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做加法还是减法更幸福?哈佛耶鲁大学PK中国人民大学

做加法还是减法更幸福?哈佛耶鲁大学PK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sessi | 来源:发表于2019-01-06 11:27 被阅读0次

    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21世纪青年应当做加法还是减法更幸福》

    当天的比赛辩题出自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不朽》对人类灵魂的分类:一种是做加法的灵魂,一种是做减法的灵魂。参赛双方就“21世纪青年人,做加法/做减法更幸福?”这一话题,激辩浮躁纷乱时代下,当代青年的人生道路与方式如何抉择,如何定义幸福和自身对社会的价值、找到追求幸福的合理方式。

    其实加法减法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幸福的定义是人内心的愿望与现实匹配的程度,那么内心的愿望也可能是欲望,而人的欲望是不断增加的,根据心理学角度分析,做加法也是滋长内心欲望的最有效方法,要实现内心的欲望,有限的加法和一定的减法的结合才是最高效的组合。

    世界很大很精彩,人的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什么都选择都尝试,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和内心所爱,将所有精力和能量聚焦在一个点上,然后在这一个点一个领域里无限延伸,不断精进不断突破自己,这样既能更有效的实现个人价值,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商业届有商业届的领袖,音乐界有音乐界的天才,辩论界有辩论界的达人...所以我认为,21世纪的青年更应该大胆探索找到内心所爱,并尽早将自己专注在一个领域里不断提升不断精进,超越自我期待!


    2018华语辩论世界杯-决赛-哈佛耶鲁联队vs中国人民大学_腾讯视频

    主持人:(开场白省略)下面进入双方选手自我介绍环节,有请正方选手

    哈佛耶鲁联队(正方):正方一辩:耶鲁大学李翔,正方二辩:哈佛大学李颖,正方三辩: 耶鲁大学庞颖,正方四辩:哈佛大学詹青云,哈佛耶鲁联队向大家问好。

    哈佛耶鲁联队

    主持人:感谢正方,下面请反方中国人民大学做自我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联队(反方):反方一辩:田瑶,反方二辩:韦皓成,反方三辩:马骋,反方四辩:夏雨轩。

    中国人民大学联队

    主持人:本场的话题是21世纪青年应当做加法还是减法更幸福?双方所持观点不一,那么双方将会如何论证己方观点,让我们即将开始今天的比赛。首先我们有请正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时间为3分30秒,有请。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做加法和做减法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是我做选择时背后的判断标准,做加法是力图头脑开放,保持丰富自己的生活,拓展人生的可能性,而做减法则是寻求稳妥和聚焦,割舍人生的可能性,已达致安稳。根据联合国的标准15-24为青年,他们一方面拥有旺盛的精力和强烈的好奇心,又有处于人生巅峰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又不具备成熟的决策与风险评估能力,是人生中探索,进取和成长的年纪,而非寻求安稳,为人生设限的阶段。心理学认为,幸福是指内心满足,充盈与愉悦的状态,源于内心的愿望与现实匹配,提升现实所得和降低心里期待,都有助于实现两者的匹配。然而不同人生阶段追求幸福应该具有不同侧重点,青年人考虑的幸福既包括当下的幸福,更包括人生长远的幸福,我方认为一个人在青年阶段应着力于提升现实能力,追求幸福。而非降低期待挂靠幸福。首先做加法的人生态度鼓励年轻人敢想敢做,有助于培养成熟的认知与处世能力。根据芝加哥大学美国社会调查研究个人幸福程度,50%归因生活中众多事件的顺利程度,包括家庭关系、社区关系和工作上的价值体现,一个人的处世能力和智识水平更强的时候,更有可能创造顺利人生,在18-25岁,人的大脑仍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促进其发育的主要途径是更丰富多样的环境刺激,包括认知挑战、教育学习、社交、体育锻炼、尝试新事物、学习新技能,做加法是鼓励青年抓住大脑成熟的最后机会,尽可能的提升自己,让通往幸福的道路更加平坦。

    其次,做加法的思维方式提倡做选择时,尽可能追求人生可能的拓宽。(未来20年60%的职业将会消失)我方主张,青年的重大决定要抱着增加未来可能性的加法思维。最后,任何一种幸福观都需要建立在时代的背景之下,做加法的人生观有助于青年勇于探索,释放天性,推动社会进步,21世纪看似充满选择,但表面的繁华背后,是更深的束缚没有放开,社会仍然要求青年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尽快安定下来,有稳定的工作,婚育也不能拖,做加法鼓励青年人,冲破社会固有范式,扩宽可能性,不仅有利于青年的幸福,也将社会的评价体系变得更加多元,提升整个社会的幸福。因此,我方认为,21世纪青年做加法,更幸福。

    主持人:感谢正方一辩,下面有请我们反方二辩,质询正方一辩,回答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质询方可以打断,但被质询方每次发言只有5S保护时间,双方共计时2分钟,有请。

    反方二辩:你好,我方想跟您方确认一下,您方认为减法可不可以获得幸福,

    正方一辩:是可以的,但是不是青年人所追求的幸福。

    反方二辩:OK OK,只是加法减法都可以幸福,所以我们双方的分歧在于加法获得的幸福和减法获得的幸福,何者更适合于我们青年人,这是我们的分歧对吧。

    正方一辩:以及何者更能产生根本本质的幸福。

    反方一辩:好没有问题,接着往下问,比方说今天做加法是学习更多的能力,那反过来说,您方认为减法是不学习吗?

    正方一辩:不,我方不是认为加法是加能力,我方认为加法是你做决定背后的思维与心态。

    反方一辩:我看到您方第一点说的是提高更多的能力,这样的加法它对应的减法是什么?

