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作者: 披着洋皮的郎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21:12 被阅读0次

欲以口舌胜人,转为人所不服也,居今之世,要以言逊之宜

当你相以口舌之争来取胜对方,对方就越是不服你,对方就会说一句 我说不过你,潜台词就是,我对你心不服口服。

所以,今后遇事,要,不纠缠,少争论

原因有三

一,争论容易导致意气口舌之争

当到了这个地步,不论是否输赢,都没有对错可言了,单凭争吵而言就已经是错事了。

就好比,夫妻之间吵架,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只要从争论变成争吵就是两个人全错了。

二、争论的本质就争吵

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喜欢争论以及与别人争论的人,心中总是愤愤不平、怨天尤人,这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中医说道“动怒伤肝”,这样一来,别人都不在继续向你靠近,无形之中也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大抵清仪所不容者,断非一口一疏,所能挽回

对外部环境抱怨,一点意义都没有,你也改变不了,倒不如改变自己。

三、利益之争没必要

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在技术方面的,这种争论是必须的,唯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而,因为矛盾、是非、利益产生的争论,此类意气之争是,最没有必要的,俗话说“意气之争害死人”。

作为成年人,考虑问题,并非,是非对错,而是,要清楚自己的目的何在,如何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当你的意气大于理智,最后,只是落了个争吵的一时爽快,而,忘记了自己的目的,从而成了无意义的举动。做事切勿,情绪战胜理智,这样只会使自己得不偿失。

清朝官员张英的《让他三尺又何妨》

不与人争利益之长短,专与人争品性之长短。

其实,我们应该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品性,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素养,唯有这样,我们才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

遇事不争论,少纠缠,踏踏实实把事干,才是我们自己该做的事情。

相关文章

  • 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戒”、“不”、“少”三个字用得很好,“戒”、“不”都是禁止的意思。言多必失,纠缠更没意义...

  • 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每一次说起这个话题,我的心中就会一阵懊恼。因为自己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 我这个人有个极大的毛病,就是说话太多。平时...

  • 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欲以口舌胜人,转为人所不服也,居今之世,要以言逊之宜 当你相以口舌之争来取胜对方,对方就越是不服你,对方就会说一句...

  • 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每一次说起这个话题,我的心中就会一阵懊恼。因为自己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 我这个人有个极大的毛病,就是说话太多。...

  • 骊波评《曾国藩家书·下》摘记

    不与人争利益之短长,专与己争品性之长短 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百端拂逆之时,唯有逆来顺受之法 多化解,少拒绝 先...

  • 《曾国藩家训》下部02之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

    一代大儒曾国藩,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外号,叫曾三戒,所谓: 戒多言、戒怒、戒忮求。 曾国藩一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提高自...

  •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晴

    今日看了一个百家讲坛关于讲曾国藩家训的视频,郦波讲的,其中说到曾国藩家书里写到“戒多言,不纠缠,少争论”,我很有感...

  • 不多言,不纠缠,不争论

    佛说:不多言、不纠缠、不争论。 人啊,不说是修养,不纠缠是放下,不争论是顺心。 老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个人...

  • 不争论,少纠缠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一旦家务事起争执到要请清官来断定的地步,说明这种已经升级到了非常地步,如此一来,公说公有理...

  • 2019-08-24

    戒多言,多言损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bh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