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5

作者: 绛紫suzy | 来源:发表于2017-08-05 21:47 被阅读0次

断断续续看完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7点时打开电脑准备写日记,脑子里也有很多感想,偶然瞟到微信群里有蒋方舟和陈丹青的对谈直播,点进去便听到了现在。听完后,7点的感想全无。果然,记忆就像风中的落叶,你不趁风拈住那片,很快它就会散落别处,更多其他类似却又截然不同的落叶朝你扑来。

这本书看起来很轻松,没有丝毫的负担,就像是看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的日记,产生“啊,原来她去看了脱衣舞”“不出所料,她去了很多美术馆”诸如此类的感想。喜欢一个人是有道理的,往往与自我很相像,或者最不像。蒋方舟在日记中散落的只言片语常常也让我产生“啊,这不就是我吗”的感叹。

相差仅三岁,惊讶于她的阅读量之广泛,微博上有人总结了她在书中提过的书名,长长的一条,让人望而生畏。我边读边勾出她提到的作品,似乎想跟着她,模仿她,看她看过的书,去她去过的地方,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她那样的人。的确,我很羡慕她的生活,不用坐班,却有工资,可以有一年的时间去日本放空自己,让时间静止。人们都惯常展示光鲜的一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被崇拜,被追随,被羡慕,被仰望,然而,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呢,我们需要处理太多的琐碎。

听蒋方舟的访谈,讲述她的写作生活,也绝不是简单的。每天与正常上班族无异,从早上写到下午。写作,是一项不断输出的工作,如果没有及时的养分补给,很快便会对着白纸或者文档无从下手。这不是普通人可以忍受的工作。此刻,我坐在电脑前,写下今天的日记,是想从事这样一份职业吗?抑或只是写一写?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把写字当成自我情绪消解的方式。

朋友几天前约我去电音节,就是今天晚上,我拒绝了,一是没有太大兴趣,二是与同行的伙伴不太聊得来。这两年,我似乎都把自己囿于一方狭窄的田地,不喜社交。因为在与人交往时,我常常觉得她们聊的话题我一点兴趣也没有,或者,我们没有熟到可以交心的程度,而我执拗地只想与能交心的朋友聊天。因此,我没有朋友圈,我只有单个单个的、点对点的朋友,我只可能一次和一个朋友相聚,很难在一群朋友的聚会中感到舒适。

有时候看朋友圈,大家常会po很多人一起的合照,每个人脸上都有大大的笑容。每每看到这样的照片,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孤僻。怀疑过后,又会自我开脱,不是的,我只是对朋友的定义更高,我只是有点害羞。

前段时间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她又何尝不是在一段无能为力的性关系中尽力将其合理化,我其实不是被迫的,我是真的爱上了老师。如果没有这种自我开脱,少女该如何面对无法言说的耻辱、自卑、羞怯,该如何活下来。

相关文章

  • 2017.8.5

    不睡懒觉,不吃零食,坚持跑步,看书

  • 2017.8.5

    1.自深深深处听写1.5小时 2.精听砰然心动1.5小时 3.精听老友记2小时 4.跳绳3000下 别糊弄自己,做...

  • 2017.8.5

    断断续续看完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7点时打开电脑准备写日记,脑子里也有很多感想,偶然瞟到微信群里有蒋方舟和陈丹青...

  • 2017.8.5

    今早起来迟了,但还是练习了,练了站立体位。有同事给我拍了照,发了她的朋友圈。我从照片看到了下犬式的问题。

  • 2017.8.5

    小的时候,我们家的孩子就是别人爸妈口中里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见到邻居亲戚都会夸我们家的孩子懂事,我也感觉自己很懂事...

  • 2017.8.5

    上午演练 擦器 下午起床 配合教学法 搞卫生 晚上 休息 配合教学 看书

  • 2017.8.5

    学习考拉老师的水珠画法,没画出效果,看来还得刻意练习,另外不能在素描纸上画,影响效果。但总体构图,自己还是蛮喜欢哒...

  • 2017.8.5

    晚二十二点,躺下,关灯,外面的月光照进来,满室的银光。 这一刻,内心格外平静。问自己,发生过的事,能够忘记,并且当...

  • 2017.8.5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回家。回家前就是前往著名的“天路”观景。说实话,天路的前半段景色真不行,简直可以说是失望。 不过...

  • 2017.8.5

    DISC的C魔咒 以前总觉得自己C值低呀,反正不高,事实证明测试出来C也没有那么高,哎…… 恐怕总有一天我会栽到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8.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bw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