    正方一辩:提升能力是我们的加法思维,作出选择之后的结果,并不是加法本身

    反方一辩:好,加法思维提高能力的后果,那你告诉我减法思维作出来的是不提高能力的后果,这是您方认为的…

    正方一辩:不对,我方不认为减法是不提高能力的后果,我方认为减法是你只选择一种不去探索更能多的可能性,不去增加想对应的能力…

    反方一辩:好,只选择一种能力来提高,对吧。

    正方一辩:我们认为这是做决定的心态,你方不要把它等同于增加…

    反方一辩:好,所以您方也可以认可我们做减法的时候也要提高能力,好,明白了。那您方说要多元尝试,扩展可能性,就是要多尝试是吧。

    正方一辩:我们不是说加法就是多尝试,我们说加法是你要抱着这种增加可能性,将选项拓宽的心态去选择,

    反方一辩:好,那我们做选项的时候,怎么样的或者具体来说是扩展可能性呢?

    正方一辩:比如说我们现在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要选择一个非常窄的专业,而是选择一个更大的平台,让你未来增加可能性的。

    反方一辩:OK, 那你告诉我什么窄的专业?

    正方一辩:比如说如果你在大衣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要选择某一个比如说生物专业,那你可能就不去选择任它的通识课,这就是我们说的减法心态。.

    反方一辩:所以您方的意思是不倡导选择生物专业是这个意思吗?

    正方一辩:不是,我说的是你选择的这一专业而不选择其他的通识课,不增加自己的人文修养

    反方一辩:好好,所以您方的今天论证,尝试新的方法就是我要选专业课通识选多元课。那您方给我方论论证空间是让我方只选择一门课,是这个意思吗?

    正方一辩:不是只选一门课,是只专注于一个领域,就是很少去限制自己的发展只在这一个领域。

    反方一辩:所以您方让我不能选通识课,我方觉得有点不太公平。好,谢谢。


    主持人:感谢双方辩手,下面有请反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时间同样为3分30秒,有请。

    反方一辩:感谢主席,问候在场的各位。

    幸福是一种奇妙的状态,可能我们都觉得我们去吃一顿大餐是幸福,可能颜回却能一单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我们都觉得出去旅行是惬意是幸福,革命者却能在敌人围追躲劫下,觉得三军过后更开颜,透过世间纷繁复杂的幸福观,我方发现幸福其实不是一种客观状态,而是主观上对人生态度的认同,换而言之,幸福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判断,很难有一种客观状态能推出必然不幸福,正如对方辩友很难否认减法可以幸福,我方也不打算否认加法可以幸福,但我方认为,对于21世纪的年轻人来说,减法的幸福价值更高。所谓加法是指追求更多更能的高欲求状态,而减法指的是主动限缩可能的低欲求状态,我方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辩证我方观点。

    首先,减法的低欲求表现为减少幸福需要依托的事物,让幸福更触手可及,实现更自由的幸福,如果一个辩手的幸福依托的是赢比赛,拿最佳,那他的幸福很容易受制于外部条件,如果他能依托于打比赛本身获得幸福,那他的幸福会变得更能自由,如果他能够依托于对辩题的思考获得幸福,那他在辩论上的幸福就触手可及,在消费主义的21世纪,这样的幸福尤为可贵。你上淘宝买一只口红,系统会给你推送全套化妆品,你上携程买一张机票,系统会推荐你闫拓的酒店和没事。知道你囊中羞涩,欲求不满,消费主义不断放大欲求,直到亲年人的社会资源无法承担。积极学的伊斯特林勃论就证明经济水平增长不直接导致幸福水平的提高,不满足反而减少幸福,而年轻人在社会中,观念最为开放,欲望最为强烈,最容易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正因如此,减少依托能获得自由的幸福,对年轻人来说,价值更高。

    其次,减法的低欲求表现为对不完美的接纳,这种自我建构的宽容、豁达让青年的幸福变得更智慧。很多人找工作时举棋不定,既想要互联网德国新兴行业的高薪,又想追求体制内工作的稳定,这种加法背后,其实是追求标准答案的微微定式,一位既然高新,户口,稳定都是好东西,那么久应该有一个能够兼得的标准答案。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真知灼见多到令人无所适从,可能是父辈的经验,可能是身边人的优秀,甚至可能是流行的成功学,这些建议都没有错,你都想要,可每当你卖出脚步,却发现还是不能坚定与坦然,因为你只是社会观点的提线木偶,其实幸福与人生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知道完美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但只有知道自己的人生在什么方面可以接纳缺憾时,这个人的自我才被建构,才进入了一种智慧的幸福,去笑对必然的不圆满。综上,我方认为21世纪青年人做加分发更幸福。

    主持人:感谢反方一辩,下面有请正方二辩质询反方一辩。规则如上,双方共即使2分钟,有请。

    正方二辩:“第一个问题,请问对方辩友,如果说您方所认为的减少幸福的事物值得是减少客体的话,比如手我今天就是想喝水,然后这个客体我怎么解决?”

    反方一辩:“我方没有说是减少客体,我方说的是减少欲求“。

    正方二辩:好,那是不是我可以告诉穷人说你应该减少欲求,你应该安贫乐道,这样你就会幸福。

    反方一辩:像颜回这样的他就很安贫乐道,很幸福。

    正方二辩:我们现在社会有几千万的农民,他们非常的贫困,按照对方的逻辑,是不是应该教育大家接受贫困的现状你就应该幸福了。

    反方一辩:来,是这样的,农民他也可以努力,但同时我们要告诉这部分年轻人,告诉他你没必要追求那么多物质,

    正方二辩:农民是需要努力是吧,努力是要继续做探索和加法,继续往收入更多的方向走对不对。

    反方一辩:来,生活上的精进,技术上的精进,工作上的成功与您的加法不必然等同。我说陶渊明

    正方二辩:所以欲求不满,还是达到最后解决的问题,不是说告诉你安排自己说我接受,而是说你要继续探索对吧。

    反方一辩:来,是这样的,给您举个例子,比如说陶渊明这样的人,他其实在写文章的时候,他不追求,我不是说我必须要写到超级好才可以,我只是体验写文章的快乐,但同样也能写出超级好的文章,所以在工作上的成就,工作上的取得进步不一定跟属于您方加法。我方减法不追求那个结果,我方只是要享受这个过程中的快乐,也能做的非常好,也能够取得成就。

    正方二辩:所以对方的减法其实现在又变了,你的减法现在又是过程中又快的就是减法是吗?随意有快乐等于减法是吗?

