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837901/0388407d69552a55.jpg)
不知是否有人经常这样,拿起手机来回翻腾,漫无目的,打开这个应用,一会关闭又打开另一个,或者高频率的打开然后又关闭手机。如果有的话,恭喜你已经步入手机焦虑的群体中。
老子曾言:“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用今天的一句话来讲,科技是把双刃剑。在如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科技为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可谓不深,便利的条件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快速而又慌忙,让我们的每一天都不在像以前一般有根可寻。特别是在互联网通讯领域,影响的两极分化十分明显,而在这个领域中,恐怕就数手机为最了,近些年很多人围绕手机利弊话题争论不断。
手机就像是一个魔法宝具,深深的吸引着广大年轻人,尤其是随着手机生产商对用户需求的深沉次挖掘,手机功能日益完善,可谓是集通信,娱乐,社交,出行,工作,学习等众多功能于一身啊!也正是如此,年轻人对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寝不离身,食不离手。很多人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手机上,低头族从此出现,而且变得随处可见。或许有些人美其名曰“我在碎片化学习”,但你真的通过这种学习就能使自己内心充实了吗?答案显而易见,只有极少数能够如此,而这部分人恰恰是非常自律的人,他们能够高度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手机来学习。
但是过度的刷手机并不能让我们有任何成就感和认同感,你得到的只有对生活的焦虑不安。特别是沉迷于游戏和短视频的人们,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情况就愈加严重了,松散的大学生活也的确更容易迷失自我。我有一个同学小A就是如此,记得在一个满课的上午(平时满课也不多,大部分为一节课),和小A同坐,只见他在坐定之后,便邀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共赴王者峡谷,慷慨激昂的战斗着,一翻刀光剑雨之后,又转战抖音短视频,不时还给我看看他的女神小姐姐,向我说道:“look,女神的微笑”还一脸痴痴的说“看着我就很开心……”就这样欢快的刷着手机,到第二节课小课间时,小A突然跟我说他想逃一节课,坐不住了,我还以为快到中午饭点了,他饿的肚子投降了。于是我天真的说:“再等一节课,放学一块去吃饭” 他回道:“不行,真坐不住了,我手机没电了,我先回去了”“书你给我带回去吧,谢谢”听到这我真是气笑了,怎么会有这样的逻辑,还没等我说什么他就把课本丢给我扬长而去。这个例子虽说有些搞笑,不过却值得我们反思的。手机的功能并未带给他什么帮助,反而是在短暂性的精神愉悦之后带无尽的空虚和焦虑。同时,作为一个大学生,风华正茂,本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而今却是躺着站着玩手机,整个人尽显颓废之态,灵魂也是更加空洞。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如何来避免逐渐陷入这种焦虑中呢?
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严格控制在手机上的时间,正视对待手机的态度,明白它仅仅是一个帮助我们的工具而已,不要过多的依赖它。
然后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手机功能做一个减法,切掉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将手机和学习,工作分开。避免手机上的海量消息和娱乐的干扰。对于学习而言,尽量少用手机去看书学习,多去泡泡图书馆和自习室看纸质的书籍,一是这些地方有学习的氛围,更加容易让我们静下心来学习,一般安静的坐上15分钟,心情就能慢慢平复下来,进去学习状态。二是看纸质的书籍可以保护眼睛。用我同学的话来说:你永远不能理解近视500多度的痛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通过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来充实自己,让自己真正的忙起来,这样才不会陷入焦虑。相信独立的人会自带光芒。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实现财务独立就尤为重要了,在不是特别繁忙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找上一两个兼职,可以是家教辅导,也可以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事一些专业的工作。一方面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金钱回报,让我们对自己喜欢东西买买买更加有底气,没有什么比花自己的钱更舒服的。另一方面,在尚未走出象牙塔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前了解到社会的需求,让我们更现实的树立未来的目标,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正如王小波所言:“人一切的痛苦都来自于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在我们的能力还配不上野心的时候,只得默默的努力。金鳞潜底只为一日化龙,希望我们在最美的年龄里沉下心来为自己增值,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