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思考的一点思考

关于思考的一点思考

作者: 铁臂阿童木的木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13:10 被阅读0次

"喂,老王啊,你离婚了呀,你这么老了都离婚了,那你赶紧去北京娶个老婆来呀。要娶年轻漂亮的,有钱的,叫她赚钱给你用啊。"

我在办公室里看书,几个孩子拿着我办公室里一个废旧的电话模拟打电话。一开始我的心思都在书的内容上,后来无意中听到他们这样的对话就认真听起来,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学生们的模拟对话,拼凑出了一段完整的狗血剧。

我叫他们几个人过来,他们的脸上,仍然保留着那种恶作剧的表情。

我问他们,这些话是自己想的还是从哪里听到的?

他们说,不知道啊,应该是电视上的吧。

我说,那你们认不认同这些话?他们说不认同。

我说,哪一点不认同?

他们说,都不认同。我说既然不认同,为什么还要说这样的对话呢?

他们嘻嘻哈哈地抱在一起笑个不停。

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听到孩子们这样模仿大人说话,做事的样子。可以看到非常浓重的模仿痕迹。

我说,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说的话想的事情是从哪里来的?你们不是从小婴儿开始就会说这些话,做这些事情,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你们开始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事情?

他们说,老师对不起,以后我们不说这样的话了,我们错了。

我说,不不,不是这样子的,我并不是在这里讨论对还是错,我只是想要请你们想一想,这样的话,你们到底是从哪里听来的?它是怎么进到你们自己脑子里的?为什么要说出这样的一段话,这段话你们是认可还是不认可?为什么认可?为什么不认可?那么你们刚刚说不认可,那么为什么不认可?你们还要去重复这些话,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可能我的问题太多了,他们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回答,又或者是这样的问题,他们从来没有去思考。很多时候,孩子们似乎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

他们说,反正电视剧都是这么演的,反正都是假的。

我问他们,为什么你们看起来只喜欢电视剧,不喜欢读书的样子?

康妮说,老师,我只喜欢看漫画,但是现在漫画已经看完了。还有没有漫画?

邱文说,我就不喜欢看书,我喜欢唱歌,我以后要做歌手。

我说,歌手可以呀,蛮美好的理想,但是做歌手的话,最好也要知道写词啊,谱曲呀,这些,你有没有想过现在要打下什么基础啊?

我的这个问题似乎不太美好,所以听完只是笑笑的看着我,没有回答,我问他你喜欢唱什么歌呀?

她说,喜欢《成都》,然后我在手机里搜索到这首歌,她就很入迷的拿着我的手机跟着一起哼唱。

康妮和思华对我说,邱文唱歌很好听的,她除了会唱《成都》,还会唱很多流行歌曲。

我说这听上去不错呀,以后每节课上课之前给你五分钟让你唱歌好吗?邱文立刻说,不要,我才不愿意唱歌给他们听呢。

我说你不是要做歌手吗?做歌手不上台唱歌怎么能做歌手呢?你确定不要这个机会吗?邱文扭了一下身体说,那我看心情吧。

这几天我在看,华德福教育的《天使在我家》,讲述的是0到3岁孩子的养育问题,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皮肤的亲密接触,将语言与行动联系起来,和大人一起做事,可模仿的榜样,干净安全有序的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构建人格和建立安全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缺失的,这些缺失让他们长到现在表现出来的就是对关注极度的渴望,渴望到,哪怕自毁形象,甚至自毁身体,只要赢得关注,这种关注,哪怕是以批评,呵斥甚至责打的方式出现都好。

比如说邱文,她会穿着脏脏的鞋子,在隔壁老师的床上跑来跑去,老师拿着鞭子,大声呵斥着,把她赶来赶去,也许在不知情的人眼里,这个老师这么粗暴的对待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应该会很伤心,但是事实上,我感觉到的就是邱文,一种关注得到满足后的极大愉悦。在我的课堂上,一些孩子会用故意打嗝,扭动身体,不停的和身边的人讲话这些方式去让教室骚动起来,让老师注意到自己。孩子们对关注的渴望,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这个无底的黑洞并不是足够的关注就可以填满的,黑洞的形成,还来自于孩子们对自我认知的模糊,他们无法通过自我肯定而获得存在感,只能通过无穷无尽的对外索取来获得这种满足感,但是对外的索取很显然并不能满足一个人内心最深层次的自我肯定的需要。

肯定孩子每一个细微的进步,比如说哪怕调皮,他们也开始习惯说对不起,会说谢谢,会在走进我的房间的时候,尽可能的安静,会在我提出反问的时候,露出思考的表情,会在我对读书,对写作表现出痴迷的样子的时候感到不解和不安,上来问老师,你总是看书会不会无聊?要不要我带东西给你吃?