    反方一辩:是这样的,我高欲求是什么样的状态,比如说打辩论我必须要拿最佳,赢比赛,但现在逐渐减少欲求,我现在变得享受这个比赛的过程,是不是相对于我必须要赢必须要拿最佳是减少了我的欲求,从而更能享受这个过程本身呢。

    正方二辩:所以对方辩友说我方的辩题,今天就是一定是欲求不满的状态是不是,这是我方的论证空间,你给予的是吗?

    反方一辩:是这样的,我们有一个对现状的考虑,是现状这个“被主义”的社会,他会不断的给你加欲求,告诉你,你今天买了一支口红,然后还有另外更你好的口红,还有一整台化妆品等着你买,这个社会不断的给你加欲求,那么自然而然你就会处于一个欲求不满的状态。感谢。

    主持人:感谢双方辩手,下面我们进入到质询小结环节。首先有请反方二辩就刚才的质询作出小结。时间为1分30秒,有请。

    反方二辩:谢谢主席,我觉得刚刚混淆了一个一个概念,就是混淆了一个更能让人成长和更能让人幸福的这么两个概念,我们都知道军训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可是各位,军训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幸福吗?可是各位,军训能够让我们变得更能幸福吗?这显然是一个逻辑上的谬误。第二点,对方辩友说,他方的心态可以退出更好的提升能力,可是我们发现我们在生活中提升能力的时候,我们要面对非常多的诱惑,非常多的欲望,比方说及时行乐的欲望,比方说过一个丰富多彩吃喝玩乐生活的欲望,我把这些欲望减掉是不是也可以推出更能提升能力呢,换言之,一个辩手,如果我们专注于思考的过程,而减掉这些欲望专注于赢比赛拿最佳,我只专注于思考的过程,难道我的辩论水平就不能提高了吗,像陶渊明他显然是一个低欲求的人,他在文学水平方面的创作难道就不精进了吗?所以对方辩友提升能力并不是跟属于我方,我方减法也可以答出提升能力的后果,更何况我们来看今天这个社会的背景,这个社会已经用它的消费主义极大的调动了我们的欲望,这个时候,您方的加法还有多大的提升能力空间呢?再来看您方有一方面没有论证到的是您方没有告诉我们要去如何面对缺憾,这是您方完全没有说的,我方给出大家面对缺憾的幸福之道是要找到这种智慧,什么叫做智慧,很难用字体语言表达,因为这是一个中华文化特有的概念,可能苏轼有一句诗说的很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观点,这个不能忍,悲欢离合还有两个词不好的,这个不能忍要改过来,可是我们看到苏轼想的什么,他说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心态来面对这种人生的不顺利和缺憾,这种背后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更幸福。好谢谢。

    主持人:感谢反方二辩,现在我们有请正方二辩做质询小结。时间同样为1分30秒,有请。

    反方二辩:好,对方辩友有两个问题刚刚没有提到,得到幸福需要减少的是什么?减少的第一是依托的事物,这个问题就带来了对方论证的一个空间就是当这个事物他不能减少的时候,是不是您方的减少就得不到论证了,也就是说您只能承认那些论证到有客体可减的呢,这是您方需要继续解释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对方告诉我说我们要做一个低欲求的社会,当你的欲望减少的时候你就会更能幸福,我想说的是那青年人,他们有欲望有错吗?青年人想去探索想去追求更高好的生活,这些欲望有错吗?我们这个辩题在这个情境下的时候,您是告诉我说青年人当你走在路中间,当你摸索着过河的时候,你找不到路了,你告诉自己说,回去吧,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不走了,还是说,你站在中间告诉自己,你只有继续走下去,才能拨云见雾,找到最后的诗和远方呢。这是我方和对方根本意义上的不同。对方的观点就在于只要你减少了欲望你就可以得到幸福,但问题是青年人真的应该减少欲望吗?我们青年的本质是什么,这点对方的语境环境跟我方是有根本冲突的,请您解释一下青年他为什么就应该过一个低欲求的社会,其次对方告诉我们说了,你的减少幸福是什么呢,你只要解决那些消费层面的问题就行了,比如说你减少你的欲望,你少买买买然后你今天就幸福了,那我想请问的是,我们今天的辩题只是告诉所有在场的青年人说,你少买点东西,你少做点你不想要的就可以了呢显然不是,我们探讨的是人生观、价值观。谢谢。

    主持人:感谢双方二辩,下面我们进入到本场比赛第一个短兵相接的环节。一对一对辩,对辩环节双方以交替形式轮流发言,辩手无权终止对方未完成之言论。双方计时将分开进行,一方发言时间完毕后另一方可继续发言知道剩余时间用完为止,有请双方四辩进行对辩,时间各为1分30秒,由正方开始。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对方辩友,您刚刚跟我方说幸福只是一种主观观念,所以客观不重要,比如我方论证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里证明一个人智识能力的提高以及个人人生道路的拓宽和幸福有直接的关联,您方是觉得这些东西不重要是吗。

    反方四辩:对,正要和您方谈能力,我想请教一下陶渊明不求甚解,算是做减法了吧,为什么他的都市能力已久可以精进,

    正方四辩:陶渊明他是在什么时候开始不求甚解,御行宇内复几时,人生走到暮年阶段了,我们今年讨论的是青年。我方想问你,您方说加法和减法都市可以幸福的,只是您方今天不打算比谁更幸福,我们只看主观价值,我们只看哪一种幸福对于青年人影响更好,是吗?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陶渊明以五柳先生以自况,这个时候不求甚解,您方觉得他不能提升能力,那我一个辩论的人纯粹享受辩论的乐趣是不是在您方看来也没可能提升能力呢?

