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1000个家庭中,有60个抑郁的孩子,有260个焦虑的家长。
即使没有心理问题,孩子孩子们也会有许许多多的不良表现,如:做事没计划,总需要催着,没有时间观念,不主动学习,不自信,拖拉磨蹭,粗心马虎,注意力不集中,不会收拾自己房间,说到做不到,脾气大,闹情绪,没责任感,没毅力,沉迷游戏无法自拔。
您的孩子中了几个?这些问题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谁的责任更大一些?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外在行为表现,却没有看到孩子的愤怒,孩子的焦虑,孩子的恐惧。
孩子不听话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负面情绪。
一、交换型,以换为止。
“你再不写作业,我就不让你出去玩儿了。”
影响: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我到底行不行?我是因为什么才学习的呢?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内心感受,长期累积,会经常感到迷惘,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很大的压力。
而且这种教育方式只适合小孩子,长大了就不好使了,这样的教育模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很难适应新环境。
二、惩罚型,表示不满。
“你再不好好写作业,就要挨揍了。”威胁孩子,影响孩子表达情绪,可能会带来耻辱、被抛弃、痛苦、憎恨、负面情绪和无助的状态,造成孩子自信心严重不足。
而且这种教育具有传承性。我们常说家庭是复印机,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对我们的指责、惩罚性教育都会传承给我们,用到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
三、冷漠型,不够积极。
“你作业不会,我有什么办法,自己看着办。”
影响:孩子哭,就让孩子自己找地方去冷静,哭完再回来,不允许孩子在家长面前有任何的情绪发泄,孩子情绪无处释放,就会陷入情绪黑洞,不知道如何是好,感到恐慌、无助,甚至容易走向极端。
四、说教型,喋喋不休。
“人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嘛,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做作业都没人管,我都已经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了。你也要想想,我们多么希望你能够出人头地,现在作业都做不好,看到你这样,我真是失望......”
影响:孩子的情绪没被关注,反而被灌注了一大套道理。孩子孤单无助,在本来已有的负面情绪之上添加一份不耐烦 。长大后,孩子经常会把自己关闭起来,回到家里,门一关,干脆不与父母交流,亲子关系极差。很多时候,其实孩子只是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而已。
这四种情绪沟通模式,都会造成孩子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专注写作业,产生自我怀疑,产生极端情绪,暴躁、自卑,与家长吵架,甚至厌学、辍学。
在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关注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家长发现孩子行为的正面动机越多,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能量就越高;当家长对孩子的控制行为越少,孩子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限制也会越少,好的情绪会带给孩子更多的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