我说,怎么会无聊呢?我总是感觉时间不够,我想看的书又有很多。

他们问我读书有什么用呢?

我说,我先不说别的吧,我就说现在。我看书越多,我就越不容易对你们发脾气,而且我对你们就越来越喜欢。

他们问为什么呢?

我说,因为我读书越多,我就越明白你们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样子,也更懂得欣赏小孩子们的不同之处,也更知道怎么和你们相处。

他们问,书上会讲这些东西吗?

我说,书上会讲,但自己也要思考,思考是很有意思的事情。看书越多我也乐敢对你们说真话,也越知道应该如何和你们说话。

我心里并不清楚,类似这样的对话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每当我和其中一两个孩子进行这样对话的时候,孩子们都会慢慢越聚越多。所以我想,思考,向上,追求美好,仍旧坚强地存在于每个孩子的心里。

但很多时候,我依然觉得言语是多余的,你如何看待自己,你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就相当于你如何看待他们。而"怎样看待",更多通过你每时每刻的言行凸显出来,你在假装,还是真的沉浸,你骗不了自己,更骗不了孩子。

会有聪慧的孩子真正地爱看书了,会有渴望围绕在老师身边的孩子拿着书假装爱看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依然感觉到改变其实是很小,而且很细微的。

对自我认知的模糊,对关注的渴望。也让孩子们没有意识的去模仿一些他们似懂非懂的东西。

而很多东西,未经筛选的,就这样呈现在他们的面前,对于孩子而言,永远都是弊大于利,所以在这个时代,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自我的认知是多么的重要。

独立思考,自我认知,恰恰是一个人最难的部分,对于一个老师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都是难的,更何况你还会教会另外一群人独立思考,自我认知。

先不论自我认知,独立思考这件事情能否通过教的方式让别人习得。单是在进行独立思考与自我认知之前的一个很大的前提——无条件的接纳,就很难做到。当你说出我应该去接纳什么的时候,是理智上告诉你,"应该"这样做,但情感上,实际的行为上,却未必真的能做到。是以对于突然增多的选择,我有了更多的思考——这冲着改变而来的帮助,真的是建立在了解孩子和孩子真正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吗?

走了这么一段长长的弯路,到了现在,可以相对真实地说,我接纳自己,接纳这些孩子。当我偶尔离开,内心便焦灼不已,我想,我可以说是找到心中所爱了。

也就是这样,突然明白了几分卢安克所说了,这里就是我的命,离开了,命就没有了。

相关文章

  • 关于思考的一点思考

    "喂,老王啊,你离婚了呀,你这么老了都离婚了,那你赶紧去北京娶个老婆来呀。要娶年轻漂亮的,有钱的,叫她赚钱给你用啊...

  • 关于思考的一点思考

    有这样的一句话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把大脑中的偏见又重新整理了一遍” 特别喜欢这就话 ...

  • Airbnb朱赟:关于工程师成长的一点思考

    第91期:Airbnb朱赟:关于工程师成长的一点思考 深度讨论 Airbnb朱赟:关于工程师成长的一点思考 哪些外...

  • 关于思考方式的一点思考

    最近和好朋友聊天,她和我聊了她所学到的社会科学的样子--来自于她敬重的老师(她特别强调这个说法不是来自于她,她只是...

  • 关于“思考”的思考

    今天的晨读材料教会我们如何打破固有思维:不被情绪牵着走、不随便贴标签,最后一点是劝“聪明人”少思考,淡化结果。这和...

  • 关于“思考”的思考

    为什么思考? 我很爱思考乱七八糟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可能没有意义、没有答案。其实我也不想思考,多累啊,但大概是因为...

  • 关于“思考”的思考

    最近学到最酷的知识是这样一句话:大脑的进化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救命。 当我们遇到山洪暴发,地震,野兽的时候,大脑...

  • 高考•课程•教学

    高考·课程·教学 ——关于落实好新课标的一点思考 ...

  • 关于写作

    最近关于写作的一点思考: 1.写作的核心是思考,如果你能思考,你就能把它变成文字,如果你能深入地思考,你就能写出有...

  • 关于生活形式与局限的浅思——与文友的对话稿

    下面内容是我与朋友对话过程中谈到了一点关于形式与局限的一点思考,特别是关于“局限”的思考,这个问题非常大,感到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思考的一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jb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