    正方四辩:正要和您谈这一点,所以在您方的理论倡导之下,我们辩论人不用努力地想要追求打好比赛,不用努力地想把比赛中做到极致金梅,甚至像您方所说,我都不用站在这个赛场上,我只要幻想一下辩论的乐趣就可以了,您方提倡的价值观是人生不需要努力,我只要看开就幸福了。

    反方四辩:对,所以您方认证对我方的回应是,我之所以不能精进和努力是因为我没有专注,可是我方问您方,我减法去除了不必要的事物,我是不是更可以专注于辩论和事业。

    正方四辩:您方这是给加法和减法自带属性。意思是吃喝玩乐是我方加的,精进努力是您方加的。不是,我们继续比价值,您正面回答我,在您方的倡导之下,人生到底有什么努力的必要,我只要接受自己任何的不完美,我只要开心不就好了吗。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可是青年时期是你欲求最强,但是这个时候的你能力最弱,您方明明承认幸福就是二者的对比,可是这里又不允许青年人放低一点要求,您方的青年人怎么应对人生的缺憾呢?

    正方四辩:好的,正要和您聊这点,您方也发现了,青年人的欲求是最强的,照您方的观点,你需要青年人割舍他的欲求,我请问您当下割舍这一刻,人到底是幸福还是痛苦。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不是割舍你的欲求,很简单,我又要买房,又要买车,又要工作,又要学业,现在我可以租房拼车,专心学业,您方提升能力一来论证不了,二来没有告诉我,如果我租房拼车这样的缺憾不用减法来消除,您方怎么消除?

    正方四辩: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就将来有希望成为一个买房的人,而不是像您方这样,早早放弃了人生的努力,只要觉得接纳自己就可以了

    反方四辩:对,所以我方可以确认,青年人大多数由于他资源有限,他买房买车是下一个人生极端才能做到,所以您方的观点是,我要现在一直做加法,我要一直奋斗,青年人不配幸福,除非我拥有了达到这些欲求的能力,可是您方这个逻辑,你放的反面其实是不努力不奋斗和不幸福有什么关系呢?我方的减法为了幸福,您方的加法为了奋斗,这两个本身并不矛盾,您方嫩故不能扣在辩题更幸福的标准上来和我方比较呢?接下来关于能力的那个店,降低欲求,提高能力都有利于我的幸福,可是我方告诉你,我提高能力不一定要靠加法,我减法可以更专注,更聚焦,也能提高能力,这一点也需要比较了。谢谢。

    主持人:感谢双方四辩精彩的对辩环节,下面我们进入到盘问环节,有盘问方三辨盘问对方一二四辫,答辩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答辩方不计入总时间,而质询方有权在5S保护时间结束后打断答辩方发言,对方盘问方将会计时1分30秒,首先有请正方三辨盘问反方辩手。

    正方三辨:我们双方达成了共识将低欲求和提升能力,降低欲望和提升能力都可以让你达到更幸福,这两个标准,对方都认是吧。好,那降低欲望,对方辩友说,年轻人什么都别要更幸福,年轻人除了个人幸福,有什么社会责任,我们的标题写的什么,志存高远这样的欲望要降低吗?对方辩友

    反方三辨:来,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如果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我根本就完全无心工作,您方强加给我社会责任,我也不会努力的,我方反而鼓励的是什么,你真的超想工作超想支教的人,我想…

    正方三辨:我想问为什么加法等于无心工作。

    反方三辨:我给你在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我是无心工作的人,您强加这个社会责任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即使强加了,我也只是凑合一下,但是不如让我…

    正方三辨: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加法和减法,不是有心无心工作对不对,所以是加法的心态让我更能有心工作,建设祖国还是减法的心态让我更能有心工作,建设祖国,这是我们今天比较的东西,对不对。

    反方四辨:您方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无心建设祖国吗,因为社会要求他养家糊口,如果他不养家糊口,社会谴责他不孝,所以这部分人做了减法之后,它可以专心做自己最爱的事情,就是建设祖国,您方是不是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正方三辨:等一下,您方减的是什么,为什么减低了欲望,您方说整体欲望减低,还有自己爱的事情,您方好像有些东西减了有些东西没有减哦。

    反方四辩:对,就是这样,我方也没有您方什么都加,坏事当然不要求您方加,我方减不需要减到无欲无求,减到佛的状态才能论证辩题吧。

    正方三辨:好,非常好,所以我们现在双方有一个平台,对方减的可能是不必要的东西,我方加的是好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哪个世界更好。您方也说提升能力,两者都能提升,您给我论证一下,为什么减法能比加法更好的提升能力。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很简单,我方不需要在能力的提升上超越你方,原因很简单,我们减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我方只需要论证减法有专注所以提升能力的优势,而您方需要提出一个相抗的优势来和我方进行比较,

    正方三辨:好,我们但大脑在青年阶段还没有发育完全成熟,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多元的刺激,是不是加法能够更好的提升能力,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您方所指的多元的刺激到底值得是环境的多样,还是我单一情况下追求目标的深远,如果值得是单一目标的甚远,我方同样你那个做到。

    正方三辩:就是新的尝试,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社交,这些东西能够更你好的提升我的能力,对不对

    反方四辩:开始我只打辩论,我与遇到心的辩友,我会在新的环境,我会打新的比赛,也一样有同样的效果。为什么我方的专注就不能做到同样的效果,您方没有论证。

    正方三辩:因为您方没有欲求,是什么驱动着您做这些事?

    反方四辩:可是对方辩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为什么低欲求的状态下就不能够不断打比赛,恰恰是那些高欲求的人,他觉得这个比赛不能赢,他觉得这个比赛不行,他就不打,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我方享受纯粹的乐趣。

    正方三辩:这样吧,对方辩友,您方跟我方说一下,有加法的问题在于哪?一辩。

    反方一辩:加法的问题,我可能会做很多本来不那么想做,就像刚才那样,您方强加给我一些社会责任…

    正方三辩:为什么加法要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个您方说我要加好的东西,您方不是自相矛盾吧,二辩。

    反方二辩:我们说的是,如果你摆出这个低欲求的状态,你不去摆在一个低欲求的心理,你是很难分辨出来你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

    正方三辩:看到没有,对方辩友给自己减,减差的东西,给我方加也加差的东西,这也太不公平了吧,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正方三辨,下面我们有请反方三辨进行盘问。规则同上,时间1分10秒,好,有请。

