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文】李频的送别:“相欢犹陌上,一醉任天涯”

【说文】李频的送别:“相欢犹陌上,一醉任天涯”

作者: 诗酒寒秋 | 来源:发表于2024-11-04 14:00 被阅读0次

      晚唐诗人中,李频有一号。

      李频流传下来的诗有200余首,粗略统计,送别、相逢、别离的占了三分之一(将近70首)。这些相逢与别离中,可见李频的世界。

    《湘口送友人》是李频最有名的诗:

        中流欲暮见湘烟,

        苇岸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

        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

        星汉通霄向水连。

        零落梅花过残腊,(一作“回首羡君偏有我”)

        故园归醉及新年。

      本是在湘江送别友人,但全诗大多写景,没有别离词句,浓浓的离情都融入景中:湘江暮霭、田苇无际、云梦积雪、去雁冲天,一切都如此辽阔苍茫,天高地远,此时离岸的孤舟就更显孤单。有了“离人独上洞庭船”这句,其他写景之句瞬间都变成了写情之句。洞庭湖白天烟波浩渺、入夜星河璀璨,朋友的归途也不易,在这烟波里、星空下日夜兼程,怎能不惦记?送别的情感尽露。结尾处,诗人给朋友一个大大的安慰:腊月将尽,朋友到家能赶上新年,与家人同醉。

      融情入景是很多送别诗的特点,但《湘口送友人》与那些一味感伤的送别诗不同,全诗写景时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写情时意境迷离、凄冷压抑。当时的杭州刺史、大诗人姚合注重奖掖后进,他对这首诗大加赞赏,让李频有了名声。姚合觉得李频人品好,甚至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

      古人走仕途也好,宦游也罢,经常飘零四方。在路途艰辛的古代,好友相见不易。通讯不便,别离带来的伤感更强烈,所以古诗词里总能见相逢和送别。

      李频的这首《蜀中逢友人》,就是写相逢的欢快和别离的伤感:

        自古有行役,

        谁人免别家。

        相欢犹陌上,

        一醉任天涯。

        积叠山藏蜀,

        潺湲水绕巴。

        他年复何处,

        共说海棠花。

      自古行役,大多孤独。在蜀地遇友,当然分外开心,相逢一醉,无问西东。相聚时纵酒放歌,因为他日不知在何处相聚,共说海棠花?

      通读了李频现存的所有诗歌,“相欢犹陌上,一醉任天涯”,这是李频的世界吗?我想,至少是一部分。

    《送友人往太原》也有酒喝,但环境凄冷了许多:

        离亭聊把酒,

        此路彻边头。

        草白雁来尽,

        时清人去游。

        汾河流晋地,

        塞雪满并州。

        别后相思夜,

        空看北斗愁。

      秋冬季节送友人,更显凄清。李频善于用景色烘托气氛,草白雁去、雪满并州,让人心也凉。友人离去后,诗人只能“空看北斗愁”了。

    《汉上逢同年崔八》抒发的是背井离乡的怅惘:

        去岁曾游帝里春,

        杏花开过各离秦。

        偶先托质逢知己,

        独未还家作旅人。

        世上路岐何缭绕,

        空中光景自逡巡。

        一回相见一回别,

        能得几时年少身。

      遇到友人,难免要抒发相逢与别离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同是宦游人,同在崎岖的路上(也指仕途),相见、别离,相见、别离。想重现年少轻狂,可时间无情地流逝,再也回不来了。

    《明州江亭夜别段秀才》里的送别从优雅的环境开始,但被老天给搅了:

      离亭向水开,

      时候复蒸梅。

      霹雳灯烛灭, 

      蒹葭风雨来。

      京关虽共语,   

      海峤不同回。

      莫为莼鲈美,

      天涯滞尔才。

      本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梅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选了面向水面的亭子相送友人,或许还在亭子里摆了酒。但天公变脸,忽而雷声大作,灯烛熄灭,蒹葭瑟瑟,风雨交加,让送别的环境变得凄凉。两人曾在京都与边关畅谈,但他们要走各自的路,再相见会很难了。最后,诗人与友人共勉,不要只为鲈鱼莼菜的美味(指物质生活的享受)而误了才华。

    《秋夜山中思归送友人》 是病中送友人,另一种感受:

        萧条对秋色,

        相忆在云泉。   

        木落病身起,

        潮平归思悬。   

        凉钟山顶寺,

        暝火渡头船。 

        此地非吾土,

        淹留又一年。

      秋天万木萧条,何况是夜里,又在山中,更觉凄凉。诗人本在病中,友人又要离去,强起病身相送,听山寺的钟声都感觉悲伤,再看渡船即将起航(或者已经远去),诗人的心凉凉的。又耗了一年,这过的是什么日子?也太没意思了。越看眼下,就越想家,诗人的“思归”水到渠成。

      这首诗意境深邃,诗人的失落与无奈跃然纸上。

      李频写送别、相逢再别离,除少数应景之作外,大多都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世之感。

      难道混不下去了?远没有。

      确实,年轻时的李频多次科举不第,心情苦闷也正常,即使有“天涯沦落人”的感觉也正常。要不然干脆回乡,或者找个地方归隐?其实他做不到,因为仕途还要走。挫折后的苦闷情绪时不时会冒出来,总要有发泄渠道吧,于是就有了这些诗,它们是化解愁苦的出口。

      李频的送别诗也有另类,比如这首  《送边将》:

        防秋戎马恐来奔,

        诏发将军出雁门。

        遥领短兵登陇首,

        独横长剑向河源。

        悠扬落日黄云动,

        苍莽阴风白草翻。

        若纵干戈更深入,

        应闻收得到昆仑。

      说它是另类,因为这位“边将”没名没姓,应该不是作者的朋友。可能因为边将出征,官员都去送行,或者是在出征仪式上,能写的就写首诗。

      这首诗写得血脉喷张、豪气干云,有王昌龄《出塞》的气势。

      战事紧急,边将出征。塞外战地,黄昏落日、北风呼号,如此萧杀悲凉。在这严酷的环境里,将军孤勇、三军用命。结尾两句“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仑”,即使敌军再深入,将士们也会战斗到底直至胜利,能听到从远远的昆仑山(指疆域尽头)传来胜利的消息。

      李频和曹松(写“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位)是同榜进士。曹松科考一生,登第时已白发苍苍,李频虽然也多次落第,但进士及第时才到中年,最后做官至州刺史,颇有政绩,百姓自发为他建庙。       

相关文章

  • 古风之柳絮篇

    自家飞絮犹未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出自唐代罗隐的《柳》 全文如下: 灞岸晴来送别频, 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

  • 立冬时

    忆闷令·安享晚年(新韵) 地上枝头金灿灿,冷风阴沉岸。亭廊鹤首苍颜,相语欢容绽。 暮老身犹健,任它寒伏换。醉其美、...

  • 李文全随拍:荷锄东篱,小曲犹醉

    李文全随拍:荷锄东篱,小曲犹醉

  • 【七言律诗】雨中别友

    文/京尘 暮雨催寒卷乱枝,送君陌上暗相辞。 片言欲语终无话,一聚成欢散有时。 只影渐疏烟际远,风声犹势耳边持。 从...

  • 是夜无眠

    只身天涯, 独醉贪欢。 揪心思绪无边无沿。 独依窗前, 任风吹, 看花落, 桂花树下, 你是否又在轻拂玉笛, 醉拔...

  • 20211102 醉与醉

    1转帖‖天涯一醉 文/李无言 一舟载满一生愁,愁锁江天醉暮鸥。 无情流水多情月,照我涛花两白头。 2步‖天涯一醉 ...

  • 相见欢 旧梦天涯犹记

    相见欢旧梦天涯犹记 振公子 (2018 年 10 月 11 日) 青春意气方遒,觅封侯。匹马千山横渡、五十州。 半...

  • 为君十赋鹧鸪天

    文/烟如柳 一 紫气东来醉柳烟,为君一赋鹧鸪天。 红尘陌上初相遇,海角天涯也挂牵。 填...

  • 绝句三首

    嵌句:年年吹落在天涯。 文/醉清风 春归 年年吹落在天涯,冬去冰消方返家。 陌上迎来杨柳色,东风夜放万千花。 春叹...

  • 2018-01-14

    烈云秋风亭苑, 浓醉偶添浅怨。 谁増眉心琐? 管尔淫欢频现。 离断,离断, 任嗟烟消云散。 指导:童教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文】李频的送别:“相欢犹陌上,一醉任天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bo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