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自己上一次满心欢喜地学习是什么时候?”
“long long ago……”
参加输出力学院#成为输出者#的学习,并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好久没有满心欢喜的学习了,而是,这一两年的自我学习,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成功成为有效的输出者。最终被拖延症怪兽、情绪怪兽、时间黑洞给吞噬了。终于,我也变成了读了好多书,也没能把日子过明白的那一部分焦虑的人啦~
为什么是满心欢喜地学习,而不是主动学习?
有太多的证据,可以证明我在学习,比如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看公众号的各种推文,报个网课、看几本书……这些都是我自发主动去接触的,算主动学习吗?我觉得可以算是。
慢慢的我发现,这些所谓的主动学习,没能给我带来什么不一样的转变,反而让我愈发焦虑。我的天哪,除了流行感冒,我还患有现在最流行的“知识焦虑”症啊~~
得病了得治啊!我开始暗示自己放慢【被灌输】的速度,远离快餐式的推文,必要的时候把手机藏起来也是个好办法。另一方面和阿秋说的一样,在这条路上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榜样,辩证的看待听话照做,更重要是分析背后做事的逻辑。
然后我就开始寻找,身边能够涉猎到的一切范围里的榜样,当我发现榜样不止一个的时候,我莫名地充满了幸福感。嗯~ o(* ̄▽ ̄*)o~ 满心欢喜的感觉来了
主动学习很多时候是被动的,满心欢喜地学习才是有内核的行动力啊~这是近期最大的收获,也终于能够体会,那些在迪斯尼乐园玩耍的孩子,跌倒了不哭不闹的原因。因为要赶紧爬起来,冲向下一个游乐设施呀,哪还顾得上哭闹。
“问自己上一次满心欢喜地学习是什么时候?”
“此刻!”
说说昨晚阿秋的分享吧,这才是正儿八经要干的事。
用阿秋的话来说,第一次课我们脱胎,第二次课我们换骨,说的很有趣。简单说来就是先打开自己的固化思维,然后开始行动,各个击破拿下一个又一个山头。
分享的内容并不复杂,对我来说还算轻松,我感叹的是她的坚持和行动,她的满心欢喜。在忙碌中幸福着~把一天活成了48小时,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哪怕一天中的一小时我满心欢喜,就足够了!这社会给了我们很多标签,我们也给自己背了很多包袱,是时候清零,重新找回自己,重新上路啦。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斥许多必须要做的事情,脑子里也常常蹦出一些奇奇怪怪天马行空的小想法。往往这时候就开始任凭脑袋胡思乱想,手上必须做的事就停止了……啊!又只能今日推明日,明日何其多了。
那怎么办呢?试试三段式清理:
1、叫停情绪——事情无法顺利的执行下去,很多时候是因为情绪怪兽来捣蛋啦。这时候我们必须揪出这个吃时间的小坏蛋,叫停!叫停!叫停!
设立暗号,可以是站起来喝杯水,也可以深呼吸调整,或者默念零极限的四句话:我爱你,谢谢你,对不起,请原谅。让情绪怪兽乖乖回家。
2、梳理现状——让被情绪怪兽撩起的心,平静下来。把手头一件件事列下来,逐个突破。
3、锁定成就——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就是要完成!必须攻下这个山头啊~一口气搞定这件事。
我的反思:情绪来的时候,我常常是停止手头事,由着情绪怪兽的侵略,最后沦陷了,可想而知这一天也结束了,我啥也没做......下次当情绪怪兽再来时,叫停!叫停 !叫停!深呼吸调整,把当天要处理的事,一件件列下来,然后可以用吃青蛙啊番茄钟啊等方法一个个搞定,当然别忘了,最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嗯!准备这样实践起来,相信自己的大脑,让它随性起来~
我们很在意自己的感受,比如情绪的感受,身体的感受,是不是忽略了大脑的感受呢?那些快速、速成塞满了大脑,快要停止运转了!除了清理外在的标签和包袱外,我们的大脑也该好好的清零了。以前总是嘲笑无脑的人,现在想想能让脑袋放空才是一种本事啊。
总是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折磨大脑,比如纠结晚上吃什么,买哪件衣服,是不是要停止行动来立即满足内心的小诱惑…… 这样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最终消耗了意志力,选择了最差的。这样的事都发生过在你我的生活中,不偶然不特定,很普遍。
那这又该怎么办呢?下次用1分钟、5分钟让大脑自己做决策吧!(我们的大脑这么聪明吗?当然~ 请先清零它,否则塞满杂乱信息的大脑会死机的)
另外还有个有趣的说法,很值得关注:减少转化成本
很少去关注到自己精力的转化,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利益的转化,对吧。当我们被打断、或中止某件事,回过头再拾起来继续操作,就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转化,比如要思考前面我写到哪里了,你刚才和我说了什么?等等。意志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自己内耗掉了,这时候无论诗和远方有多美,都已经无力去追逐了。还谈什么行动?只想好好洗洗睡了。
生活中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确定性的问题我们用三段式清理,不确定性问题怎么办呢?
运用环境能量——新get到的词,感谢阿秋~
在我的理解来说就是当你怎么也想不出来的时候,比如不知道今天要写什么主题,今天要做什么的时候。停下笔、站起来、走出去、去和外界互动。阿秋每天都要更新公众号,她决定谢谢有意思的人,通过走出去和外界互动,运用外界环境的能量带给她灵感。这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非常的受用。太多太多的人只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仿佛外面的世界都与他无关,其实不然,外在的改变会逐渐影响到你。
说完了【不得不】,来聊聊【有点想】。
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是最纠结的事,那不妨提前设定。老挂在嘴边说要找回自己,改变自己。时间和生活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反而把它的选择权给交付出去了。只有提前设定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在保持平衡中找回时间,拿回属于自己的选择权,别再被操控了。
无论是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情绪管理……都在呈现这么个事实:用一分钟做两分钟的事、出两分钟的活,我们追求的不是一天能活出48小时72小时,而是让每一分钟都发挥它的创造力,创(思考)造(行动)。
“问自己上一次自我复盘是什么时候?”
“what? 复盘是个什么玩意?……”
吾日三省吾身,让自己的思考也有属于它的专属时间点。
早/晚 15-30分钟—— 聚焦思考。未来是否可期,初心是否犹在
让自己慢下来,回顾一天发生的事,给自己写个日记(复盘),留一些问题,带到梦里~梦会替你找到答案,这也不失为一种偷时间的方法呀~
日常其他时间——聚焦行动,GO!满心欢喜行动起来!
又找回了满心欢喜的感觉,这心动的感觉真好~O(∩_∩)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