    反方三辨:好,先请教四辩,在你方定义下,是不是我只要奋斗和努力,我就在做加法。

    正方四辩:加法和减法的区别在于,加法更积极进取,敢做敢想。

    反方三辩:哦,所以您方逃了,我再问您方一遍,那我方做减法嫩故不能减少其他层面的欲望,专注于我认可的事业,一辩。

    正方一辩:我们不认为这是减少事业本身是加减法,我们今天说的不是减掉不必要的东西,加上不必要的东西,您方循环论证…

    反方三辩:所以我专注于自己认可的事业,其他外在的物质享受,我统统减掉,算不算减法?还是一辩。

    正方一辩:那您这怎么定义您的低欲望社会呢?您的低欲望社会不就是要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吗?那你为什么一定要在一个专业做到最好呢。

    反方三辩:所以我在确定一下您方对我方的要求,二辩,您方是要求我方青年人应该成佛对吧。

    正方二辩:没有这个意思,我方的意思是说什么呢,当你告诉我青年人应该活在一个低欲求社会的时候,你要告诉我说青年人本来他们因为,人的社会是需要有一定需求的,他如何在这个低欲求的情况下,满足那些基本的需求呢,这是您方的一个落差,您需要论证的。

    反方三辩:没问题,所以结一句,如果说您方要求我方论证青年人应该放下一切愿望 成佛,那您方就必须认证您方得要无限叠加。来给您方举一个低欲望的社会,日本是一个低欲求的社会,可是他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确实全世界最好的,一辩,矛盾吗?

    正方一辩:我们不认为这是跟我们说的是同样的,您方认为在一个点里面努力深挖,这叫减低欲望,我方不认为。那你在减低欲望的时候,你没有在某一个领域达到最好,达到专注,您会不会痛苦呢,这跟您说的低欲望是不是矛盾呢。

    反方三辩:我方承认,降低其他欲望,有一些可能导致自己懒惰的风险,但这个需要您方论证,我方这里只要想您方确认,日本这样一个低欲求的社会,它放弃工作之外其他的欲望,是不是也可以做到敬业,做到工匠,最好。二辩。

    正方二辩:可以做到,但在这里面有因果关系吗?日本社会的好是因为他们低欲望做到了,您现在跟我只是说了两个事物,但是这个因果关系链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您需要解释一下。

    反方三辩:那我这样问你,我放下其他事件无关的精力投入,更加专注能不能更多带动我能力的提高,四辩?

    正方四辩:不是,您方要跟我方明确一下,您方的减法到底是减什么?第一,您不能只跟我说,我见得是无关紧要的东西,保留的是心中所爱,这是用定义来论证。第二,您方在跳动观点,您方一方面说我们是减掉选择专注,但是一辩立论的时候又告诉我们说,我是减低欲望本身,您方像我明确一下,您方到底是用什么来论证幸福的?

    反方三辨:我方本身的定义确实是降低欲求,但是这里您方对降低欲求的理解本身把它理解成了无限叠减,那您方需要论证无限叠减。来,继续请教您方,那像今天24岁的张立光,选择离开繁华大城市,去到新疆对口支教,他觉得这就是他的幸福,对方辩友,幸不幸福。一辩。

    正方一辩:我方正认为他正在做这样一种跳出常规范式的选择,就是在拓宽这个社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他们是在推动这个社会体系的叠加,这是在做加法。

    反方三辨:明白了,所以我放下对外在物质条件的在意,放下繁华的生活恬静,把这些东西统统减掉,您方管它叫加法,二辩。

    正方二辩:不是,对方辩友你的意思是,只要作出了一个选择,就叫减法,这是您方今天逻辑的根本鲁论点,就是只要你做种作出了一个选择,哪怕你是离开北上广,留在北京,这就是您方所认为的减法。这不是偷换概念吗?

    反方三辨:那一辩,想张立光这样的例子,您方怎么觉得他算减法,您方先跟我论证一下。

    正方一辩:那您方先给我论证一下,他为什么说他舍弃了其他的欲求,他仍然想在这个领域做到最好,他仍然希望增加自己的生命体验,这为什么不是加法呢。

    反方三辨:明白了,说到底,您方对与反方减法的要求,就是要求论证年轻人全部都要成佛,那您方就应该承认,年轻人就应该吧所有的社会的要求,所有的水责任全部都承担起来,谢谢。

    主持人:感谢双方辩手。下面有请正方三辨进行盘问小结,时间1分30秒。有请。

    正方三辨:对方辩友的定义不断在跳,他说他方的减法是减掉欲望,其实欲望,对方说的只是减掉物欲,对口红的需求,那我方变成了什么,我方的增加就变成了只能增加对房子,对物欲的需求,在一个负面的东西下面,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我们今天必须比较,我增加生命的体验,和你减少活动,一个聚焦,一个大而广和一个小二精,这是两个中性的东西,谁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这是一个公平的比价平台,这是为什么我方鼓励年轻人,感想敢做就大而广,对方辩友认为应该聚焦,应该专注,要小二精,这是我们今天比较的,比较的两个东西,一个是欲望,一个是能力。我们看欲望,对方辩友说的容易,减低欲望,降低欲望是靠减法做出来的吗?对方辩友直接把愿望可以降低,当恒了一个结果来论证。什么意思,死去元和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什么意思,你觉得我想要减掉这个欲望,你是减不掉的,你靠坐在这里想,年轻人不是有一个开关,你一关你的欲望就没了,要考什么,反而是要多想多做多敢做,吃过见过你经历过,你才知道胜败不重要,我们建立起来的友谊和亲情,这个东西更重要,对不对。那能力呢,我们大脑完全没有发育成熟,这个时候多元的刺激,不断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更加成熟,在未来很多职业会被替代的情况下,你着重发展可替代的能力这是对大家来说更好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正方三辨,下面有请反方三辨进行盘问小结。

