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十论

人生十论

作者: 豆子蹦哒蹦哒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09:43 被阅读0次

人生三路向


一、向外追求(唯物)

人生的权利,可无限向外伸张,而获得其所求。追求逐步向前,权利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欢乐愉快的满足。然而这一种人生,有它本身内在的缺憾。生命自我之支撑点,并不在生命自身之内,而安放在生命自身之外,这就造成了一种人生一项不可救药的致命伤。你向前追求而获得了某种满足,并不能使你的向前停止,变成了并不在某种的满足,而在无限的向前。

满足转瞬成空虚。愉快与欢乐,眨眼变为烦闷与苦痛。逐步向前,成为不断的扑空。强力只是一个黑影,充实只是一个幻觉。

恋爱的追求:

如果恋爱真是一种向外的追求,恋爱完成是才始有婚姻。然而婚姻本身要阻挡恋爱再向前,更且回头把恋爱销毁。

二、向内寻求(唯心)

印度人好像把人生的向往彻底翻一转身,转向人生内部。向外的人生,是一种涂饰的人生。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洗刷的人生。向内的人生,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最后境界则成一大脱空。

向外的人生,不免要向外面物上用功夫。而向内的人生,则只求向自己的内部心上下功夫。然而这里同样有一个基本的困难点,你若摆脱外面的一切物,遗弃外面的一切事,你将觅不到你的心。

三、不偏向内 不偏向外

中国的禅宗,似乎守着一个中立的态度,不向外,同时也不向内,屹然而中立。可这种中立的态度,是消极的,无为的。中国的禅宗,似乎没有向往,他们的向往即在当下。他们的向往即不向往。若我们把禅宗态度积极化,有为化,把禅宗态度再加上一种向往,便走上中国儒家思想里的另一种境界。

不偏向内,也不偏向外。不偏像心,也不偏向物。他不屹然中立,他也有向往,但他只依着一条中间路线而向前进。他的前进也将无限。但随时随地,便是他的终极宁止点。

儒家说性,不偏向内,不偏向心上求。他们亦说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他们不反对追求爱,追求财富,但他们也不想把人生的支撑点,偏向到外面去。

他们不反对科学,但他们不肯说战胜自然,克服自然,知识即权利。他们只肯说尽己之性、尽物之性,而赞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

中国人常喜祝人福,他们的人生理想好像只便在享福。儒家主张福德具备。福的人生观,似乎要折损人们的辽远的理想,似乎只注意当下现前的一种内外调和心物交融的情景中,但也不许你沉溺与现实之享受。

中国近代的风气,似乎也倾向于向外寻求,倾向于权力崇拜,倾向于无限向前。但洗不净传统的享福的人生观。于是现前享福的人生观和西方的权利崇拜向外寻求的人生观结合,便形成了现社会的放纵与贪污,形成了一种人欲横流的世纪末的可悲现象。

物与心

人类的文化决不是唯物的,而是心物交融,生命与物质交融的。世界上任何一事一物,莫不经由了人的心,人的力,渗透了人的生命在里面而始达于完成的。我才懂得,人的心,人的生命,可以跳离自己的躯体而存在而表现。

人生的目的

人皆可为尧舜(尽职尽责)

人皆可为尧舜,并不是说人人皆可如尧舜般做领袖,当换一面看,即如尧舜处我境地,也只能如我般做,这我便与尧舜无异。

禅家言:运水搬材,即是神通。

治国平天下为德,运水搬材亦为德,大小之分,分在位上、力上、不分在德上。

如何安放自己的心

心走向心,教人心安放在自己的心里。他教各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里找安顿、找归宿。父的心,走向子的心里为慈,子的心,走向父的心里为孝。朋友的心,走向朋友的心为忠和恕。心走向心,便是孔子之所谓仁。心走向神,走向物,总感得是羁旅他乡。心走向心,才始感的是它自己的同类、它的相知,因此是它自己的乐土。

心走向神,走向物,正如鲁滨逊漂流荒岛,孤零零的一颗心,跑进了异城,总不得好安放。心走向心,跑的愈深愈远,会愈见亲切,愈感多情的。心遇见了心,将会仍感是它自己,不像自己浪迹在他乡,却像自己到处安顿在家园。

孔子说,择不处焉得知?孟子说:仁,人心之安

宅也。

相关文章

  •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

    人生十论 书名:人生十论 作者:钱穆 ISBN:978710803210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

  • 人生十论

    人生三路向 一、向外追求(唯物) 人生的权利,可无限向外伸张,而获得其所求。追求逐步向前,权利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

  • 2017-06-11

    读人生十论 钱穆先生写的人生十论,老实说,有好些篇章看不懂的,我想是因为哲人一贯...

  • 读《人生十论》

    这两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在听钱穆先生的《人生十论》,慕名这本书好久了,其实听书根本听不出很多东西出来,只有耐心去看,才...

  • 读《人生十论》

    读钱穆先生《人生十论》,学习先生选书的喜欢与读书的方法。 1.“从小识字读书,便爱看关于人生教训那一类话”。由此,...

  • 人生论、论人生 ——读钱穆先生《人生十论》

    钱穆先生著述等身,此形容不为过也。先生一代国学大师,为世人所尊崇。想先生在西南联大教书时,与陈寅恪先生共同...

  • 2018-07-14

    善良 诚实 勤奋 自制 原则 《人生十论》 一、胡子 道义 家国 善良

  • 《人生十论》默写(二)

    原文 近代西方人生,最足表明像上述的这一张人生之情态。然而这一种人生之情态。然而这一种人生,有它本身内在的缺...

  • 《人生十论》默写2

    原文: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对精神界向往的最...

  • 《人生十论》默写1

    儒家从来不会是宗教,它的取向既不是外向,也不是内向。而是趋于中间。所以我们不会号称要改造自然,而是尽物之美,尽己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十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ft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