人,而和别人在一起又会让自己更快乐。

    社会关系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减少了自由、选择和自主权。和我们的直觉相反,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东西会束缚自己,而不是解放自己。而常识往往告诉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会让人感到满足。

    习得性无助与抑郁症:人们拥有越多的控制权,就越不会感到无助,抑郁倾向也会降低。

    我们为了增加财富和自由付出的代价就是降低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

    社会关系不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精心和费神的选择。

    建立社会关系需要时间。第一,要建立一段真正的友谊或者发展一段浪漫关系,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深入了解另一个人。第二,当我们建立了这种深层联系之后,还要花时间维护它。

    时间就是终极的稀缺资源,由于某些原因,无论“节约时间”的科技如何日新月异,时间的压力始终是不断增加的。

    造成这种时间紧迫感的不是别的,正是因为我们把时间都花在准备做选择、做选择的过程、重新评估选择或者后悔自己的选择上了。

    要减轻选择自由带来的负担,一种方法就是决定好什么时候做决定,即次级决定

    通过运用规则、设定、标准和惯例来约束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有条理,有更多的时间和其他人在一起,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那些无法回避的选择。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需要选择,但是当我们真正拥有选择权时,却未必真的想要选择。同时,如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作出选择,生活就会比我们想象中更糟糕。

    机会成本:做选择的其中一项成本就是放弃其他机会。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包含机会成本。

    如果机会成本会让最佳选项的整体吸引力下降,而且机会成本与我们否决掉的众多选项息息相关,那么选择越多,机会成本就越大。而我们意识到的机会成本越大,被选中的选项带来的满足感就越低。

    需要反复权衡的问题会让人们更难作出决定,所以他们就会推迟决定;而简单的货币三家能让决策变得更轻松。当只提供一个选择时,人们的反应就介于前面两者之间。

    我们唯一不想做的就是自己去做权衡比较。我们不愿意亲历亲为,因为当我们想到机会成本和它背后的损失后,心里会觉得不好受。

    权衡带来的消极情绪不仅会使选择的满意度下降,同时也会影响选择本身的质量。

    消极情绪会导致注意力范围缩小,无法全面考虑影响选择的各个因素。相反,心情越好,思维就越灵活,能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性。

    限制选项的数量,避免机会成本不断增加。

    在习惯了千百万年的简单选择后,我们的生理机制并没有为现代社会涌现出的种种复杂选择做好准备。

    我们都知道,长大就意味着需要作出更多选择,放弃更多机会,但我们的进化史让这种选择过程变成一个大难题。学会选择相当困难,而学会作出明智选择更是难上加难。要在这个有无限可能性的世界里作出明智的选择就更是难于上青天。

    决定后懊悔:做了某个决定后,因为结果不理想而产生的后悔。

    预期性懊悔:做选择之前,因为预计到结果不好或者还有更好的选择而感到后悔。

    忽略偏见:我们在评估决策的效果时,往往会认为被忽略的事情(没有做的事情)没有那么重要。

    “作为”的影响并不总是比“不作为”的影响更大。对于过去很久以前做过的决定,忽略偏见实际上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后悔程度的因素是,我们有多接近自己想要的结果。最后一个影响后悔的重要因素就是责任感。

    想象一个与现实不同,可能会怎样或者应该怎样的世界,被称作反事实思维。反事实思维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假设的前提和假设的结论。反事实思维常常是被某些让人不快的情形激发出来的,或者一些可能让人产生负面情绪的事物。而一旦出现反事实思维,就会带来更多负面情绪,比如后悔,后悔又反过来激发更强的反事实思维,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如此循环。

    事实上,反事实思维总是强调事情可控的一面,从而增加了人们后悔的概率。

    反事实又分为“上行反事实”“下行反事实”。前者想象的状况比现实状况好,后者则是想象的情况比现实情况更糟糕。下行反事实思维不仅能增加我们的满足感,而且会让我们庆幸情况并没有变得更糟糕。

    上行反事实思维会激励我们下次做得更好,而下行反事实思维会让我们对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心存感激。在上行和下行反事实思维之间取得平衡,可以让我们避免陷入痛苦消极的状态,同时激励自己不断改进。

    如果选项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每一个都具备一些其他选项没有的诱人特质,那么机会成本(以及反事实思维和悔意)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面对选择时,我们都会选择最不容易后悔的决定。后悔不仅是大多数选择的重要后果,对后悔的预期也是促成选择的关键诱因。

    不作为惯性:为了规避后悔,人们还会选择不做任何反应。

    两个影响后悔的因素,第一是个人对结果所负的责任,第二是想象出一种更优选择的难易程度。

    适应:当我们习惯了某个东西,就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

    享乐适应:我们有一个“快乐温度计”,记录着我们的情绪变化,从不快乐到平和,再到快乐。当我们经历开心的事情时,快乐“温度”就会升高,反之则会降低。

    “享乐适应”可以是因为“习惯了”某个东西,也可以是因为得到新体验而改变了参照点。

    我们做决定时应该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明天的感受,还要考虑到几个月甚至几年后的状况。在选择过程中考虑适应过程,可以让当下看似沉重的选择压力变小,也会让我们对足够好的选择感到满意,而不是执著追求“最佳”选项,由此避免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我们应该提醒自己对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