    【反方三辨】在一个消费主义的社会里面,这个世界不断在创造更多更好的商品,这个商品不只是物质商品,也包括某些生活方式,毕竟他在以不同的营销策略诱使你去购买它,那青年人有一个什么特征,他想的多,见得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放倡导他往越多可能性走,就极容易导致他走向追求商品以及商品背后符号价值这样一条强烈的道路。可是我方觉得,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他本身应该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他应该找到自己为之奋斗的那条路,必须在此道路上继续激进。反倒像您方这样,我永远不知道我自己要的是什么,我永远都在想未来会不会更好,可是您方追求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什么时候才是幸福,您方到最后除了我找到一个未来不会消失的专业,还有什么,我方不知道。谢谢。

    主持人,感谢反方三辨,下面我们进入到本场比赛最激烈的自由辩论环节。本环节中,发言辩手落座视为发言结束,即另外一方发言开始之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接着发言,若有时间间隙,累计时间照常进行。同一辩手发言的次序不限,如果一方发言时间已经用完,另外一方可继续发言,也可想主席示意放弃发言,双发各计时3分钟。首先有请正方选择,有请。

    正方三辨:对方辩友,您认为应该找到人生路,没有问题,但比较的是,加法更能容易找到适合的人生路还是减法,您方啥都不做,坐在那想,和我方多试多敢做 多敢想,为什么您方更能容易找到人生之路?

    反方四辩:因为很简单,这个世界的人生路它没有高下之分,不是您方试的多就能试出更好,少而精反而有力,所以您方刚才回应我方张力广低欲求很幸福的例子用的方式是,他拓宽了社会的选择,我方问您方,我方得减少社会的可能性,才是您方的减法吗?

    正方一辩:我来解释一下这个例子,我方不是说他做了选择这个叫做减法,人必须是要做选择,这是无可逃避的,人总要选择一条路走,但我我们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想的是为了拓宽生命体验,还是说想的是为了去支教去保研去走这条路。

    反方四辩:对,所以您方要求我方是,张立光不仅要实质上地放弃其他可能性,他还要想到以后不会选择其他可能性,才叫做减法。可是您方的论证,通过的是他给社会增加的可能性来论证他是加法啊

    正方四辩:不是,对方辩友,您方举的所有例子都是那些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从很小就完全明白一生之言,可是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年轻人,其实我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其实我们大家,谁真的那么明确的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所以我的教授劝我学经济,因为这是社科的基础,我做一个选择吧人生的道路拓宽,是不是更能有希望在未来找到真正适合的东西。

    反方三辨:我方觉得,恰恰就是您方这种心态让您方永远选不出来,等我学了经济以后,我想信息科学是不是热了,我要不要学一下信息科学,学了信息科学以后,我想物流很热,那我要不要学一下五柳。

    正方三辨:我觉得您方说的不是加法的问题,是不太有智慧的加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在本科学一个更基础的学科,文科学经济,理科学数学,这个东西以后为我们打开更多的路,我即好好学习了,又把人生的路,越走越宽,您方说的那个,导出浅尝辄止的弊害在哪呢?

    正方一辩:来,不对,就是加法的问题,问题在于如果我持着一种加法的态度,想着以后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想着要多尝试,没有尽头啊。我今天尝试了这个学科,明天想另一个学科说不定更好呢。您方永远找不到最适合您的例子。来,回到张立光的例子,他甚至为了工作,推迟了婚期,放弃了很多,为什么不是减法。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我方四辩都已经说过了,不是所有人都跟他一样,当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迷茫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看到,您如何找到您所谓的那个最爱?回到我方刚刚问您的问题,你不通过多去探讨和多去体验,您是如何找到您所谓的那个心中最爱的?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我补一句,加法要有智慧,可是智慧从哪里来呢?我们看到现在的大学生,他缺的不是选择的多少,他们每个人选择都很多,可是他们就是看到每一个选择都是好的,他们不能错过,不能面对错过任何一个选择带来的缺憾和不圆满,所以他们不敢选择。对方辩友,您方加法怎么解决?

    正方四辩:对方辩友,这种紧张和谨慎的情绪其实是正常的,因为未来20年,60%的职业都会消失,这个世界在迅速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做好准备,可是这种做准备的方法不是您方很傻的我这个试一下,那个试一下,而是比如说我入职的时候,我专注的去学那些可迁移的技能,这样即便我的职业被淘汰了,我在这个世界中不会被淘汰,这是不是更能有智慧的活法。

    反方三辨:对方辩友,哪怕我的职业就是被淘汰了,可是我就是热爱我的职业,我很幸福,有什么问题?

    正方二辩:OK,我们有些数据,有工作的人和没有工作的人,他的幸福指数提高了两倍。没有工作的人,在面临疾病自杀,心里疾病这些数据都会更高,今天您方坐在那里还喊,我想开了,就想开了吗?

    反方三辨:对方辩友,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我方可以承认,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但它不是唯一因素,通向幸福有很多条路,您方通过其中那一条路,告诉我其他那条路是不可以的,这是不对的。所以我方继续请教您方,像张立光他去新疆,他也获得不了什么利益,没有办法获得您方所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因为那个地方确实条件不太好,可是他自己很幸福,这样的幸福您方倡不倡导。

    正方四辩:所以您方就是不在乎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提倡大家想开。来,聊这个战场,我是不是说一句我想开了,我就真的想开,比如我一个已经错过的人,我知道再想他已经没有用了,可惜不思量自难忘,此情无计可消除,我想不开放不下,怎么办呢?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世俗成功无法达志,您方没有论证。我方又要请教您一方了,年轻人明明就是最眼高手低,差别最大的一个群体,您方不想我方一样追求少而精,您方让他们抬高眼,继续把眼抬高,怎么成功的?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少而精没有问题,我方一直追问您的是,您是如何找到您的那个点的,您最爱的少而精,那个东西你是怎么找到的?不做不探索你怎么知道呢?

