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随笔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是反人性的吗?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是反人性的吗?

作者: 小易_cindy | 来源:发表于2017-01-02 14:59 被阅读0次

这几天回老家,觉得感触很多。

我之所以想要传统文化也源自于我的家庭。我是个爷爷奶奶叔叔姑姑这样的大家族一起长大的,三岁以后才和父母住在一起。从小就在这各种各样的关系网中“历练”过来,学习如何自处、与人相处。

我猜想最初我的爱是来自于这么多人,而小小的我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欢乐,所以我以为我可以让所有人都高兴,那是我那时存在的意义,可渐渐的开始明白让所有人都满意是多么不容易,人生本来就是复杂的。原来每个人都不如表面上那么快乐,背后总有牺牲、妥协、埋怨和伤害。

爷爷的父亲和兄弟曾经是国民党的保长,蹲过监狱,在批斗声中勤勤恳恳、不断在夹缝中寻找生机,顽强拼搏过来的。

所以,我的爷爷也是如此,因为战争的缘故他父亲的哥哥过早地去世,他从小被送去大娘家生活,成年之后要抚养四个老人、以及五个孩子。

由于父亲身份的关系和那个时代背景,他只读过小学三年级,通过自学和勤奋,从农村到了城市,寻找出路,在工作中始终有个信念:要夹着尾巴做人,只为耕耘不为收获。那背后是一种深深的恐惧,出头总有被打倒的危险。一辈子,始终处于对生存的恐惧,精打细算,夹缝中生存。

在最穷的时候,我的奶奶需要一边种地一边照顾孩子,回娘家借钱,甚至卖血给孩子看病。奶奶虽然没有读过书,可却深知让孩子读书的重要,再穷也没有穷过志气穷过孩子的教育。为人处事非常大气,在村里,朋友间都是受人尊敬的。

五个孩子分别成家立业,三个考上大学,各有所成。女婿、媳妇都非常孝顺尊敬。可因为父母的不容易和吃过的苦。父亲叔叔姑姑,对爷爷奶奶基本上是百依百顺,不敢有任何怨言。在那样的艰难中成长,我想他们并没有太多别的心思,就是要挣钱出人头地,他们始终觉得对父母是亏欠的,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意义就是让父母满意。

在我们家,儿子们会有“妈只有一个,媳妇可以再娶”的说法。

孩子们会都努力去想为父母付出,为兄弟姐妹分担、担忧。

可是,真的,也有抱怨。表面上越是想做的完满,不说明,背后总是有越来越多的不满和互相不理解。

最大的矛盾之一来自于“父子>夫妇”。

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夫妇本是第一位的。

可在我们家不是如此,媳妇们对婆婆公公都是笑嘻嘻的恭恭敬敬。

这两天听爷爷的故事,觉得敬佩,感动,心疼。但也能看到他的不完美,局限性。

爷爷老了要求也比较多,加上年轻时的压迫,想要证明自己,不是所有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儿子们也只能听着,尽量满足,尽全力承担。掏空自己,让父亲高兴。

可媳妇们经营的是小家,有时会觉得不公平。也是合理。

有时候觉得父亲和叔叔实在太难。承担最多,却不能说,心里的苦只能自己咽。两头为难。

他们生在比上一代更好的时代,我们更是如此。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强调这个孝道,说百善孝为先。可陪伴自己更多的离自己更近的明明是自己的小家。而能够牺牲小家其实一定是因为早已牺牲了自己。或者说在那个时代的很多人不曾强调过自我。更不曾问过我是谁?

对于什么是孝,我猜想自己心里要有把尺子。理是那个理,清清楚楚是非分明,但怎么去做对大家都最好却是要用心体会琢磨。父母嘴里说需要的就真的能让他们快乐吗?

有时我会觉得心里始终只有那一亩三分田地的幸福太脆弱,基于不安全感的满足始终还是匮乏。可父母已经年迈,已经难以再谈改变,这时能接受这个缺憾吗?

有些人通过做去慢慢感化,有些人通过沟通理解彼此。我觉得孝就是坚守那份自然而然地对父母的感情,去理解体会他们,全力去做。可除了圣人大多数人不能说没有抱怨和不理解。人始终无法骗自己。为何大部分人都有一些自我欺骗,有一部分最初可能是出于善的。

汤汤说过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穿过谎言去拥抱你。”要做到不骗自己,深深地植根于自己的愤怒、怨恨、不理解,然后努力地去理解,体会,然后越来越多看到好的一面,然后心甘情愿地为父母做些事,我觉得这就是为善去恶。这就是成长和救赎。我承认我是有恶的。但我想变得更好。

大学里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这个次第。由内而外,推己及人。

中庸里说: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为道不远。”最开始便是在生活中修练自身。

还说:“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人不学不知道,我有机会和自由去思考批判这些问题,父母那一代也许没有却在人生阅历中早已体会。我佩服我的父亲叔叔。我不如他们!但也许我们都可以更好,上上下下之间可以有新的相处模式。

要做个好人不能不孝,而做到孝不能不了解人性和时代。因此,我始终有个观点,孝本来是反本能的,文化也许本身就是反本能的。我猜想中国文化本是对人类最高的要求。约束是痛苦的但也许也是幸运的。所以自己想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猜这个目标有了才有标准,才能去谈论对错吧。否则大家始终在不同的价值坐标上看彼此,看到的都不过是自己想看到的而已,所以也没有对错吧。

有时候觉得家是最初的世界,也是最后的。若能让家人都心安,这个人在做人至少是小有成就的了。由对上上下下再推己及人,为人处事,应该基本可以得心应手了。我想这是我这两年的小目标吧:修身、齐家。为父母亲人分忧,做好兄弟姐妹的榜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慢慢体会吧。

相关文章

  • 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是反人性的吗?

    这几天回老家,觉得感触很多。 我之所以想要传统文化也源自于我的家庭。我是个爷爷奶奶叔叔姑姑这样的大家族一起长大的,...

  • 《中庸》27:道德人生

    《中庸》27:道德人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

  • 知识的囚徒

    《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下之达道五,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道,...

  • 《中庸》修身三字诀,奠定人生大格局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

  • 2018-05-18

    以行践言学《四书》——《中庸》篇085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 《中庸》耘心解之十五:依序安位则圆融

    《中庸》原文-第二十章(其二)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

  • 《中庸》译文集 二十三 天下达道

    原文: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

  • 中庸-48

    原文: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

  • 2019-12-09

    继续《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是反人性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mw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