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广西师范大学
闽香之豆,花样江南

闽香之豆,花样江南

作者: 林睦 | 来源:发表于2017-12-03 21:48 被阅读0次

转眼间在大学也有三年时光,广西风味和家乡风味随着假期和开学不断交替。但要说最熟悉且最舒心的味道,莫过于家乡——福建漳州的民间小吃。前几天和母上通话,说道回到家的第一顿早点,我脑子里闪现而出:豆花吧。

漳州豆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点,属于闽菜系。该小吃在豆花中放入已在骨头汤里煮熟晾凉的粉丝,再配上大肠、笋干等各种佐料,咸辣清香,爽滑利口,单是豆花白玉的光泽和粉丝的透亮,就让你垂涎三尺却又不忍下口。此外还有另一种吃法是豆花中加入冰糖水,成为甜豆花,加以冰镇,丝丝顺滑,口口冰霜,滋养心田,实属夏日避暑之珍品。

冰清玉洁的豆花下还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汉朝时淮南王刘安将母亲最爱的黄豆磨成浆,待冷却凝固成软冻块状之后献给卧病在床的母亲食用,后更加上医生开立药方中的石膏,才成为今天的豆花。

漳州豆花分为两种,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咸的。甜的是纯豆花,加蜂蜜糖水。咸的就麻烦多了,所谓豆花是豆花加粉丝。一半豆花一半粉丝。配料是酱油,萝卜干碎,味精,炸过蒜头碎,香菜,辣椒油,炸过的虾米。还可以加上卤料,这个是后面才流行起来的,一般有肉片,大肠,笋干,豆干,猪肺,猪小肚,猪肝沿等等。

我身为“甜党”,以及一个地地道道的闽南人,对甜豆花一直情有独钟。在小时候外卖和网上购物还未盛行的时候,家里周围到处都是小吃铺,连着菜市场。一到早上,迷迷糊糊地被家里人叫醒,拿着小碗,听着楼下卖菜的、卖早点的、上班的、上学的,一阵阵吆喝声,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听着卖豆花的阿姨一声:“哎呀,曹迪(小弟),又来吃豆花啦?这次要加什么厚料(好料)?”坐在狭小的店里,伴着看上去油腻却又被擦拭得锃亮的木桌,心里却是十分踏实。随着现在美团外卖、各种连锁店以及网购的盛行,各种古早味小吃店也渐渐消失在街道中,童年的吆喝声也渐渐被汽车的汽笛声所代替,虽然各种小吃招牌连锁店琳琅满目,店里装潢也色彩斑斓,而小时候的味道,却在记忆中渐行渐远。

“妈,啥时候我们一起再去老家那边吃一次豆花?”

“那你可得起得早点咯,林阿婆那可很早就关店了。过了八点半就没料了。”

“放心,一定早起,路途再远在所不辞!”

相关文章

  • 闽香之豆,花样江南

    转眼间在大学也有三年时光,广西风味和家乡风味随着假期和开学不断交替。但要说最熟悉且最舒心的味道,莫过于家乡——福建...

  • 香豆素衍生物——香豆素标记酶底物解决方案

    经典染料香豆素,用途最广泛的香豆素包括AMCA,7-氨基香豆素(AFC和AMC),7-羟基香豆素和7-甲氧基香豆素...

  • 香遇之 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 1. 适用于帮助恢复被太阳晒伤的肌肤 2. 每天使用來淡化細紋和老人斑 3. 可淡化疤痕 4. 适用于淡...

  • 豆香

    临走前的晚上,母亲塞给我一个红布包,“你拿着这个,工作地方远,带上这个做个保佑,也安全”,嘱咐我在外面多照...

  • 豆香

    豆腐,是如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道菜,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做法,但始终离不开它的磨制过程。特别是物质匮乏的年代...

  • 豆香

    龙川小学门口的空气中常常飘满赤豆香,你往人群中一瞧,会看见一位身形矮小的妇女在卖红豆饼。 我不晓得这...

  • 顾况 《囝》

    (囝,哀闽也。) 囝(nan,jian)生闽方, 闽吏得之, 乃绝其阳。 为臧为获, 致金满屋。 为髡为钳, 如视...

  • 《皇朝帝事》五代十国之十国闽国(六)恭懿王王延政

    作者:邓育 王延政,人称十三郎。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康宗王延羲(闽第五主)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在位...

  • 糟香醉闽都

    福州的美食和技法,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不同一般的独特之处。而这些独特由于受地理环境和物产资源的强烈...

  • 《题尤溪闽湖》作者:晓晖

    题尤溪闽湖 近现代.胡昆彬 追风赶月莫停留, 闽湖尽处是春山。 我自风情醉杨柳, 不到尤溪非江南。 桃花诗 近现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闽香之豆,花样江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mz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