    正方四辩:对,所以您方确认了,现在年轻的人问题是我不知道喜欢什么,还是我觉得这些东西都蛮好,出国也蛮好,考研也蛮好,上学业蛮好,就业也蛮好,您方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是哪一批,21世纪要不要看。

    正方三辨:我觉的年轻人21世纪选择特别多,所以年轻人特别的迷茫,我看事情更加地看不清楚,看不清楚靠什么,不是靠在拿算命的去减,而是靠我自己去尝试,靠我在做每一个选择的时候,想的能不能通过通识教育,能不能通过可迁移的技能让我人生路越走越宽。这件事情我们已经很明显的比较出来了。下面我们比较的是欲望,您欲望是张口说的,但我说的是什么,我说的是忘不了,这个欲望要做什么行为才能减低?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说实话,如果您方是觉得本身我的加减法做不到,是因为您方对减法的定义有问题,就好像我去对口援疆的时候,正因为我专注于此,所以我可以忘掉其他的一些不舒畅,让我自身本身获得幸福,所以接着请教您方最后一次,当前年轻人的问题到底是眼高手低还是您方所说的那个问题?

    正方一辩:我方没有说鼓励年轻人眼高手低,我方不是说让他提高期待,而是让他多想多做多尝试,您方说有些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一生所爱,但我们看到更能多的人,想蒲松龄他40岁放弃仕途开始写作,梵高28岁才开始画画,然后鲁迅弃医从文,我们这些例子都表示你年轻的时候选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东西,你想要的东西不是你减出来的,而是试出来的。

    反方二辩:说实话,在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里,在我们身边的不只毒鸡汤很多,真知灼见也很多,一个年轻人面对真知灼见,他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而是我觉的每一个都对,我根本选不出来,按照您方这样的价值倡导,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选择出来。

    正方一辩:回应一下什么时候,有些人不需要等到那个点,我们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说年轻人他为什么要试,因为他的犯错成本最低,您年轻的时候不试您什么时候试?

    反方四辩:对,所以您方承认他犯错成本最低,跟您方比一下好了,我方减法指的是什么,我现在少而精,哪怕我选错了,以后是不是也有所收获,而且现在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换专业什么时候跳槽都不算晚。但是您方呢,您方广,在这个时候有可能就做不出选择,有可能就选不到专业,在哪个时候,您回首的时候发现什么都没做,你放的后果是不是更严重。

    正方三辨:您方说的对,就是要跳槽,要换专业,这恰恰是因为我们要做着加法的思维,所以你为以后哪个路提前准备好了,我问您,我们提前准备好,比如说通过通识教育,通过可迁移技能,您方在怕什么?

    反方四辩:对方辩友,这个地方您方已经跳了,我方已经跟您确认,能力双方都能获得,我方不知道为什么可迁移技能归属于您方,哪怕是您方告诉我,您方的那个少而精也承认,我方有专注的好处,那您方能力的好处是什么?

    正方一辩:对方不要给我方扣帽子,不是说做选择就是减法,不做选择才是加法,我方说的是你在做选择的时候,你要看这个选择能给你带来什么?能带来更能多的可能性,还是让你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反方四辩:对,很简单,所以当社会给我一个范式,社会对我有要求的时候,我去质疑和拒绝,我去选择自己最核心的那个追求,在您方看来还是加法吗?

    正方二辩:当社会让我把爱的东西减低的时候,我努力去追求,为什么不是加法?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所以对方有退到对于一件事情追求也是做加法,那我们做减法难道是不追求吗?

    正方二辩:对方辩友很奇怪,既然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努力这个东西全都是加法,其实提升能力这个东西全都是加法,可是我方问您方,我方有少而精的好处,这是您方自己跟我方比的,那您方在大而广的情况之下,怎么在专注和能力上,达到和我方一样,我方就不清楚了。

    正方:对方辩友,您方和我方都选一个专业,您方说的那个专业可迁移性强,可是为什么这个专业就是加法了呢?

    反方四辩:对,再总结一句,麻烦您方在结辩的时候,第一解释清楚您方的定义,第二告诉我方你能力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比出来的?

    主持人:感谢双方辩友的精彩自由辩论,下面进入到本场比赛的最后一个环节,首先有请反方四辩为做总结陈辞。时间为3分30秒,有请。

    反方四辩夏雨轩

    反方四辩:谢谢,您方在一开始就对我方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正方加的是让我幸福的事情,反方就可以对应的减让我不幸福的事情,所以双方在这一层面上是天然打平的,而您方一直在讲其实让我加幸福的事情,所以我方今天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减去让你觉得幸福的事情,这是我方今天论证的核心,我方告诉你,消费主义给你很多你很喜欢的东西,并且我满足了你喜欢的东西之后,我还可以给你信的你喜欢的东西,而这些你喜爱的东西,明明给你幸福感的东西,我们觉得应该节制,因为消费主义是不会主动给你节制的,消费主义只会不断诱导你的欲望出来,所以年轻人明明眼高手低,他就只能靠自己去节制,只能靠自己去删繁就减,所以他必须自己做减法,这是我方的一点论证,您方拆的完全不是我方论证的核心。