    当人们评价某种体验时,会进行下面的一种或多种比较:

    1. 跟希望得到的体验相比;

    2. 跟预期中的体验相比;

    3. 跟近期的体验相比;

    4. 跟他人的体验相比。

    总的来说,我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评价与其说是基于饭菜本身的质量,不如说是基于自己走进餐厅时的想法。

    人们建立满足的标准基于四点:已有的和想要的之间的差异;已有的和预期的之间的差异;自己的和别人的之间的差异,现有的和曾经拥有过最好的差异。

    适度期望的好处在于,它留出了一点空间,使得许多体验能够成为美妙的惊喜、附加的愉悦。问题是如何才能做到,即使在实际体验越来越好的时候,还能把期望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之一是减少极佳体验出现的次数。

    人们可以把自己跟做得更好的人进行比较(上行社会比较),也可以跟做得更差的人比较(下行社会比较)。通常,下行社会比较能使“快乐温度计”的度数升高,上行社会比较则会降低。

    让自己快乐、在地位的角逐中胜出的方法,就是找出一个合适自己的池塘。

    地位商品:可以彰显人与众不同的身份或社会地位的一类商品,通常是市场上的稀缺商品,人们得到它们的可能性取决于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

    购物时,最大化者比满足者更关注社会比较。他们更留意别人在买些什么,更容易被其他人对该商品的满意程度影响。

    理论上,“最好”是一种理想,独立于别人拥有什么而存在,但实际上,要界定什么是最好太困难,以致人们重新回到跟他人比较的模式中。同样,“够好”不是绝对的客观标准,会根据每个人的自身判断而不同,但关键的是,它不用、也不必跟别人进行比较。所以,在势不可挡的选择面前,成为满足者再一次成为维护个人自主权的好方法。

    拥有控制感对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采用长期归因的人认为失败会一直持续下去,采用短期归因的人则不会;采用笼统归因的人认为失败会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采用具体归因的人则不会;采用个人归因的人会打击自己的自尊,采用普遍归因的人则不会。

    在影响青少年自杀率的各个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对待个人自由和选择的文化态度。人们越是看重个人自由和选择,自杀率就越高。

    11个方法:

    1.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通过限制选择的数量,我们就可以少做一点选择,多一点舒心。(在两个里面选一个)

    2.成为选择者,而不是捡拾者

    少花些时间决定无关紧要的事;

    用省下来的时间问问自己,在人生中的重大抉择中,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当你发现现有的选项没有一个符合自己的要求时,不妨思考怎样创造出更好的选项。

    3.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关键是要学会拥有知足常乐的心态,享受这个过程,让它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不是让其任意发展。一旦成为一个懂得满足的有心人,和别人的各种比较就不再重要了,后悔也减少了。这样一来,即便身处这个复杂且选择过剩的社会,内心也会更平静。

    4.别太在意机会成本

    除非真的很不满意,否则还是买常用的那款;

    不要轻易被所谓的“新款或改进版”所迷惑;

    没“痒”别乱“抓”;

    不用担心选了这个,就没有办法拥有其他新东西。

    5.做不可逆的选择

    一旦做了不可逆的选择,你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已有的关系上,而不是进行无谓的猜疑。

    6.培养感恩之心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感恩之心并不是自然自发产生的。在床头放个记事本;

    每天临睡前,在本子上记下这一天里发生的值得感恩的5件事。

    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你也许会觉得很傻,但如果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自然。

    7.告诉自己不后悔

    采用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的标准;

    在做决定前,减少选项的数量;

    对决定的好处心存感激,而不要纠结于不好的方面。

    8.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

    关键是要记住,无论高档音响设备,还是豪华轿车、九百多平米的豪宅,都不会像我们最初体验到的那样,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欢乐。

    买新车的时候要明白,无论你买的车多好,两个月后,你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激动;

    少花些时间去找完美的东西,你就不会因为高昂的搜寻成本而减少从最终选择中得到的满足感;

    提醒自己关注现有的事物有多美好,而不是关注它们现在没有原先那么好。

    9.控制过高的期望

    减少选项的数量;

    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留心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

    10.学会避免社会比较

    不采用绝对标准,是避免社会比较的好办法。

    记住,“死后留下最多玩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不过是汽车后盖贴纸上的标语,不是什么至理名言;

    关注让你快乐以及让你的生活有意义的事物。

    11.把选择的限制看成解放而非束缚

    随着我们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选择的自由最终会变成选择的暴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择的悖论》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we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