    第二点,您方觉得我们年轻人选了这些东西之后,他有弊害,他的弊害是我以后可能会后悔,我选错专业,我是真的不了解,可是我方问你,您方选专业的时候,有真的工作在哪个岗位上吗?没有吧,为什么我们现在在没有真正工作在哪个岗位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转专业,因为现在很简单,我们的社会没有不可挽回的放下,我放下一个东西不意味着我再也拿不起来了,我40岁哪怕要考研哪怕要换专业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现在社会,您方减法的那个最大弊害已经被解决,我们没有再也拿不起来的情况,那您方这个时候有跟我方说,我方只要拿的起来就叫做加法,各位对方辩友,难道我方只有论证什么都不做才叫减法吗?您方到底觉得今天的减法是什么?您方一开始就告诉我,低欲求就可以叫做减法,我是我方问您,低欲求我就不能专注吗?我打辩论就是为了快乐,我是不是比那些打辩论为了赢的人反而更能专注呢?所以这一点您方并没有论证。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我方告诉你,今天的年轻人是追求这样一种低欲求的状态,您方有觉得不符合我们年轻人的追求,不符合他们的状态。可是各位很简单,眼高手低才是年轻人的状态,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好东西,太多的真知灼见,太多引诱你许诺给你幸福的道路,这才是年轻人面对的状态,年轻人面对这样的状态,他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答案的话,我方觉得选不到,因为幸福没有标准答案,人生也没有标准答案,年轻人选专业的时候更能没有标准答案,你习惯了以前有对错,有家长教你,哪个是善哪个是恶,有学校教你什么是对的答案什么是错的答案,之前你有这些,所以现在您方求稳,您方保险,您方说试试看,多听听在看,多尝试一下,可是我方告诉你,越是这样,月浪费年轻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很简单,我方告诉你,那些答案里面没有高下之分,那些路径里面也没有一个绝对对错,我方告诉你的是,如果您方感觉到现在自己有热爱的东西,你不需要多问,你不需要多听,在尼采的精神三辨论理就告诉我们说,在年轻人中间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它是是一个狮子的阶段,这个阶段他要做的是质疑和批判,他要否定那些社会攻击给自己的东西,他不像前一个阶段,社会教他,他听着,不再是一个学生的角色,所以这个时候的质疑和批判才是他做减法的过程,您方今天很巧妙,您方告诉我说,我对社会范式的冲破也是给社会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所以这个时候我做的还不是减法,可是对方辩友,您方把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跳来跳去不太好吧。我方给你论证的是,个人层面缩减可能,个人层面降低欲求,是减法。您方告诉我说,我还是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可能,我个人的减法在这个社会里面是新颖的,所以它还是加法。对方辩友,这样的话,您方又觉得减法是什么东西呢?所以我方讲的很简单,它不是不符合年轻人的特点,您方只告诉我您方有无限的可能,可是你如果把幸福寄托在无限的可能上,我方告诉你,根本做不到,你走向必然的悲剧,因为人生而又无限的可能,随着人生的发展,你的可能性必然会限缩,所以如果您方沉浸在这里面,这是必然的悲剧。谢谢。

    主持人:感谢反方四辩,下面有请正方四辩为做总结陈辞。时间同样为3分30秒,有请

    正方四辩詹青云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大家好!我们今天跟对方有三个根本的分歧,一是成功路径不同。我方承认,聚焦没有问题,如果一个年轻人在年轻的时代完全知道一生要什么,一生走下去从不后悔,没问题,挺幸福的,可是现实是,这个决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决定不应该在青年时代做,这个时候你的大脑没有发育完全,你的人生还在不停地变动,你的智识还有限,而这个世界在飞快的变化,很有可能你想要聚焦的东西有一天你不适应,不喜欢,或者被时代淘汰的东西,这个时候您方跳到第二点,告诉我说,没关系,我只要坚定自己的内心,不就没有问题了吗,这是我跟双方的第二点分歧,幸福观的不同。您方的幸福观是一种妥协的幸福观,我方的幸福观是进去的幸福观,您方的意思是,不管我的人生发浑成怎样,社会如何对待我,不用在乎,我妥协我看开我豁达就可以幸福,对方辩友,那些历史上真正收获了豁达心态的人,杨慎是非成败转头空,王维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的时候,他们是在什么时候收获的这种豁达?是便利人生的沧桑,经历了繁华,经过了奋斗,见识了人世中更深刻的道理,他可以领悟到繁华,就算我退一步,我俗一点讲,我多读一点书,多看一点世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思考方式更丰富一点,通过这种做加法的方法,您才能收获真的豁达。

    最后,我们双方最根本的分歧,对这个时代理解的不同。您告诉我说这个时代纷繁复杂,已经把太多的选择退到年轻人的面前,所以我选择加就是随大流,不是。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个时代给我们多的选择,不过是您方说的商品营销科,成功学,可是人生加减法上,那些人生重大关头的选择是什么?这个社会真的在逼我们做加法吗?不是,我到了这个年纪,就应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在人生重大关头的选择上,这个社会是要求青年人割舍哪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割舍那些错误的观念,回归到一套社会范式,一套人生范式,是要求你做减法的,这个时候,真正追随自己的内心,是应该不受这套范式的束缚,冲破束缚去追寻自己心中所爱,活出一个真正多元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天不是在替一个年轻人的幸福说话,是一代青年人,青年人拓宽自己的人生边界的可能,是在拓宽这个世界价值判断的可能,既然这个世界号称它是多元而包容的,我们就应该去试,去让他实现自己的诺言。既然这个世界多元而包容,既然这个社会告诉我们,人不轻狂妄少年,就没有人应该天然地觉得轻狂是一个贬义词。对方辩友一直在劝我们,人生选到自己最幸福的东西才是快乐的,对方辩友,各位,我们都是年轻人,在我们年轻的这个阶段,有什么东西是唯一珍贵的?那个唯一带不走的东西,不就是青春本身吗?这一份机会你不珍惜,这一份可能你不珍惜,您跟我谈的是什么?是那份安顿了的幸福,是那份成熟了的幸福,可是这不是年轻人的幸福,因为年轻人不是在替你一个人谋幸福,不是你看开了就可以,他需要为这个世界拓宽边界,是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把道路越走越宽,是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谢谢大家。

    趁着年轻,我便要倔强

    主持人:感谢正方四辩,本场比赛的比赛环节到此结束。下面我们有请双方辩手退席。下面我们有请本场比赛的评委对本场比赛的印象票和环节票两部分做出评判……

    以上是本场辩论选手的全部内容,胜败我想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正方哈佛耶鲁联队以更高立论优势、清晰逻辑表达、层次丰富的回应以及更佳的形象表现折桂,正方四辩詹青云荣获“最佳辩手”称号。对于正方的辩论,我总结4点是我非常佩服的,(1)思辨和核心把握能力(2)语言逻辑结构能力(3)案例和数据分析的论证(4)团队的协作配合。关于反方,他们提出的一些观点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比如年轻人眼高手低的现状,消费主义时代对青年人的影响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只是很可惜所举出的案例并没有与他们自己所论证的核心契合,更重要的这些案例都是屈指可数个例,难以触达普遍大众的心里,加上也没有实际数据论证...所以整体上相较略有逊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加法还是减法更幸福?哈佛耶鲁大学PK中国人民大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dnjrqtx.html